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浙江共富先行】宁波最年轻区 奉化的“共富密码”

2023-10-17 16:19
来源:半月谈网

康馨怡

1988年撤县设市,2016年撤市设区,奉化历经了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区再到都市经济强区的三次飞跃。作为宁波年纪最轻、面积最大的新城区,它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增速的发展之路。

自共同富裕工作开展以来,奉化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特色区目标,坚持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相结合,共同富裕成色不断提高。2022年,奉化地区生产总值达907亿元,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70位。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头,为奉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奉化城区

“群英绘共富”:构筑全民创富生态

广大职工是经济发展的一大活力源泉,为激发职工生产积极性,奉化创新推出了“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2021年,奉化某印刷厂的印刷裁剪工向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求助。他自述从入职以来,企业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他私下就二倍工资及社会保险补偿事项与企业进行协商,但一直没有结果。

在与企业沟通协调无果的情况下,中心依法帮助职工提出劳动人事仲裁申请,最终企业给予该职工一次性补偿4.2万余元。

这是“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的成果。2020年起,奉化构建了以三道防线、六项举措和三方调裁诉闭环机制为主要内容的“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并在全省工会开发了首个数字化业务支撑系统。目前,近九成矛盾纠纷都能在基层结案,创富氛围愈加浓厚。

“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是奉化推进“群英绘共富”专项行动的缩影。为汇聚领富合力,奉化进一步着眼妇女群体,以巾帼力量带动地区共同富裕。

“大家看,我们高山大堰的笋干雪白雪白的,它们生长在海拔800米左右的环境,和别的笋干有很大区别……”日前,在“亲爱的玛丽”巾帼网红直播基地七彩巧妇直播间内,主播卓雅芝正热情推销奉化笋干。

奉化的农副产品品质优良,但由于缺乏销售策划及商业运作,产业发展动力一直不足。作为七彩巧妇直播间负责人,卓雅芝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用直播帮助农户销售了200余万元农副产品。此外,直播间的57名巧妇也带货民宿、非遗等“奉化好物”,目前总销售额达500余万元,有效带动农户增收奔富。

优质公共服务:努力补齐弱势群体“短板”

共同富裕,发展成果应为人人所享。如何用实际行动托起弱势群体稳稳的幸福?奉化的老年“共享”食堂做出示范。

作为奉化唯一的全山区镇,大堰镇独居、空巢老人较多,如何让老人吃上“一口热饭”成为民生工作的重难点,老年食堂的出现带来了转机。

今年3月,位于社家畈村的老年食堂正式运营,受到村里50余位老人的一致好评。“这里每顿荤素搭配,价格也实惠。”75岁的老人王林宝说,每天早上,和老兄弟来到村里的老年食堂就餐,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除就餐服务外,村里也安排志愿者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我们计划以社家畈村老年食堂为依托,为距离较近的南溪村、洞坑村提供配送服务,让食堂的效益最大化。”社家畈村党支部书记江玉飞说。

目前,奉化全区已成功构建“中心食堂+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送餐入户”的多层次助餐服务体系,建成助餐服务点96个,年用餐人次达80万次,初步形成镇街“15分钟为老助餐一张图”。

在送餐上门外,奉化也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面对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百姓就医成本高等现实问题,近年来,奉化持续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力度,浙江省肿瘤医院宁波院区、浙江省中医院奉化中医诊疗中心等一批重大医疗项目落地,带动优质专家医疗资源陆续在奉化“安家”,绘就了奉化共同富裕“健康蓝图”。

乡村振兴学院:从自我“造血”到对外“输血”

“以前这里很穷,路也不好走。我们一家三口住在30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很艰难,但现在我们有了360多平方米的洋房小院。”滕头村村民沈水娟笑着说。作为村里第一批富起来的人,沈水娟是滕头村跨越式发展的见证者。

从“田不平、地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的贫困村,到“口袋富、脑袋富、家家走上幸福路”的“明星村”,凭借生态立村、科技兴村和第三产业,滕头村靠着“一犁耕到头,创新永不休”的精神,在这块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奇迹。2022年,滕头村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27.9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万元。

在滕头村流传着一句话:“一村富不是富,村村富才算富”。2019年初,滕头村整合资源,筹建起乡村振兴学院。据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院的建立是想向贫困地区的农村干部、产业带头人传授乡村振兴的浙江经验,帮助更多村加快发展脚步。

今年3月14日,滕头乡村振兴学院首次迎来了来自云南普洱的学员,共有50位乡村振兴干部参加此次培训。培训过程中,学院组织学员们到滕头、金峨等先进村、特色村进行“沉浸式”现场学习,领悟奉化在数字乡村、产村融合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截至目前,学院已累计承接来自25个省份的培训班次400余个,线上线下培训乡村振兴人才超7万人。

把本地培训办扎实的同时,学院也坚持“走出去”,目前已在河北店房、吉林珲春、新疆库车、重庆万州、温州文成等地设立6家分院,不断向全国输送更多的浙江先进经验。

聚焦收入分配、公共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奉化区通过抓“牛鼻子”,蹚出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富裕路径,也让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在奉化大地不断展开。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