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关乎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生活垃圾分类正逐步成为广州居民的“新时尚”。在广州,垃圾分类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乡村写下生动注脚。
近日,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增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朱村街道办事处协办的“垃圾分类 乡村有约”宣传活动在广州市增城区朱村稻田公园开展。
一堂课 垃圾分类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吹响号角,增城进一步推进“垃圾革命”,形成垃圾分类工作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本次活动以增城区为核心,同时联动了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等广州市涉农区域,通过形式多样的现场表演、游戏以及网络直播的方式,给村民上了一堂乡村垃圾分类的培训课,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
多种形式 分类新时尚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来自增城中新镇第一小学的学生们穿上与分类桶相同的四色服装,表演创意快板《垃圾分类增城靓》,介绍如何分辨垃圾种类、如何按类投放。粤剧表演《垃圾分类齐动手》,将独具岭南特色的小曲与垃圾分类内容巧妙结合,让更多人在歌唱中记住垃圾精细化分类的知识。 “好玩又刺激,顺口溜入脑了,一些垃圾分类的要点和常识也记住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村民说,不仅在这次垃圾分类的活动中学到垃圾分类的知识,更体会到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当转变对待垃圾的态度与理念。
本次活动中,全国垃圾分类统一IP形象“小分宝”也在现场亮相。今年以来,广州承办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识创意作品征集大赛,评选产生了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标识、IP形象和宣传海报。其中,广州市选送作品“小分宝”被选定为全国垃圾分类统一IP形象。
N项举措 打造垃圾分类新范本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据悉,广州市城管部门根据广州市和各涉农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高质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打造广州乡村垃圾分类新范本。一是健全体系。完善市、区、镇街、村社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推行定时定点、公交式、预约上门等符合农村实际的收运模式,探索就地就近就农的处理模式,提升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利用水平;二是开展排查。对创建完成的市级示范样板村开展“回头看”,重点排查整治城乡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村庄日常保洁不到位、农户家庭精细分类质量不高、分类设施设备破损失修等问题;三是示范带动。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样板村创建工作,助推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提档升级。
垃圾分类工作是民生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城市未来的关键小事。未来,广州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民参与、共建共享,为美好城市添绿意,为美丽乡村绘底色。
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成广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