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浙江共富先行】“两山合作社”助力 打造共富山区样板

2023-10-14 21:13
来源:半月谈网

李彦

常山县位于浙赣闽皖四省之交,在历史上素有“八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作为全球绿色城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常山的生态优势明显,但长久以来,这一优势缺乏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有效路径。

面对生态资源资产管理和转化的低效闲置、增收乏力、招商落地难等难题, 2020年9月,常山县成立并实体化运作“两山合作社”。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常山县委书记潘晓辉介绍:“近年来,我们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体化运行‘两山合作社’,走出了一条‘数字赋能、挖潜增效、抱团经营’的生态价值有效转化路径,为实现共同富裕搭建了‘桥’和‘船’。”

借助“常山胡柚”牵手杭州亚运会的东风,常山聚焦“亚运”与“共富”两个关键词,借赛事盛会带动农产品火爆“出圈”、推动农户增产增收。将沉睡的生态资源变成源源不断的生态“红利”,作为浙江山区26县之一的常山县,为浙江山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太公山胡柚基地

盘活闲置资源,走出发展困境

每到秋季,一个个金黄饱满的胡柚挂满枝头,柚农穿梭其间,忙碌采摘,处处呈现丰收景象。如今的常山,可谓是“民富村美”。然而就在数年前,常山还是另一番光景。

常山县作为山区县,经济相对欠发达。长期以来,县内生态资源大都以单个主体、单块果园、单幢民房等“低小散”模式的转化为主,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严重制约着常山发展。

如何才能摆脱发展的瓶颈?潘晓辉认为,推动三农领域奔向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美丽,需要合适渠道。此时,“两山合作社”应运而生。“两山合作社”由常山县农投集团操盘运营,对县域内碎片化资源资产进行摸底、评估后,统一收储打包入市变现,进而实现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的高水平转化。

东案乡金源村,就是“两山合作社”的一个典型案例。

早些年,金源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村内大量民房成为闲置资源。“两山合作社”成立后,县农投集团将村里低效闲置的民房进行集中收储,提供给乡贤开办的整村旅游开发公司进行开发,把它们集中改造成特色民宿,打造共享空间和床位400余铺。通过该公司导入游客流量,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收获房屋租赁获得的资产性收入、返聘房屋主人担任民宿管家获得的工资性劳务收入以及售卖农产品和餐饮小吃实现的经营性收入等三份收入。

沉睡的资源自此活了起来。截至2022年底,该村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50万元,其中民宿接待游客6.8万人次,收益710万元;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带动就业收入和农产品销售340余万元。

“‘两山合作社’是共同富裕的工具,通过它能推动价值实现,盘活低效的资产。”潘晓辉说。截至目前,“两山合作社”已存入各类生态资源4485项,登记闲置资源 29.9万亩,总价值53.19亿元,资源登记率增长70%,收储闲置资源2.4万亩,收储价值17.98亿元,累计交易转化资源总量1.05亿元,转化率增长65%。

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推动资源转化,常山摆脱了依靠外来“输血”的发展道路,真正依靠内生动力闯出共创共富的新路子。以“两山合作社”为主线,聚焦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常山样本”为未来中国县域共富提供了独特经验。

矿山公园

激活生产要素,促进价值实现

山水林田皆是资本,绿水青山亦可投资。常山深谙此道,并积极通过机制创新,推进生产要素系统性整合。针对融资贷款的堵点,常山通过提供担保、承诺收购等方式,为难确权、难抵押、难变现的生态资源增信。

宋伟创办的浙江柚香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柚香谷是当地双柚产业中的龙头企业。2021年,宋伟面临资金缺口,面对满山的香柚,他有了通过建设制造生产线,以此流通资金的想法。然而,事与愿违,香柚树只作为生态资源,不受银行贷款的认可。

“两山合作社”在这时起了大作用。了解到柚香谷的情况后,“两山合作社”决定以2500万元收购30万株香柚树,并返租给企业使用,帮助柚香谷解决资金、原料、产能等问题。投入资金后,“两山合作社”每年预计可获得7%左右的收益,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因为“两山合作社”的及时雨,柚香谷顺利渡过难关。到2022年初,该公司订单量已达2.5亿元,截至目前,该公司经营收入已破5亿元。去年,常山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7%,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1%,城乡居民收入比1.705;多项农业农村相关经济指标在浙江山区26县中均名列前茅。

“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以‘两山合作社’涵养共同富裕‘源头活水’,努力探索‘一地创新、26县共享’的最佳路径,加快建设‘浙西第一门户’,为浙江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常山力量。”潘晓辉说。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