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浙江共富先行】梦里水乡拼出绍兴柯桥共富新图景

2023-10-12 10:54
来源:半月谈网

胡宇星

于“三桥”眺望“四水”,柯水潺潺处酒香馥郁,越剧唱晚又闻机杼之声……顺着车水马龙的街道一路向前,在街巷尽头随意一拐,眼前层层叠叠的景物,尽数都属于富庶的梦里江南。

从古代的草市驿站到如今的柯桥纺织城,有“纺都”之称的绍兴柯桥历来都是经济贸易发展的繁盛区域。近两年来,在浙江各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进程中,柯桥区将目光放至全域,将“缩小收入差距”作为自己的重点关注方向。

“‘提低’‘扩中’的关键在农村。柯桥区(绍兴县)最早是农业大县、资源小县,农村范围广,低收入群体占比较大。”柯桥区共富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面对现实情况,柯桥区激活农村闲置资源利用,把村一级集体的基础夯实,让农村居民的腰包鼓起来。在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柯桥找到了打开共富大门的“金钥匙”。

轻纺城全景

一朵花富一方百姓

“有政府和企业帮着兜底,技术的事儿也不用操心,我们只要肯出力气,这日子就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结束了一上午的劳作,剑灶村村民赵炳才走出了花卉大棚,在他身后,被精心呵护的菊花苗们已有了隐隐盛开之势。

日铸岭下,若耶溪畔,俊秀的山水滋养着平水镇剑灶村的一方百姓,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地区发展的脚步。地处南部山区,剑灶村与周边其他村一样,被列入平水江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无法发展工业。剑灶村村党总支书记沈立波坦言,很长一段时间里,村民们基本只能通过务农或外出打工维持生计,而村集体也只能依靠土地出租和村级物业出租获得经济收入。

为扭转这一局面,近年来,平水镇党委依托当地菊花产业优势,推动浙江海丰花卉有限公司党支部与平水镇剑灶村党总支开展党建联建,成立了海丰花卉共富工坊,积极探索“统租返包、统一管理、收益兜底”农村共富新模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打造产村融合新格局。

目前,海丰花卉共富工坊以平水千亩菊园为中心,已辐射周边4个村,带动300余户农户种植菊花创收致富,平均每户农户年收入达12万元以上。

将“小田变大田”,在剑灶村的积极对接下,海丰花卉共富工坊按照“规划布局、统一搭建”的发展思路,将原有的种植土地“化零为整”,并投资建成现代化大棚、玻璃温室等菊花种养标准化基地,为“共富工坊”建设提供了完备的场地支撑。

除此之外,工坊还联合村企推出土地“招租”,进一步探索“低价返租承包”运营新模式,切实解决农户“缺地、少设备”的问题,助力农户“轻装上阵”培育共富花。

“现在我们不仅有租金,还能在‘海丰花卉’这里直接工作,每个月都能有不少盈余。”村民赵炳才说。

一块布织就共富梦

“国际纺都,杭绍星城”。从“水边布街”到“马路市场”,再到现在的“纺织集群”,柯桥用一块布织出了“国际纺织之都”的金名片。

借助“产业+市场”得天独厚的城市“基因”,柯桥纺织产业不断向深入发展,成功带动了当地农民从相对低效、靠天吃饭的农业路径中走出,迈上了成为产业工人的致富“快车道”。

从上游的化纤原料,到中游的织造染整,再到下游的服装家纺市场,完整产业链的搭建,柯桥的多元纺织业态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由乡入城,农民的工资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也在累积中向城市居民逐年看齐。

家住柯桥区兴浦村的项海江夫妇都从事纺织工作,平日里通勤方便,工作也算轻松,每到月底,两人加起来还能有一万五千多元收入,保障基本生活早已绰绰有余。在柯桥,类似项海江夫妻的家庭还有很多。民营纺织业将就业机会“搬”进了乡村,村民们不必远走奔波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收获与城市居民相近的工作机会和工资收入。

目前,柯桥还在纺织业领域不断深耕,着力打造高端化、时尚化、绿色化、数字化的产业新城,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收入提高,推动低收入人群逐步转变为中等收入群体。最新数据显示,柯桥区农村居民2022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5160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99,在浙江省内位列第一,农民收入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一张网兜好民生底

要带动致富,也要兜底民生。在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必要举措,亦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着力点。

“‘提低、扩中、调高’,重点在于提高弱势人群的收入水平与抗风险能力。”柯桥区共富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消解老年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2022年度柯桥区政府出资为全区7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了补充医疗保险产品“越惠保”,惠及9.2万余人。

目前,区内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已达99.59%,依据征地农民折算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大量征地农民还被纳入企业养老保险体系,每月领到的养老金更是得到明显提高。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兜底,让农民养老变得更安心,更妥帖。

在缩小收入差距的共富路上,“少花钱”“看好病”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柯桥区不断加强“共富型”医保政策供给,促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至乡村,着力打造共富路上的“柯桥样本”。

为了帮助低收入农户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柯桥全域还相继开展了低收入农户生活质量提升行动,通过建档立卡,确保低收入农户健康保险参保实现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柯桥区还大力充实乡村青年医疗队伍,由政府出资与省内医科院校合作,定向培养本地户籍医学专业学生,引导医疗人才毕业后返乡工作,从根源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一张网兜底民生保障,一盘棋带动城乡共富。拓路子、想法子、稳底子,农业兴、产业旺、保障足……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里,“农村居民收入第一区”柯桥用实际行动交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共富答卷。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