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开展第二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评审,黄陂区成为武汉市唯一入选城区。
近年来,黄陂区依托独特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创新探索农旅融合发展路子。全区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市第一,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绘就了联农带农、以旅兴农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建设美丽乡村连绵带。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27个,形成以木兰大道为主轴的“一主两翼”美丽乡村示范带。双泉村、雨霖村等5个村评为中国最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近三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200公里,提档升级旅游环线130公里,相邻景区15分钟可通达,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精致打造“一村一景”。流转王家河街张家榨村荒山荒坡,建成5A级景区木兰草原,长岭街官田村的小微水库摇身一变成为5A级景区木兰天池。2019年以来每年新增1家农旅融合4A级景区,3A级以上景区数量居全国县市区前列,年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达150亿元,带动36万人吃上“旅游饭”,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全域旅游最优区”。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让民房变成民宿,让村民变成股东,吸引市民租赁农房打造精品民宿。
如今,全区2000家民宿星罗棋布,精品民宿假日预订率超90%。木兰斜阳耒筑、木兰樾和林泉跻身第七届黑松露奖年度精品民宿百强;梦栖谷、白玉兰、山有木兮等一批高端民宿上新,民宿经济成为富民兴乡新赛道。
发展“稻香、花香、果香、茶香”为特色的“四香”农业产业。形成草莓、火龙果、蓝莓等200余家采摘园1326家星级农家乐,668个休闲山庄,带火“乡村游”。
抢抓武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机遇。就地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向终端功能食品转化,实现农业种养业、加工业、旅游业等彼此融合、竞相发展。
党员带乡贤协力解民忧。因村选人担任589个行政村“第一书记”,建立全国人大代表杨卫国、全国道德模范孙东林等乡贤能人个人品牌调解室。推动村庄、景区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一样的土地别样的风景,美丽乡村串珠成链组团成片,优质产业落地生根激发活力,新型农民共同奔向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