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四川省苍溪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 加快推进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2023-09-01 09:01
来源:半月谈网

中共苍溪县委副书记、县长 任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江奔流有其源,二十年前,起笔的“千万工程”绘就了壮美的“富春山居图”;二十年来,实施的“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变,展现的是对乡村现代化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苍溪县作为“庭院经济”发源地,乡村建设历经“三规四改”建设“五小庭院”、“六个一+三配套”建设“五有”生态家园的历史阶段,宛如一副美丽乡村建设史的缩影。进入新时代,苍溪县坚定以“两山”理论为总指引,以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先行县为总目标,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和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深入实施“543”发展战略,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久久为功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累计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环线3条、示范长廊10公里、美丽乡镇23个、美丽村庄362个、美丽庭园12.8万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83元。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生态县,探索出一条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守正创新、人文并重、全域协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新路径。

苍溪县永宁镇金兰村新貌

用心办好乡村的事,营造“服务三农、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建设和美乡村要调动各方积极性,注重乡村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苍溪县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突出规划引领,集中全域力量打造具有苍溪特色的乡村新形态。高点站位强谋划。对标“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建设要求,印发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先行县的《决定》,出台《苍溪县“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实施方案》,推进乡村资源重组、功能重塑、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高位推动强保障。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一办五专”工作机制,推进“1+N”涉农资金整合模式,印发《实绩考核实施方案》《重点任务责任分工方案》,形成多方保障、全域协同的工作格局。高效示范强带动。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充分发挥“两环三线”、“八镇十村”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引领作用,编制出台黄猫垭镇高台村、白驿镇岫云村美丽村庄等《建设规划》,推进美丽河湖、美丽乡镇、美丽乡村等编制建设规划,培育建设美丽乡村示范乡镇8个、示范村55个,美丽村庄覆盖率达80%。“高调”引才强动力。深入实施“两强五引领”计划,坚持“三好三强”标准,近三年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000余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人,创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建成市县级家庭农场示范场479家,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4000余人,回引资金38.5亿元,涌现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李君、全国优秀农民工罗洪等美丽乡村建设杰出人才。

用心守护乡村的美,书写“青山环抱、绿水萦绕”的壮美篇章。建设和美乡村要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苍溪县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庭院品质和基础设施。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健全“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五级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体系,全面达到“日产日清”。因地制宜推行农村改厕、养殖企业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分别达89.5%、96.2%、93.1%、89.7%,农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行政村比例达80%以上,成为全省唯一集“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和地下水污染防治”3个试点县为一体的县区。大力提升农村庭院环境品质。聚焦农户“十乱”问题,按照室内“五净”、院内“五无”、家中“五有”整治标准,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八化”工程,全域开展村庄清洁、乡村美化行动,完成23个村“增彩添香”建设、440个村太阳能路灯安装,建成国家级传统村落16个,纳入历史乡土建筑挂牌保护村庄137处,黄猫垭镇高台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元坝镇将军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村”。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农村路水田电气讯“六网一中心”提升行动,“气化苍溪”基本实现,建制村通讯信号全覆盖,建成高标准农田60.4万亩,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建立,村道硬化率达100%,组道硬化率达75%,获评全国第三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用心扮靓乡村的业,绘就“生态富民、百业俱兴”的秀美画卷。建设和美乡村要以产业为根基,统筹布局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和乡村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苍溪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转化,实现从美丽生态到美丽产业、美丽经济、美好生活转型,2022年绿色产业综合产值达149亿元。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以猕梨核心产区、环城生态循环全链示范带建设为统领,推动苍旺线5万亩红心猕猴桃核心示范带、环嘉陵江10万亩雪梨产业带实现更高效益,全县累计建成万亩现代农业园区24个,村建千亩特色产业园69个,户办致富增收园3.8万个,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产业发展格局。大力推进“生态旅游”。高标准建成三溪口国家森林公园康养基地、5000亩梨仙湖湿地公园、30公里城市生态休闲廊道和自行车绿道、鳌鱼山康养旅游度假区。兴办民宿酒店、农家乐500余家,年接待游客43万人次,旅游收入43.87亿元。大力挖掘“生态资源”。围绕水电、天然气等资源就地转化,全面做大做强清洁能源及天然气综合利用主导产业,亭子口水利枢纽投产10年,清洁发电超266亿千瓦时,上缴税收超21亿元;建成元坝大坪、新观、永宁等3个天然气净化厂,年产值达20亿元。

用心铸牢乡村的魂,谱写“耕读立身、慈孝齐家”的田园牧歌。建设和美乡村要注重塑形铸魂,推动传统“和美”元素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苍溪县坚持乡村建设“既见新貌、又涵新风”,共同建设“望山见水、修身齐家”美丽家园。突出党建引领。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一核三治”“一会六员”乡村治理体系,村级党组织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双加强”,“平安苍溪”建设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元坝镇将军村评为第六届“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三会村、岫云村等10个村被评为“全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优化便民服务。严格推行县级部门公开承诺制,加快推进“1+6”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政务服务便民化水平。构建“居家+机构+社区互助”新模式,新建村级养老互助合作点12个。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配优建强9个片区中心集镇学校,让乡村学生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未来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100%。加强乡村医疗体系建设,确保“一村一室,一村一医”。倡导文明新风。实施百里示范长廊、百姓大讲堂、百姓大舞台、百姓帮扶队、百姓好人榜“五百工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活动阵地,传承优秀农耕文明和红色文化。建成寻乐书岩和猕猴桃、雪梨文化博览园,开发唤马剪纸、石门山歌等优秀文化产品。大力推动农户庭院文化建设,创成“五好文明家庭”5.5万余户,评选“苍溪好人”150余人次,县级以上文明村达80%以上,成功创建四川省第二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千万工程”已花开四方,“和美乡村”建设正徐徐铺展。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好乡村善治之路,推进环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持续绘就美丽乡村建设最美篇章。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