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清洁,绿化悦目,庭院宁静优雅,家家户户窗明几净……这是近日在重庆铜梁区侣俸镇保乡村踏水桥院子和少云镇少云村三层房院子所看到的景象。这样的院落,铜梁区有不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铜心小院”。“铜心”谐音“同心”,寓意小院里的人心心相印、凝心聚力。
近年来,铜梁区为破解农村自治单元过大、服务管理难、村民自治欠缺引导等问题,积极探索党建统领乡村“院落微治理”模式,建设“铜心小院”,以院落为基本单元,引领村民自我管理,将党组织的“扎桩”工作逐步推进到院落和村民身边,更好地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
图:侣俸镇保乡村踏水桥院子“铜心小院”
“小院落”激活乡村治理“大效能”
针对农村“空心化”、网格治理单元分散、农民治理参与度不高和村级组织服务管理薄弱等问题,铜梁区探索夯实乡村治理基础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改革行政村为主的治理方式,以“院落”为单元开展“微治理”,畅通治理“末梢”,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
铜梁区少云镇少云村是英雄邱少云的家乡,去年初被确定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村里决定对人居环境进行统一整治。
图:少云镇少云村三层房院子“铜心小院”
“我们院子的人居环境整治怎么搞,大家都来出出主意哟。”在少云村“三层房院子”召开的“小院议事会”上,召集人张文俊的提议得到了村民积极响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主动建言献策。不到半个月,村上就将房屋外观、环境整治内容等定了下来。
“以前搞个事情,都是村里、镇里定,自上而下,村民参与度不高,现在有了‘铜心小院’,大家一起商量着定、商量着办,工作明显好开展了。”少云村党支部书记邱德洪说。
院落微治理,“微”到什么程度?铜梁区在村民小组建制不变的基础上,兼顾村民聚居程度、亲属关系,以及党员分布等多方面情况,按照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原则,以传统院落为中心,每个院落约有10到20户,同时吸纳周边散居的农户参与,形成“铜心小院”。
侣俸镇保乡村乡村振兴工作指导员李利言说:“在建设‘铜心小院’过程中需要对农户的房屋进行统一改造,大家都不服,觉得凭什么你说什么我们做什么,后来院里的党员带头配合整改,大家慢慢发现住得舒心,玩得开心,渐渐开始支持小院的工作。”
例如,侣俸镇踏水桥院子的一名党员户因房屋漏雨需要重修,但修好后被通知因与院落整体风格不符需整改。得知此事后,该党员表示愿意全力支持“铜心小院”建设,还提前购买了所需材料,亲自改建,发挥带头作用。
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村民推选有威望和能力的党员作为院落“召集人”,做好院落的管理、调解纠纷、政策宣传、活动组织、民意收集等工作,精准回应群众的诉求,精细服务群众。
“五进五心”共画乡村治理“同心圆”
铜梁区以院落作为基本治理单元建设“铜心小院”,以“五进五心”为服务原则,推动院落事院落议、院落定、院落管,共画乡村治理“同心圆”。“五进五心”,即推进党的理论政策进院落、推进工作力量进院落、推进公益服务进院落、推进文体活动进院落、推进自我管理进院落,做到思想同心、队伍齐心、服务贴心、活动凝心、发展连心。
图:安居镇象山村郑家院子“铜心小院”
以推进工作力量进院落为例,院落村民民主推选院落“召集人”,组建院管会,成立院落志愿服务队。通过定期走访、民情恳谈、院落会议、村民夜话、建立微信群、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梳理化解,做到队伍齐心。
铜梁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凯介绍,推进公益服务进院落,具体是指在有条件的院内建设村民互助养老点,配备文体健身、路灯照明等设施,开展健康义诊、法律服务、图书报刊赠阅等,针对老人照料、儿童教育、农业生产等具体困难,开展互帮互助活动,组织在家农户、公益岗位和社工服务人员,组建小院清洁队,定期组织开展院落环境卫生清洁行动,改善人居环境等,做到服务贴心。
推进自我管理进院落侧重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定期召开“小院议事会”,村民自主理思路、话发展、解纠纷,引导村民形成“院规民约”,发展庭院经济等,做到发展连心。
这些探索使“铜心小院”赢得了广泛认可,不少村民表示,院子里面干干净净,村里还有产业分红,也能在周边干点农活赚生活费,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到家人。
“积分制”攒出乡村文明新风尚
为推动村民由“旁观者”转变为“行动者”,铜梁区结合实际,采用院落积分制,科学设置积分机制。设立了人居环境、乡风文明、乡村事务、示范带动四类43项正向积分和11项负向积分,以农户作为基本单元,每月开展积分评比,推动群众由“旁边看”转变为“共同干”,提升村级治理水平。
具体来说,“铜心小院”通过村“两委”成员、院落召集人和村民代表组成的评分组,对乡村治理积分制进行严格评分。评分方式便捷,采用“龙乡数字积分”微信公众号实现电子计分、公示亮分,在线上“积分商城”和线下“积分超市”提供50余种物品兑换,截至目前,兑换物品的总计金额近2000万元。
此外,小院也可参与评比。小院积分连续三个月均达到总分80分以上,并符合“五有”条件的小院将进入星级评比,获评星级“铜心小院”称号,并获得5000元至1万元的工作经费,动态管理及每季度抽查评估确保其可持续发展,自“积分制”推行以来,各个“铜心小院”里形成了“积分可贵,积分光荣”的良好氛围。
“铜心小院”建设以来,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治理的主观能动性,成为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平台,有力推动党组织领导的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黄志明 马兵 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