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经营主体1770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0家、示范合作社64家,水稻托管面积服务总面积2.3万亩,打好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自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坚持舞好“农”头戏,以强镇兴村富民为主线,紧抓清远市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机遇,加快构建产业体系、持续深化托管服务、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
加快构建产业体系聚“农”财
产业振兴是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阳山县农业农村局以做好“土特产”为抓手,推进撂荒耕地复种、流转土地和整治改造水利设施,有序推进春耕备耕生产。今年截至4月初,实现阳山县丝苗米抛(插)秧6.42万亩,种植玉米约5万亩,种植淮山约6千亩,种植西洋菜达8千亩,确保农业稳产增收。
图片说明:阳山有序推进春耕备耕生产
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阳山县农业农村局持续在抓好“土特产”发展平台上持续发力,推进蔬菜和丝苗米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挥4个省级“菜篮子”基地和1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作用,并根据不同的自然禀赋和农业资源,立足本土,找准路子,开发好优势乡土资源,放大“土特产”规模效应,支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解决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等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阳山县发展农业经营主体1770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0家、示范合作社64家,增强联农带农能力。
持续深化托管服务强“农”身
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联接小农户的有效机制,对强化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很大作用。
阳山县农业农村局立足阳山县农业生产实际,积极顺应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全托管、单项托管、多项托管等多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
图片说明:阳山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工程,积极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土地集中托管和规模化经营,通过平整修复托管田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进行规模化种植,努力将“粮田”变“良田”。同时充分利用旋耕机、插秧机、飞防无人机等机械设备,发挥机械化优势,实现统一供种、育秧、机插、供肥、机防、收储等“六统一”社会化服务,抓好服务探索,推进农机融合发展,切实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据统计,当前阳山县已建成县级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1个,镇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分中心2个,发展托管员133名,培育有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能力的服务组织8家。春耕备耕投入农机总动力4.3万千瓦,投入拖拉机、插秧机等各类农机具7000余台(套),水稻托管面积服务总面积2.3万亩。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美“农”颜
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示范带、富民产业……近年来,阳山县农业农村局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总抓手,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
图片说明:阳山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总抓手,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增强基层治理力
建成大崀镇“湖光山色·诗画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岭背镇“天南峡谷·康养吾乡”乡村振兴示范带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阳山(七拱)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和30条“特色村”建设工作也正加快推进。
始终把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作为撬动“三农”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持续擦亮“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招牌,大力创新工作举措、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打好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通过印发《阳山县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评比工作方案》,推动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比学赶超通报制度。
阳山县159个行政村均已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村庄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率达100%;县内1812个自然村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达到市下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65%以上的要求;同时对阳山县农村公厕1589座进行“回头看”,发现问题完成整改率100%。
如今,阳山县13个乡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镇村实现同建同治同美,呈现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画卷,处处展露高质量发展新“农”貌。
作者:邓晓慧 陈兆锋
来源:阳山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