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融合发展 统筹推进 湖北蕲春“1+3”文明创建新模式成风化人

2023-04-27 17:52
来源:半月谈网

4月24日,春雨绵绵天气微凉,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赤东镇张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却格外热闹,老人们三五成群下着象棋,小孩们在一旁游戏玩耍,快乐自在。

“自从村里建起了实践站,白天可以来这儿看看书,晚上可以在广场散散步,闲暇时还可以和朋友们下下棋、跳跳舞,生活越来越充实了。”每每谈起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客丁大爷总是赞不绝口。

据了解,张岗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各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贯穿“周周乐月月乐季季乐”,直达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受到广泛欢迎。

近年来,蕲春县坚持用心用情强化阵地建设一个基本点,统筹把握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等三大工作主题,通过扣重点、破难点、树亮点多措并举,实现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跑出“加速度”。

盘活资源强阵地

群众在哪里,思想文化阵地就延伸到哪里。

但是,怎么建?建在哪儿?

蕲春县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工作标准,坚持四级文明单位与所站结对“以帮促建”、制定资金奖补方案“以奖促建”、常态化拉网式定点督办“以督促建”、现场拉练观摩学习“以学促建”、所站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考评内容“以考促建”“五建”并举,推进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

依托县文化馆、图书馆和档案馆顺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布设志愿风采区、积分兑换区和志愿培训室等基本阵地;指导15个乡镇办整合文化站、众创空间等场所,整合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村史馆、农家书屋、爱心超市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文明实践所、站。

因地制宜,聚合群众意愿,该县将昔日废弃的办公室、教学楼,经过升级改造变身成为宽敞明亮、各类功能设施齐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群众共享到学习、休闲、娱乐等“惠民红利”。

据统计,蕲春县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29个,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其中,认定通过了蕲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示范中心,横车、青石等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枫树林、白河、横山头等15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优秀等次所、站。

典型培育领风尚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

彭思镇茅山小学“80后”校长张燕,出生在普通农家,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但她凭着不懈努力,取得了大专文凭,从一名代课教师成长为小学校长,并将偏远破旧的学校建成了闻名一方的艺体名校。

十几年来,她以美育托举千名留守儿童,让乡村孩子敢于有梦、自信追梦,用自己的故事激励感染当代年轻人砥砺奋进。先后获得“全国希望工程烛光奖之引领奖”“湖北省五一巾帼奖”“荆楚好老师”“荆楚楷模”等荣誉称号,并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蕲春县健全完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机制,加强基层一线典型选树,一方面立足城乡社区、村组,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以及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推选等活动,让精神文明成果惠及广大城乡居民;另一方面通过展现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杰出青年等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积极营造崇德向善、奋发向上、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

2022年,该县选树了方燕萍、蔡小舟、张智等文明家庭,先后培育了张燕(荆楚楷模、中国好人)、环卫工人张国富和乡村教师宋琳琳(黄冈市道德模范)、山区医生倪孟银(黄冈楷模)、小学生袁梓萌(黄冈市新时代好少年)等模范典型,通过集中表彰、媒体平台宣传推介,并在城区主要街道进行集中展示,让全县人民学有榜样,干有方向。

聚合众力勤实践

“我经常报名参加村里组织的文明实践活动,既能发挥自我价值,还能给孩子们树立榜样!”4月25日,漕河镇枫树林社区村干高雅笑着说,“现在的实践活动志愿活动特别抢手,上次植树活动征集30名志愿者,一没留神,名额就已经报满了。”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推动建设以来,蕲春县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激励机制,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志愿服务品牌,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使其成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该县整合宣传、政法、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群团组织等职能职责,组建“理论宣讲”“普法教育”“绿色环保”“卫生健康”“科技科普”“德才教育”“文艺文化”“助残帮扶”等8支志愿服务队,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引导志愿者协会、众人义工联合会、蓝天救援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郦民社工等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加入文明实践中心志愿队伍体系,招募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

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注册组织已达978个,注册志愿者达10.3万余人,先后涌现出了陈华生、杨秀荣、杨凤英等一批热心公益的优秀志愿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围绕理论宣讲、政策宣讲、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环境保护、县域治理、未成年人保护、“三下乡”、爱心帮扶、爱心助考等主题,开展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6840场次,先后组织策划“春芽公益行”“法治进校园”“美丽乡村行”“农技进书屋”等系列志愿服务项目,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家喻户晓,文明新风熏染城乡。

全域创建扬新风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

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城市魅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城市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4月以来,蕲春县围绕美丽城乡建设三年行动暨城镇管理百日攻坚行动目标,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上下齐发力,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促进县域交通秩序明显好转、环境卫生明显提升、违建存量明显减少、地域特色明显增强、城镇面貌明显提升。

百日攻坚行动是文明创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蕲春县坚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五个创建”一起抓,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

仅2022年,该县就先后完成蕲河综合治理、雷溪河休闲风光带暨环境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交通设施修缮等重点工程,新施划道路两侧停车泊位2040个、非机动车停车线2万余米,建成公共停车场1处,新增大型车辆停车位155个,一举破解了城区停车难、乱停车等顽疾,城市面貌显著提升;同时,积极引导各级文明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新增城区户外公益广告380余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典型模范先进事迹,弘扬文明新风、传播正能量。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2017至2019年该县再次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全县现有全国文明村2个、国家级文明单位1家;省级文明乡镇3个、省级文明村8个、省级文明单位16家、省级文明校园1个。

来源:蕲春县委宣传部 刘佳玲 张聪 陈钰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