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个人的长大也许就在那么几个瞬间。
对南昌学子赵建军来说,2018年9月的一天,当那辆横冲直撞的汽车,猝不及防地将赵建军的父母撞倒在血泊之中……他知道,面对他的,是“独自扛一个家”。
当惊闻噩耗的赵建军急匆匆地赶到医院,看到重伤的父母,“真的特别难受,仿佛坠入了深渊,目送着母亲被推进ICU,怕极了会就此失去他们。”面对生活突然而至的灾难,当时还在读大三的赵建军坦言“感到害怕和惶恐”。
父亲重伤,母亲瘫痪,但困难并没有打倒性格刚毅的他。赵建军说,照顾家人的重任只能由自己一个人扛,“我就算咬牙也要坚持下来”。
事故发生后,赵建军的母亲前后动了4次手术。手术后只能喝流食,他就在医院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每天煮好粥送到母亲的病床前,一勺一勺吹凉了喂给母亲。长期卧躺容易造成血液流通不畅,他就每隔几个小时帮母亲按摩、敷腿,晚上就睡在病床旁,时不时帮母亲翻身,换水垫……父母出车祸后的这几年时间里,他几乎去过南昌所有的三甲医院,对医院的挂号、问诊、陪护、出入院等流程都熟稔于心。
长时间的住院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赵建军也曾陷入迷茫,是不是该放弃学业,腾出更多的时间照顾父母,或者去外面打工,赚钱给家里还债。
“建军,再难都要把书读下去。”在照顾母亲的日子里,母亲一直鼓励他把书读下去。“母亲是最受苦难的人,但她总是这样温柔又坚定地开导我,这让我为放弃学业的念头感到羞愧,并且暗下决心,再苦再难都要勇毅前行。”赵建军说道。在母亲休息的时候,他就拿出电脑写代码跑数据,完成毕业设计。在给母亲守夜的时候,他就在医院走廊上借着灯光,复习备考。最终,赵建军不仅顺利本科毕业,还考上了南昌航空大学的研究生。
2020年9月,即将开学之际,赵建军却陷入了前往学校读研、与母亲在家无人照顾的两难之中。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来自学校的关爱给他点燃了一盏灯。
入学时,学校为他开辟了绿色通道,还专门安排了一楼的单间宿舍。从医院到南航,带母求学,不离不弃,赵建军用爱与孝支撑着他的家。
读研后的赵建军,更加勤奋刻苦,每天早上六点不到就要起床,为母亲洗漱、按摩、买早餐;临睡前,再给母亲洗脚按摩,做康复运动;有时课间也跑回宿舍,看看母亲、帮帮母亲。天气好时,他总会推着母亲在校园里走走,他说:“我就是妈妈的双腿,要带他走向幸福的生活,看遍最美的风景。”
谈起对母亲的照顾,赵建军说:“其实母亲才是我的榜样,我的奶奶全身瘫痪,出事故之前,母亲一个人扛起照顾奶奶的重担,从不抱怨,一做就是4年……如今,看着母亲在我的照顾下一天天好起来,笑容也越来越多了,这更加坚定了我要一直照顾母亲的信心。”
带母求学同样能成才,读研期间,赵建军荣获了第七届南昌市道德模范称号、南昌航空大学十佳大学生、2022年江西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子欲孝而亲尚待,绝对是上天给自己最大的恩赐。”赵建军说,一路走来,他得到了太多好心人的帮助:那些学校的领导、老师、同学,以及通过社交筹款平台为他捐款的陌生人……
不忘来时之路,为了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赵建军多次参与学校的公益活动,主动担任志愿者,“我也希望能尽己所能,除了孝敬父母以外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毕业后,我还希望能够回馈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发光发热。”赵建军说。(赵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