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稻香阵阵,枝头硕果累累。近日,坐落在举水河畔的武汉市新洲区中医医院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洲院区嘉宾云集,他们受邀参加新洲院区脾胃科暨消化内镜中心开科仪式,一起见证该院建院三十多年来的这一高光时刻,共襄盛典。
时值金秋十月,位于新洲院区九楼会议室的开科活动会场暖意浓浓,呈现一派欢腾喜庆的节日景象。缘何如此?因为正在进行学术讲座的讲者是一群博士生导师!今次组团下基层,就是为该院区脾胃科暨内镜中心项目增色来的。
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专科联盟”签约仪式同时间举行的“赵秋教授团队新洲区中医医院工作室”挂牌仪式上,赵秋教授被聘为该工作室首席专家。
初识赵秋,是在刘静教授的那场演讲课程中(《刘静:博导医者很亲民》)。刘静介绍道:赵秋教授是当今国际顶级消化内镜专家,是国家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及至见到赵秋教授本人,聆听博导深入浅出的演讲和幽默风趣的谈吐,这个印象就更加清晰了。
赵秋教授在演讲中
赵秋教授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兄弟姊妹中行二,跟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大多数人一样,小时候他们吃过的苦赵教授一样也没少吃。说到商品粮供应、住校带腌菜、红薯稀饭、糠麸馍馍等等,赵教授如数家珍,因为小时候他也挨过饿,对这些食物印象相当深刻。也许饿过肚皮的人才更享受吃顿饱饭的幸福感,大学毕业后,赵秋教授选择专攻消化内科应该是有根可寻的。
进入微创时段,医学界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鲜有人知的是,赵秋教授很早就接触到了ERCP。说起这个“ERCP”,莫说是一般老百姓,就是身在医疗卫生战线工作多年的医生一时半会也未必能说得清楚。ERCP专业的描述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再说详细一点,就是微创里面的超微创,是要在十二指肠降部找到胆管、胰管开口,通过微细导管进入病灶部位探查,然后根据病情选择适合术式。这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然而因为较普通胃肠镜技术难度更高,所以对操作者的要求更严苛。赵秋教授就是攻克该项技术领域难关较早的一批医学专家中的佼佼者,目前湖北省80%以上的内镜操作者都是赵教授的学生。在谈到带学生时,赵教授说只要愿意学,他必定倾囊相授!平静的话语中,无处不彰显着一位专家型学者的大家风范,不由得令人心生敬仰!
赵秋教授去法国留学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他不会再回来了,因为实际情况是当时一些欧美国家的各项条件远非国内可比。令人惊讶的是,赵秋教授学成回来了!他是那一批留学生中第一个回来报效祖国的学者!拳拳赤子之心,绝非三句两句华美辞藻可以表述。平和、朴实,基本上就是赵秋教授给人的最深印象。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众多溢美之词,赵教授非常平静轻松的说:“个人追求不同,我觉得人不能忘本。无论何时,接地气、扎根沃土才会更有收获。”
在新洲设立“赵秋教授团队新洲区中医医院工作室”是赵秋教授团队践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一项切实举措,每周一、三、五,由博士生导师赵秋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梅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静教授和孔浩博士组成的团队专家分别坐诊新洲院区,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将国际国内顶级医疗资源前移到基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医疗救治服务,解除患者苦痛、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赵秋教授在演讲中
赵秋工作室团队成员叶梅教授在作学术报告
赵秋工作室团队成员刘静教授在作学术报告
赵秋工作室团队成员孔浩博士在作学术报告
人们惊喜地看到,新洲院区内镜中心开科后,每天在导医台排队预约的患者络绎不绝,绝大多数患者和家属都是奔着赵秋教授团队来的,他们认为,能在家门口接受赵秋教授这样的顶级专家提供的医疗救治服务是一种享受。其实这仅仅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与新洲区中医医院建立紧密型协作关系一年多来人们经常看到的排队就诊场景中的一个,之前包括陶圣祥教授、张蔚教授、么冬爱教授、刘静教授、项荣教授、李新教授在内的许多专家诊室门口都有过这样的场景。“中南专家在身边,护航健康简、验、廉!”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洲区人民政府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这个合作项目必将收获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
“为民造福,情暖基层。持之以恒,功莫大焉!”刚刚接受赵秋教授亲自做过胃肠镜检查的新洲区邾城街道居民童老先生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