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广东英德:以文明创建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2022-11-09 16:53
来源:半月谈网

广东英德市仙泉花园安居小区面积300多亩,建成年限较长,楼房密集,住户集中,历经岁月磨砺,基础设施老化,脏乱差。今年以来,该市把它作为文明创建试点,面全进行改造。经过几月的改造,面貌明显改观,处处可见的文明标语,宽敞干净的路面,靓丽整洁的楼体,郁郁葱葱的绿化,居民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英德市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工程”,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原则,着力解决一批关乎市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让城市环境更清洁、景观更亮丽、城市更宜居,受到了市民的热情称赞。

仙泉花园安居小区虽然在改造中,但效果已明显改观。

以点带面 推动街区治理大提升

为推动城市治理常态高效、精准落实,英德市建立了城市环境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仅今年,就投入8000万元用于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改造;制定了市区重点区域“三线”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着力打造君玉市场示范点,以点带面铺开“三线”整治行动;出台文明城市包联工作方案,每月定期开展包联工作,压实创建责任。

英德市城区“迎春巷”是一条标志性步行街,人流车流密集,因综合管理不到位,导致步行街出现各种“脏乱差”问题,群众意见多。英德以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为契机,对迎春巷及周边乱摆摊点、跨门槛经营、乱设广告牌、乱停乱放、违规建筑物、棚亭、遮阳雨披和违章户外广告招牌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

“没治理前,小吃摊这里一档那边一档,很不规整,地上到处是丢下的垃圾,没地放脚。”在迎春巷附近居住的林女士说,“现在周末过来这里购物玩耍,路宽敞了,地面干净了,带着小孩来也不用担心磕着碰着了。”

经过整治,如今的“迎春巷”干净整洁、视野开阔,产业业态规范合理,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人文景观,昔日“脏街”变“靓街”!

黑底化改造后的迎春巷

全力改造 实现老旧小区焕新颜

安居小区建成年限长,建筑面积广,楼栋数量多,入住户集中,历经岁月磨砺,基础配套设施逐渐老化,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等问题。

该市以安居小区为试点,对小区的道路、环境、进行了整治、绿化、亮化改造。虽然目前还没有全面完成,但面貌已焕然一新。

“虽然这个小区老旧了点,比不上新式小区,但是我们老人家可以在树下悠闲地聊天。机动车停放有序、锻炼器材齐全,孩子们也能开心打闹,很满足了!”在小区树下乘凉的黄伯笑着说道。

安居小区只是英德改造的老旧小区之一。在城南片区的幸福街、城南电街、城南下街、城南梅花村,城西片区的峰光花园、锦绣园,城北片的海棠花园、凤凰小区等地,随着雨污分流排水改造、三线整治、路灯完善、停车位划线、化粪池改造、供水、消防等各种项目的陆续完成,一批在岁月中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正脱胎换骨、重焕生机,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道德模范表彰仪式

暖心共建 推动精神文明上新高

近日,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冒雨骑着摩托车,带着装有1366元现金的信封来到退役军人事务局求助,希望帮他实现为防控新冠肺炎捐款的心愿。这个老人名叫巫瑞孔,他是清远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也是英德的时代楷模。巫老是一名下岗工人,自己也不宽裕,但他希望在关键时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不仅如此,他有时还出现在红色故事的讲述现场,有时又志愿投身于社区防控前线。学习好人,争当好人,在他身上一一体现。

2014年以来,英德市连续举办九届“最美英德人”评选活动,推选出453人获英德市级好人荣誉称号,176人获清远市级好人荣誉称号,13人获省级荣誉称号,8人获国家级荣誉称号。在选树、宣传和学习先进模范方面,做到坚持严格把关、优中选优的原则,广泛宣传先进感人事迹,大力弘扬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营造了崇尚、关爱和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

全市学习好人、争做好人、帮扶好人、礼遇好人蔚然成风,英德大地成为“好人精神”不断生发的沃土,“英德好人”精神转化为推动英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不仅如此,近年英德还不断强机制、建平台,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立足群众需求做好精准服务,通过全市12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为群众精准提供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2018以来,英德市打造了“圆梦微心愿”“主播小堂”等一批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培育了“益路童行”“益行者”等20支“微团队”,推出了“奋进追梦”小镇、“红色激励”小镇和“文明种子”小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实践小镇”。目前,全市共建成1个实践中心,5个市级实践点,24个镇级实践所,299 个村级实践站,26个实践基地,着力弘扬文明新风,通过各项文明实践活动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作者:焦莹、黄淑婷、黄振生)

来源:中共英德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