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联系服务的青年群体广泛,学习教育经历、思想活跃程度、政治身份意识等不尽相同,且普遍面临着缺人员、缺编制、缺经费、缺场所“四缺”问题。共青团九龙坡区委以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为契机,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上入手、从青年特点出发,全方位推动青年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努力办好新时代“引领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
从解决日常难题到强化政治引领
把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快递小哥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是方便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但一些快递小哥因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逆向行驶、随意变道、乱闯红灯、骑车打电话等时有发生,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风险。
“能不能请交巡警支队民警为辖区快递小哥上一堂文明交通课,提高快递小哥的交通安全与文明意识?”任星宇是顺丰速运九龙坡区负责人,也是共青团重庆市九龙坡区第十七届委员会委员,他将这一想法向共青团九龙坡区委进行了反映,很快就得到了反馈。
共青团九龙坡区委邀请交巡警为快递小哥开展文明交通专题宣讲
当周,共青团九龙坡区委便邀请九龙坡区交巡警支队民警来到顺丰速运九龙坡杨渡村驻点集配站,通过“面对面”授课、情景演绎、互动提问等教学方式,开展了一场生动鲜活的文明交通专题宣讲,受到快递小哥的欢迎和点赞。
“只有来自青年之中,才能深入了解青年心声,才能准确反映青年诉求。”在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过程中,共青团九龙坡区委注重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基层一线中发现培养优秀青年代表,让共青团的委员和代表切实发挥联系服务青年作用。
14名非公领域优秀青年代表被推选出席共青团重庆市九龙坡区第十七次代表大会,5名非公领域优秀青年代表经选举担任共青团重庆市九龙坡区第十七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在九龙坡区青年联合会,134名来自经济界别、科学技术界别、文教体卫新法界别、青年社会组织界别和财政金融界别的青联委员,不断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
曾滟涵是百可大厦青创空间负责人、九龙坡区青年商会会长,还是九龙坡区青联副主席。在她的积极推动下,区青联、区青商会争取到区工商联、共青团九龙坡区委等部门支持,成立龙商青年企业家联盟,不定期举办创业沙龙分享交流经验,组建青年创新创业导师提供“一对一”咨询辅导,为创新创业青年争取金融机构融资支持。
鼓励和支持任星宇、曾滟涵等共青团的委员和代表、青联委员积极履职尽责的同时,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遴选各行各业优秀团组织工作者在九龙坡区委党校开展集中培训;组建青年讲师团、红领巾讲师团,面向青少年开展常态化理论宣讲;在团属新媒体传播矩阵开设学习专栏,持续深入推动“青年大学习”……
共青团九龙坡区委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坚持做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不断强化政治引领,积极引导青年在学思践悟中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把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努力办好新时代“引领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
从“一个人”单干到“一支队伍”共同奋斗
选优配强基层团组织力量
奏(唱)国歌,颁发团章、团员证和团徽,在左胸前佩戴团徽,面向团旗立正宣誓,唱团歌……在完成入团仪式前,少先队员要成为共青团员,除了要完成必要的团前教育,还必须参加不少于8个小时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重庆市渝高中学团委书记黄佳玥坦言,在深化共青团改革前,少先队员发展成为共青团员,由于缺乏庄重严肃认真的仪式感,少数共青团员尽管身份已经转变,但思想认识上却没有完全转变。
针对这一问题,渝高中学团委从严格入团程序入手,变“人人都能入团”为“只有表现优秀者才有资格入团”;到强化入团仪式,增强共青团员的先进性、光荣感和责任感;再到规范团员教育管理,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寓教于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九龙坡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红领巾讲师团成员培训会
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深入实施,学生团员身份意识明显增强,参加团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少先队员把争取尽早成为共青团员当成努力方向,这反过来对学校团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团委和教学工作“两肩挑”。为改变基层团组织力量不足的问题,渝高中学团委以年级为单位,强化团支部、少先队大队建设,选拔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邀请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学生会、学生社团、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的指导老师。
基层团组织力量的充实,变“一个人”为“一群人”,将“光杆司令”发展成为“一支队伍”,实现了“单打独斗”向共同奋斗转变。这既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有利于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团组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实现了团结青年教师群体与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有机统一。
共青团九龙坡区委还争取九龙坡区深改委印发《九龙坡区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分解清单》,落实镇街至少1名专职团干部、2名挂(兼)职团干部的配备工作,明确团干部的选、育、用、管,制度化建设符合群团组织特点、充满生机活力的团干部队伍。
2022年6月初,共青团九龙坡区委联合九龙坡区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做好“推优入党”工作的通知》,把推优入党作为共青团履行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 切实形成推优入党工作的链条,不断引领全区青少年谱好“入队入团入党”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
与此同时,通过直接选聘、交流比武、定期调整等方式,从全区党政机关青年干部、团干部、青年教师和青年理论专家以及青年先进典型中遴选出66名优秀青年组建组建青年讲师团,聘用18位青年教师组建红领巾讲师团,进一步夯实青年理论人才队伍。
从“防疫志愿者”到“暑期嘉年华”
搭建平台让工作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
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秩序维护、物资搬运、管控卡点值守……在二郎街道临时管控区,一群青年防疫志愿者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用汗水筑牢疫情防控“青春防线”。
8月以来,九龙坡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部分临时管控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急需一批防疫志愿者。共青团九龙坡区委面向全区青年发布防疫志愿者紧急招募通知,300余名青年防疫志愿者第一时间报名响应,组建青年疫情防控突击队。
青年志愿者参与九龙坡疫情防控工作
在九龙坡区委政法委实习的聂凡贵同学就是青年防疫志愿者中的一员,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报名参加防疫志愿者工作。“无论是参加防疫志愿者工作,还是利用暑期到政府部门实习,共青团九龙坡区委为我们‘返家乡’大学生搭建了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平台,让我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更好的‘把小我融入大我’中。”聂凡贵谈到。
共青团九龙坡区委从青年特点出发,结合本地实际,策划组织“星火圆梦”计划、“龙归故里”人才计划,打造实施“相约共青团 青年爱学习”青年读书会、“青联支农”等品牌项目,旨在让辖区每一位青年都有机会参与、让青年每一次参与都能有所收获。
组织和吸引在校大学生到基层实践的“暑期嘉年华”在九龙坡区已经开展了十年。2022年暑假,来自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7所市内高校的近500名大学生,组成25支暑期实践队下沉到全区13个镇街的24个社区,集中开展“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同时,1000余名九龙坡籍“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响应文明创建号召,分批参与老旧居民楼牛皮癣清理、楼院清理、入户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举办“童心向党薪火传”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编程大赛、青少年魔方展示、小龙人军事训练营、“劳动美”手工课、“墨写初心”书法课、文明风尚主题绘画活动、“情暖困境·关爱成长”慰问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活动等。暑假期间,由共青团九龙坡区委组织、青年策划实施、面向青少年服务的公益活动接二连三、多姿多彩。
“以项目化的思维搭建平台,主动加强与区级部门、街道社区、高校、博物馆、商圈物业等对接沟通,共同策划针对青少年的服务项目,同步组织辖区青年参与其中,把工作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青春力量在基层绚丽绽放。”共青团九龙坡区委书记王博表示。(秦灵、唐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