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双减”一周年的“皖”美答卷

2022-09-01 17:10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安徽频道

“双减”政策落地一周年之际,记者在安徽采访发现,当地“双减”政策实施情况亮点频现。据教育部“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显示,该省82.4%的学生感受到作业量比上学期减少,85.2%的学生基本能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或者大部分书面作业……

“以前每到开学时,学校门口的辅导班宣传单铺天盖地,孩子们累,家长们更累。如今,‘双减’减去了教育过程中的众多干扰因素,把孩子还给了学校。”亳州学院附属学校教师王文如是说。

2021年7月,“双减”政策一经发布,安徽行动迅速,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等八部门就全省范围内以中小学生为培训对象的所有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拉网式、全覆盖的摸底排查。

“‘双减’刚开始时,我们发现学校越‘减’,家长越‘加’,好像要把在学校的‘损失’夺回来一样。”这是宿州市第九中学教师吴明美在“双减”实施之初的感受。

如今,她所在的学校和地区正以“精准教学,科学增效”为目标,用教学质量“说话”,用行动和事实缓解家长的焦虑,“我们把‘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作为落实‘双减’的主阵地,开展‘一周一课’活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提升教学质量。”吴明美说。

下课铃声响起,淮北市濉溪路小学的学生王赫明和他的小伙伴欢快地向操场奔去,一场足球比赛即将开始。过去一年,学校作业量大大减轻,王赫明通常在第一节课后辅导的时间里就能完成作业,父母也不再为谁来盯着他写作业而争执了。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安徽省在“双减”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明确加强作业源头与过程管理、作业质量研究等12条创新措施。

“咱孩子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了,原来需要在培训机构花大价钱学习的才艺,现在放学后在学校就能学到了,让我们家长省钱又省心!”宿州市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的学生家长阚女士欣慰地告诉记者,自己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在学校老师的辅导下,在今年的“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演讲比赛中,获得了县级特等奖、市级一等奖,还将代表宿州市参加全省的比赛。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安徽省全面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做优,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2021 年秋季开学,全省应开展课后服务义务教育学校100%开展课后服务,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我的家乡在流口,茗州茶叶甲天下”“我家采了许多茶叶,我给它设计了新包装”……黄山市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的教室里,茶香袅袅,学生们争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休宁是有机茶之乡,五一期间正值采茶之际,该校组织开展“我为家乡茶叶代言”活动,布置学生参加采茶劳动,了解茶叶加工的过程,动手设计茶叶包装,展示后评选出“最佳茶叶包装”“最佳茶叶代言”“最佳泡茶小能手”等称号,帮助学生在劳动中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继“双减”实施方案发布后,安徽省又印发了《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召开“五大行动”部署推进会,全面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的“五大行动”,着力构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全力推进“双减”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眼下,安徽各地各校正如火如荼地行动着。根据《安徽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该省将不断完善幼儿园评价、改进中小学校评价、改革教师评价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记者 戴威)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