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万物丰茂。六月的河口区仿佛踩下了“油门”,区快递共同配送中心、科创园、航天产业园、轻量化产业园等一大批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处处洋溢着澎湃的活力。这是河口区抢时间、提速度、赶进度,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是拉动地方发展的“动力源”——为了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河口区充分发挥有为政府作用,专门成立了项目策划审核推进工作委员会,《河口区社会投资建设项目线上策划生成实施意见》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争取进一步规范从项目发起、协同审查、策划生成到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高项目落地率。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点,一个好产业就是一个经济增长极。“为了让单一项目向产业链条延伸,河口区以“链长制”为抓手,聚焦全区十大产业链,紧盯产业链空白点、转型点,储备了推介一批高质量项目,强链主、补链条、聚集群,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竞争力。”河口区政协副主席、发改局局长高祥涛说。目前,全区共储备产业链签约项目15个,计划投资127.2亿元;在谈项目44个,计划投资257.8亿元。
项目前期争取和后期落地都需要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抓项目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为此,河口区完善“亮屏亮星”、“项目帮办”、“要素保障”三个机制,针对重点项目挂图作战,针对尚未开工项目,制作项目手续办理流程图,责成行政审批部门指导企业完善材料,明确办理流程,在项目立项、供地挂牌等各环节全流程帮办服务。同时做好土地保障和金融保障,推进涉迁占项目土地迁占进度,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帮助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专项建设资金、全力做好政府专项债券包装争取等方式,尽快解决项目资金难题,切实帮助项目纾难解困,在全区营造起了千方百计抓项目的浓厚氛围。
不仅如此,河口区还聚焦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破解道路交通、管网、新基建等制约河口高质量发展的短板瓶颈。近年来,河口区积极对接省基础设施“七网”行动,全力抓好今年实施的总投资46.9亿元的39个基础设施项目。从兴河大道到黄河路东延项目,再到荣乌高速连接线改造工程和“双千兆”宽带网络建设,河口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投资兴业的土壤愈发肥沃。
鲁北大地千帆竞,正是一年黄金时。截至六月底,河口区14个(含储备类2个)省级重点项目、23个市级重点项目正在按期加快建设,投资完成率达到60%以上;139个区级重点项目已竣工9个,在建125个,均按计划顺利推进中。(河口区委宣传部 曹楚卿、郑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