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多元有你”:北京城市副中心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张家湾开启

2022-02-27 16:10
来源:半月谈网

2月24日下午,张家湾镇一核多元共治暨副中心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推进会顺利举行,这标志着张家湾镇对“党委搭建平台 多元参与共治”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性探索正式拉开序幕。

北京市通州区委副书记刘东伟,北京市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玲玲,北京市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强,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永民,北京市高院立案庭庭长杭涛,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经纬和通州区张家湾镇党委书记邹海涛,通州区张家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丰参加会议。

会上,通州区张家湾镇政府与通州区法院签署《关于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的共建意见》,并与苏州大学北京研究院(国家基层治理研究院)签署智库协议。同时为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安民警、工商执法人员等解纷联络员和特邀调解员颁发了聘书。

“张家湾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有关精神,以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接诉即办”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探索治理路径。通过与法院等相关部门广泛交流,同专家学者深入研讨,提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元有你,为多元主体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优势,从机制上破解产业转型、历史遗留等民生痛难点问题。”通州区张家湾镇党委书记邹海涛介绍了一核多元共治中心的成立初衷。

北京市通州区委副书记刘东伟指出,张家湾镇以“党委搭建平台,多元参与共治”的形式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丰富了群众诉求矛盾化解渠道,在破解基层治理瓶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刘东伟对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副中心路径”提出要求,全体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区法院要加强诉源治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走向“少讼无讼”,各多元主体要凝心聚力、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

北京市高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玲玲高度认可通州法院率先入驻乡镇多元共治中心设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的行为,认为此举拓展了法院参与基层治理的新思路,丰富了司法服务保障的新实践。孙玲玲认为,只有提高政治站位、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注重基层基础、切实提升多元化解效能,坚持品质服务、全力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副中心模式,才能扎实做好区域基层治理工作,进一步为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积极的助力。

据悉,一核多元共治中心是以党的领导为核心,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两代表一委员”、各类社会组织、各领域专家学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共治”平台,通过强化平台融合、力量融合、功能融合,实现“有组织落实、有机制保障、有科技赋能、有解纷实效、有社会影响”的“五有”工作标准。共治中心还将下设村级工作站及村级工作队,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着力形成“思想在一线引领、平台在一线搭建、力量在一线汇聚、问题在一线化解、共治在一线形成”的“五个一线”工作格局。

“一核”即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立张家湾镇“接诉即办”党支部,统筹镇域基层治理工作,逐步探索法院、检察院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模式;“多元”即借力多元主体优势,发挥法院、检察院、公安、两代表一委员和律师、学者、乡贤的各自优势,调处化解各类矛盾;“共治”即搭建共治平台引导多元主体形成合力,并下设村级“一核多元共治”工作站及村级特色工作队,负责村内普法宣传咨询、邻里纠纷调处化解、协助送达等解纷工作,真正做到把平台搭在一线,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多元有你”是张家湾镇对于基层治理创新探索,具有示范意义。我国城市与社区治理学科带头人、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专家委员、通州区政协常委汪碧刚表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需要多元主体协调联动。强化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深度整合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对于基层治理来讲,从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以一个案例带动一片治理,见微知著,把工作做在前面,将更有智慧、更具效率、更有效果。城市治理需要智慧与效率双提升,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势在必行,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基层服务,运用大数据,动员居民参与,构建‘一核多元、融合共治’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落实到‘最后一米’。”

目前,北京市通州区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北京市通州区政协专家“工作站”、专家学者律师团队已相继入驻张家湾镇一核多元共治中心。下一步,张家湾镇将向社会各界发出“多元有你”的邀请,欢迎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一核多元共治中心的舞台,发挥优势,贡献力量,共画基层治理的同心圆,共同促进张家湾镇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