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两会看重庆︱沙坪坝:图新图变图强,全力打造“四个示范区”

2022-01-18 14:58
来源:半月谈网

“我在哪里、我有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好什么?”这是重庆市沙坪坝区站在新的起点上,发出的发展之问、责任之问、使命之问。

去年年底召开的沙坪坝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沙坪坝图新图变图强,全力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开放引领示范区、文化传承示范区、人民城市示范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沙坪坝崭新篇章。

沙坪坝区新一届区委班子针对“发展之问”给出了回答。

“当前,沙坪坝区正处于机遇集成的窗口期、动力释放的转换期、加速崛起的关键期,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全局与一域、当下与长远、发展与安全,一体推进沙坪坝‘长架子、长肌肉、长模样’,在新起点上图新图变图强,努力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全市发展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沙坪坝区委书记唐小平表示。

沙坪坝区科学识势、精准谋势,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四区”建设为载体,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

构建“一谷一带多点”创新版图 系统重塑创新发展新优势

沙坪坝区拥有17所高校,10万多名科技工作者,28位院士,3万多名硕博士,市级(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35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18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6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2000家。

图:金康动力数字工厂

沙坪坝区R&D投入强度3.85%,创新活跃指数居重庆市前列,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1.67件居全市第一,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持续保持全市第一。去年引进小康新能源全球研发总部等研发机构31家和奥普提科技等高新技术项目36个,誉铭精密模具等18个产业项目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1%、6.8%。

如此富集和优质的创新资源,为沙坪坝区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条件。

沙坪坝区全面融入和服务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是科学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以务实建好“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实施“创新主体集聚工程、创新成果转化工程、创新平台提质工程、创新生态优化工程”四大工程,加速创新资源转化变现,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赋能。

目前已探索出“一校一圈”“一校多圈”“多校一圈”“跨区建圈”四种“建圈”模式,形成“一校一专班、一周一调度”工作机制和“五个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五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

人才和生态,对创新至关重要。教育优质资源集中的沙坪坝不仅能育人,通过“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更能留人、养人和成就人。正在实施的“沙磁菁英”、“归巢行动”、“青春筑梦”、“人才三宝”计划,将全面提升人才集聚能级,推动各类人才从“抢过来”到“抢着来”,为创新添活力、为发展增动力。“养鱼先养水、养花先养土”,沙坪坝区十分重视创新生态建设,以一流创新生态、一流创新平台,集聚引进一流创新人才和一流创新主体。

创新因子被全面激活,创新热潮澎湃涌动。沙坪坝区着力构建“一谷一带多点”创新版图,系统重塑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依托嘉陵湾区,聚焦工业设计、城市设计、创意设计等产业,优化重庆工业设计城、重大设计创意产业园等空间业态,打造中国西部1491国际创意谷。依托青凤高科园、国际物流园、青凤高科孵化中心二期、中电光谷•西部科技城等形成梁滩河科技创新带。系统梳理区域内创新资源,激活老校区、老厂房、老街巷,集约科创空间,开发多点式创新平台构建全域创新格局。

——打造开放引领示范区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重要门户  全域提升开放引领能级

近年来,沙坪坝区抢抓机遇和充分发挥开放资源优势,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将“开放”打造成了高质量发展的一张王牌。目前,陆海新通道目的地已拓展至106个国家和地区的311个港口。数据显示,沙坪坝区的开放型经济规模占全市四成以上,保持全市领先。

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开放之路越走越远。沙坪坝的目标也更高远。全面激活开放资源,发挥“通道、枢纽、口岸”开放资源优势,全域提升开放引领能级,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重要门户。

沙坪坝区着力提升东西南北“四向齐发”通道效能,促进铁公水空等“多式联运”融合发展,推动铁路智慧口岸建设,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务实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积极争取设立综合保税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将更一步提升和加强。

在夯实通道基础和提升枢纽功能的基础上,沙坪坝区加速优化布局临港产业,加快发展保税物流、转口贸易等新型口岸经济业态,建设内陆口岸经济高地。

与此同时,沙坪坝区在“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上下足功夫,着眼内涵式发展,围绕提效率降成本、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等大力推动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高水平开放。

当前,沙坪坝区正在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为主战场,聚焦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等方向,加速布局服务国际供应链的现代开放型经济体系。高标准建设国际物流城“升级版”,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国际化现代化品质新城。

——打造文化传承示范区

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 让红岩精神成为城市精神地标

沙坪坝区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沙坪坝区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让红岩精神蕴含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一代接一代地传承和延续。

图:红岩魂广场开展红岩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广大红岩志愿者活动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各个角落,推动红岩精神成为我们这座城市最闪耀的亮光,成为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从而使红岩精神活在当下,让红岩精神成为沙坪坝这座英雄城市的精神地标。”唐小平说。

以文化人,以文化城。沙坪坝区持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让红岩精神从故事里转化到实际行动中,让每一位沙坪坝市民不仅是红岩故事的讲述者,更是红岩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让市民成为沙坪坝城市最美的风景,不断刷新城市文明高度。

截至目前,沙坪坝区红岩志愿者注册人数达30万人,这支队伍活跃在沙坪坝这片发展的热土上,广泛开展红岩志愿服务活动,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擦亮红岩品牌。

历时3年精心创作出大型舞台剧《重庆·1949》,自去年公演至今,已演出120场次,受众超过7万人次。红色舞蹈诗《红岩红》成功试演,首届红岩文化艺术节启动等,给全区人民带来丰富精神食粮,也成为了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的最佳载体。

保护和传承是对文化的最大敬重。沙坪坝区系统梳理辖区巴渝文化、抗战文化、沙磁文化等地域文化遗存,实施文化保护计划,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住乡愁记忆和历史根脉,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沙坪坝区在繁荣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坚持文商旅融合发展之路,不断催生和培育文化新业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既有“展现”也有“变现”,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打造人民城市示范区

以“绣花”功夫“在大地上作画”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现代都市

沙坪坝区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以人为核心,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结构,统筹形态、业态、文态和神态,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城市有机生长,努力实现全域空间优化、全域品质提升、全域产业升级、全域城乡融合。

图:磁器口旅游景区里的“诗意田园”——两溪花谷

去年,磁器口古镇蝶变焕新,让人称赞。沙坪坝区对古镇历史文化和建筑保持最大敬畏之心,精雕细琢,少拆多改,既保留古镇里独有的烟火气,又让街坊邻居间呈现出满满的人情味,更提升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幸福感。同时不断挖掘新空间、营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注入新元素、展示新形象,系统升级“千年磁器口·时代新磁场”古镇名片,让跨越千年时空的古镇绽放时代魅力。

磁器口古镇更新可以说是沙坪坝城市更新的样板和典范。针对东部老城,沙坪坝区统筹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坚持功能优先、内外兼修,做到以最小的投入、做最小改动,取得最好效果,精心打造“群众家门口的风景”,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促进有机生长。

西部新城承载着沙坪坝的未来。沙坪坝区坚持规划、生态、基础、景观、配套“五个先行”,将打造梁滩河“百里生态画廊”,建好科学城枢纽站、五云湖“两心”,推动国际物流城、青凤科创城、高品质国际社区“三组团”联动发展,形成“一廊两心三组团”空间布局,打造未来之城、开放之城、生态之城、产业之城。

幅员67平方公里的中部乡村,是沙坪坝城市中的“宝贝”。沙坪坝区深入实施“一化两改三不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一体推进田园、菜园、果园、花园和家园“五园共治”,建设美丽乡村,使乡村在土味中彰显品味,在质朴中体现大美,沙坪坝现代都市中的“诗意田园”正在呈现。

绿色是城市的底色,环境是最大的民生。沙坪坝区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坚持生态城市生态建、生态管,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和推行河长制、林长制,实现“清水绿岸”,加快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持续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把优良的生态环境留给这座城市和城市的未来。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沙坪坝区整合力量资源,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行,从“治理体系”向“体系治理”转化,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打造“一网统管”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科学实施大城细管、智管、众管,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遵循城市生命体、有机体的理念,着眼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安全高效,让城市在自然中有机生长,使城市更加柔软更有温度,努力让沙坪坝成为悦目之地、赏心之城。

沙坪坝在新的起点上,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形成了“潮涌嘉陵、风动歌乐”发展新态势,以“重塑沙坪坝辉煌,再造沙坪坝荣光”的雄心让这座城市加速崛起,一幅沙坪坝发展的全景图正在壮阔铺展。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重庆中心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