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海外朋友圈里的武汉:满城的烟火,与现代都市交织

2021-12-30 19:50
来源:新华社

《参考消息》12月29日刊发

从白天到黑夜,大江两岸的灯光秀、活力轻盈的都市人,折射着这座城市千万个不同的侧面,展现着丰富多态的生活内容与样式。

这是外国人眼里的武汉。循着他们的海外朋友圈,可以探查出那些最受关注的武汉元素:美食,以及与此关联的好看又好玩的城市生活。从黄鹤楼、东湖、长江大桥,到文化街区昙华林,再到万松园美食一条街,甚至是热干面——

长江两岸 张泽锋 摄

英国小哥带你走进春天里的武汉

2021年五一期间,英国网红小哥“司徒建国”通过账号“司徒建国秀”发布的武汉系列短视频火了,微博话题#英国小哥带你走进春天里的武汉#被240万网友围观。看完发表于4月30日的最新视频《睡前千万别点开!英国小哥在武汉找到了人间美味!》,网友纷纷喊话:哇,好想去武汉!

“司徒建国”是4月来到武汉的。他用3条短片,记录下打卡的东湖樱园、楚河汉街、武汉长江大桥、万松园美食街等武汉著名景区景点。在《睡前千万别点开!英国小哥在武汉找到了人间美味!》中,清早在粮道街头买个油饼包烧卖,在路边小店吃个热干面;傍晚去万松园街排队吃份阿宝煎包,宵夜吃个烧烤……武汉独有的烟火味道,让“司徒建国”在短片中感慨,自己“特别喜欢这种文化,特别热闹的气氛。”

4月,意大利人亚历山德罗·马丁尼也来到武汉。这是他第4次来到武汉,“前3次都是出差,就在酒店旁的烧烤店吃河粉、烤凤爪,真是太美味了!我在个人账号上分享武汉的烧烤,很多粉丝都非常关注。”这一次,他去吃了热干面,赞不绝口,“我是面条爱好者,很好奇热干面和意大利长条面之间的区别。”

外交部门的湖北全球推介会之际,“发现武汉”海外账号发起武汉美食的投票,海外网友选出前三强热干面、小龙虾、豆皮。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转发,并称赞“特别热情”的武汉人民。

武汉英语老师熊怡珺在海外账号推出“我把武汉说给你听”美食专栏。糯米包油条、生煎包、水饺、酥饺、火土肝……每期视频中,熊怡珺会与国外类似的食物类比,唤起外国网友的共鸣。网友LupoDaNord说:“简单的食材成就的美味,值得前来品尝。”

武汉地标屡引共鸣——

2021年,武汉的地标屡次在国际上引发共鸣。

东湖杉美术馆举办的户外美术展上,曾展出来自英国艺术家“芥末丝”的作品,他把长江大桥、江汉关、武汉大学、汉口火车站、汉口水塔等武汉的老地标、建筑做成丝网版画,在武汉与成都展出。将武汉元素与西方艺术巧妙融合,这件事令他十分着迷,“武汉就是我天然的创作素材库。”

他用画笔勾勒着武汉。长江大桥、江汉关、昙华林、光谷“马蹄莲”……随着武汉在国际舞台上的绽放,一系列代表着武汉的地标频频得到世界关注。

楚天台编钟古乐表演现场 赵丽 摄

黄鹤楼在长江畔、龟山上伫立千年。德文版《黄鹤楼童话故事》2016年出版发行时,德国资深媒体人姆斯霍特博士表示,《黄鹤楼童话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今年4月,黄鹤楼迎来一批外国媒体人,哥斯达黎加资深媒体人表示,武汉的风景特别漂亮,在黄鹤楼上欣赏到了非常美丽的风景,“我觉得这是我去过的最好的地方,这是我第一次来,但这肯定不是最后一次来”。

《美国国家地理》合作摄影师、荷赛奖终审评委等国际摄影大师则聚焦东湖,将东湖之美传递给世界。

外国人不会中文照样玩转武汉

在武汉的外国人成为武汉的海外“代言人”。

2021年“五一”劳动节期间,五位在汉外籍友人分别体验厨师、采茶师、园艺师、社区工作者和“知音号”船长等职业,新鲜有趣的工作体验让不少网友大呼“过瘾”。视频主人公们也纷纷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帖文,收获“亲友团”如潮好评。

知音号夜景 任勇 摄

“外籍友人打国产疫苗”推送则分享了比利时人大卫在社区医院打疫苗的vlog,体现武汉社区防疫措施便利、到位,同时呼吁网友积极抗疫,尽早接种疫苗。这与此前发布的武汉护士疫苗接种工作vlog相辅相成,为国际抗疫发出“武汉声音”。

推特网友Hilali Kizwi说:“我始终支持武汉。我在武汉生活了快10年。武汉就像我的家一样。美丽武汉,热干面,还有武汉大学里的樱花,一直留在我心里,是我对武汉的美好回忆。这座城市曾是我的家。”

武大樱花 任勇 摄

一些在武汉的外国人甚至成了中国品牌的忠实拥趸。在每次的线上线下商品促销中,都会有不少在汉留学生帮本国的亲友代购中国产品。在华中科技大学留学生公寓门口,来自莫桑比克的曲明河已经为家人代购了5部华为手机邮寄回国,“物美价廉”是他对中国产品的评价。

而木德则是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据他介绍,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衣服、手机、净水器、无人机、鞋子都是中国品牌,质量都很棒。“我们经常和朋友们彼此推荐分享好用的产品,中国制造真的很棒。”(施敏、黄哲、黄丽娟、晋晓慧、陈紫云)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