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中新金融“硬核”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重庆江北准备这样发力

2021-11-27 12:4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11月26日电(记者张斯文 郝菁)从2016年到2021年,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领航”重庆和新加坡两地发挥“双枢纽”作用,带动我国西部地区和东盟地区开放发展,金融服务硕果累累。

重庆市江北区逐渐成了金融“沃土”,稳稳“托住”了金融科技服务产业的发展,让重庆和新加坡的“喜事”不断“挂上枝头”。

中新金融峰会上 江北区金融发展再添“翼”

23日,主题为“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共创互联互通新格局”的2021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以下简称“中新金融峰会”)在重庆拉开帷幕。

自2018年起,中新金融峰会已连续举办了3届,形成了我国西部与东盟各国金融行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重庆金融开放发展的重要名片。

在本届峰会首日,江北区签约了3个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项目。据了解,这3个试点项目的成功落户和业务开展,将有利于畅通境内资金对外投资渠道,丰富江北现代金融业态,提升金融对外开放水平。

近年来,江北区坚持以江北嘴为依托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推进金融产业现代化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全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超490家,区域性以上金融总部90家,涵盖10多种门类,全区近80%的金融机构在江北嘴集聚。截至2021年3季度,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实现240.7亿元,同比增长4.9%,占GDP比重22.2%,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

重庆市江北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陶世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江北区将深化拓展2021中新金融峰会成果,进一步集聚国际金融机构,扩大国际交往合作,推动金融创新试点,不断提升江北区金融发展能级和开放水平。

让“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近年来,江北区发挥金融优势,围绕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多措并举为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如何将“金融活水”进行“精准滴灌”,江北区方法有“三”。

一是搭建平台。2020年,江北区在打造了“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面向各类企业提供货币信贷政策咨询、贷款产品介绍受理等一站式、便捷化金融服务,将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低至4.64%。

二是畅通循环。今年江北区率先启动重庆市“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行动”,并发布线上服务平台,构建起政府基层组织、银行基层网点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传达、融资对接“微循环”。目前全区已建成15个金融服务港湾,累计为498户市场主体授信4.37亿元、为430户发放贷款3.8亿元。

三是政策支持。江北区目前已出台金融服务港湾行动试点方案,配套出台双向共享、直接融资等7条支持政策,有力增强了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能力。

让“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江北区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新路径。

探索一:拓展直接融资。成立上市工作领导小组,配套上市奖励政策,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后劲足的拟上市资源梯队。目前全区境内外上市企业达13家,总市值约占全市的二分之一。

探索二:优化企业服务。分片区、分行业召开融资对接座谈会,通过政府介绍政策、银行宣讲产品、企业反映诉求,推进融资供求精准对接,提升融资服务效率。

探索三:创新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市级创新信贷融资产品研发,大力执行“商业价值信用贷”“知识价值信用贷”“科研贷”等风险补偿贷款政策,率先开发“战疫贷”,精准有效满足实体经济信贷需求。

接下来 江北区准备这样发力

当前,江北区正紧扣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目标,向着“率先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率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率先推进干部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不断迈进,这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和有利契机。

据陶世祥介绍,接下来,江北区将紧紧围绕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进一步凝聚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合力,引导资本有序流向实体经济。

一是对接平台再深化。推广“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行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融资服务效率。

二是支持政策再延伸。谋划发布包括企业改制上市、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在内的一揽子配套支持政策,促进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三是融资渠道再拓展。大力引导支持企业IPO上市,扩大上市公司再融资,加快推进科创板实现零突破。

四是企业服务再优化。紧扣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按时兑现各类惠企政策,让江北成为实体经济融资“首选地”。

有了江北的“发力”,中新金融合作的未来将有更大的前景,重庆与新加坡双城合作“蓝海”泛舟,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