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重庆渝北区袁镇涛获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21-11-15 21:32
来源:半月谈网

日前,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重庆市渝北区居民袁镇涛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谁言雷锋去,请看今日袁镇涛。“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对党有好处,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事,就干!只要我眼睛还看得见,脑袋还没有失聪,身体还能动,就会坚持管得宽。见难必帮,见危必救。”近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袁镇涛说。

义无反顾舍己救人

在生死抉择间展现大义无畏

刹那本能,断指无悔,他闪耀人性光辉。

1958年11月13日上午,袁镇涛和同伴杨文亭、蒋祥盛在四川省南川县金佛山农场下放劳动中。在撬放一棵约13米长的大树时,飞驰而下的大树树枝挂动了另一棵砍倒在地的大树树干,加之下雨地滑,大树砸下来的危急时刻,他猛地一把将杨文亭推开,袁镇涛一闪,避开了树头,却被树枝砸扫下三十米高的悬崖,重重地摔在乱石的河滩之上,血流如注……

“太惊险了!若不立即推开他们,肯定是必死无疑。”袁镇涛回忆说,整个过程不过两三秒钟,当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根本没想自己!

经送医院救治,左手5个手指受伤:拇指错位,食指肌腱撕碎,中指、无名指粉碎性骨折,小拇指弯折,掌心撕裂,由于中指伤重感染,被截除,无名指骨无法接上不能弯曲。

“我虽然左手受伤致残,但却救了两个同伴的命,值得!” 袁镇涛语气坚定地说。

这是袁镇涛第一次救人,却不是最后一次。几十年来,袁镇涛多次救人,其中有陌生人,也有同事。1990年,火车上听到广播:7车厢有位乘客昏倒了,请乘客中的医生前往救治。连播了三次,袁镇涛坐不住了,急忙赶去,他凭一双手和几粒救心丸,让她醒过来了。她丈夫赶过来感谢,请问,你是哪个医院的?旁边的乘客说:你看他穿的制服嘛,是税务局的。他又问:你是哪个税务局的?同行的江西省税务局钟玲同志笑而不答,袁镇涛回答:不用谢,是我们该做的。

1995年9月,袁镇涛一行6人从重庆坐飞艇到奉节县开会。飞艇出铜锣峡后,速度加快,前舱一位女士突然晕倒,脸色铁青,嘴唇发紫,呼吸迫促。其家人急得手足无措,同船乘客也是爱莫能助,船员要其家人等一会背她上丰都码头去救治。见此情景袁镇涛没有过多的考虑,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让她家人喂她口中,又给她作穴位按摩,按人中,掐虎口……10多分钟后,她终于缓过来了,袁镇涛又找船员安排她到通风较好的中舱船员休息床上休息。袁镇涛悬起的心才放下了。

“袁老头,你胆子好大哟,你又不是医生。你要是没把人救过来,你可要承担责任!”下船后,同行的盛娟同志责怪他。

袁镇涛直言:“人命关天,我怎能见危不救?”

在一次次危急关头,袁镇涛没有“值不值”的考量,而只有“该不该”的大义抉择。这样一种近乎本能的义举,折射出当今亟需弘扬的善与爱。

不计报酬坚持十余载

守护嘉陵江“生态”

振臂高呼,激浊扬清,他志在造福百姓。

1996年,袁镇涛发现窗下原本清澈的嘉陵江水变黑、浑浊了,十分痛心:“咱们重庆人是喝嘉陵江的江水长大的,这事我必须得管!”于是,他拿起了相机,开始在窗前作定点拍照取证,多次写下“嘉陵江上飘白龙,江水污染何时休?”的信件,附上照片向市有关部门反映,请求治理。

随着重庆市环境治理的不断推进,镜头下的江水日渐清澈,袁镇涛欣喜不已,但并没有停止拍摄。连续14年,127张照片汇成《窗前巨变》:1996年第1至5号照片,对比1997年第1号及17号照片,反映了嘉滨路的修建情况;2005年26号照片,记录了三峡大坝关闸蓄水后,大轮船进入嘉陵江……

2010年,《重庆晨报》刊出“重金征集反映重庆市政建设的照片”启事。袁镇涛夫妇不要几万元的收购款,将所拍照片无偿捐赠给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将14年的心血记录作无偿捐赠。受到档案馆的高度赞誉,称其是“将重庆市污染治理前后的巨大变化清晰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填补了重庆市城市建设史库中的缺项”。此后,《窗前巨变》还被中央电视台采用,改为“嘉陵江巨变”并在13频道与20频道播出。

袁镇涛除了用相机,还用电话。看到油污排入嘉陵江,他急忙打电话给《重庆晨报》,还“指挥”记者找到排污口;嘉陵江洪水冲下大房盖,他怕冲撞了下游黄花园大桥的桥墩,赶紧报警;江上货船失火,是他打电话报的警……《重庆晨报》、重庆电视台的记者称赞他是“嘉陵江的守望者”、“用望远镜人监视嘉陵江的人”。

袁镇涛不仅守护江水的“清”,还致力于守护人心的“清”。1998年,报载他的一个熟人落马,让他痛心疾首。“贪腐是瘟疫,贪腐分子不仅鲸吞公私财物,还败坏党风、政风,毒化世道人心。净化一个人的心灵,不仅是救一个人,救一个家,还可影响整个社会,这事我得办!”从那时起,袁镇涛把报纸上刊登的有关反腐倡廉的报道剪下来,分栏目装订成册,并逐一进行摘编。

他克服了年老体衰,视力下降,不会操作电脑,左手残肢无法敲打键盘等困难,坚持用手写板写……这样一干就是17年,80岁(2011年)摘编出第一本;84岁(2014年)摘编出第二本;85岁(2015年)摘编出三本《反腐倡廉警世录》,该书分设“中央指示”、“报载惩治贪腐案大案要案”,“贪官堕落原因剖析”,“行贿人险恶用心”,“反腐倡廉制度建设”5章,48万余字,收入惩处的贪腐的大案要案518个。他自费印出书来,送给有关单位与个人,受到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纪委和各级干部群众的好评。

该书被重庆市国家税务局作为“三严三实”教育的学习资料,《重庆晨报》撰文,配上大幅照片,用整版篇幅刊出,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不能光靠文字,还要宣讲,奉劝世人不搞贪腐,抵制贪腐,反对贪腐”,他多次冒着盛夏酷暑,严寒,到社区,单位讲廉政教育党课,讲“家风,家教”,立志要做党的“反腐倡廉宣传员”。

以公益之心行真善之事

在平凡中传递正能量

服务社会,躬身践行,他聚小善为大爱。

2018年秋起,重庆市老年大学不再招收80岁以上的老年人。那时班上大约有30多名80岁以上的老年同学,不愿中断文化养老之路,纷纷要求成立读书会,但苦于没有场地。

袁镇涛得知盘溪河社区正在开展“文化进社区”的活动,有场所,但缺乏人才。于是他提出将二者的需求结合起来的思路,提出将读书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的方案,向社区党委汇报,找物业管理处协商,联系主讲老师……终于在2019年9月20日正式成立了“盘溪河社区天一东苑小区读书会”。读书会是自愿参加,不设门槛,不限地区,不收费用。每月20日上午10~12点开展活动。根据老年朋友的需求来确定学习内容:学时事跟上时代,学经典感悟人生,弘扬传统饮食文化,交流健体长寿经验等,为了鼓励大家把学习的感悟写岀来,每年将交流的文章汇集成册,出一本文集《云霞出海》。

小小读书会让老年朋友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也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得到大家的赞扬。

袁镇涛做好事,是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小区路窄车多,安全隐患大,他在小区门口逐一给车辆司机讲危害,劝阻随意开车进小区。

同时,为了让公交118路的司乘员在冬天也能喝上热开水,袁镇涛夫妇2014年2月26日,自已掏3千多元买了150个不锈钢保温杯送去。他还常年记《公交好事日记》,记录118路公交车上发生的好人好事。路队队长高微说:“袁爷爷的做法激励着大家,让118路成为公交线路的模范窗口。先后获得'工人先锋号''共青团文明号'等荣誉。”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公共交通控股集团为袁镇涛赠送锦旗“耄耋犹未老,深情系公交”。

“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如今,91岁的袁镇涛,一生以助人为己任,一次又一次的“管”,正是一名老党员的初心坚守和质朴执着,展现了一名耄耋老人心系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今年7月袁镇涛和老伴都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一枚闪闪发光的纪念章,就是对袁镇涛一生为他人做事的最好诠释。(张泽美)

来源: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