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姓生活的“细枝末节”,解决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人大创新履职新模式,推出民生“微实事”项目,让人大代表沉到基层一线,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接待座谈、实地走访、田野调研等方式收集一个个具体的“微实事”,以项目化的方式通过立项、审定、实施推进到完成交付流程,把这些“微实事”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从而实现了人大履职和服务的“微距离”:肩并肩、面对面解民情、诉民意,把问题化解在“最后一米”。
融入基层一线 以第一人称诉“小情”解民意
这几天,栟茶镇人大主席周海军正在为2020年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召开专题推进会。“去年我们确定了5个项目,有3个已经完成,另外2个本月即将完成施工并提交验收。”周海军告诉记者,自今年镇人代会例会上表决通过《栟茶镇“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办法(暂行)》,这项工作的推进效率和实施效果就超过了预期。
相比于河道整治、粪污处置、绿化工程这些“大实事”,“微实事”就是发生在老百姓个体或小众群体身上的一件件“小事”,就是老百姓的吃住行游娱购,就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这些“小民生”。大民生固然在宏观层面关联着老百姓的公共生活,更有普遍意义,但基层群众的诉求、矛盾和问题却与这些“小民生”息息相关。镇人大代表缪斌从事基层工作几十年,他认为,这些“微实事”的解决关系着“大民生工程”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像修路筑渠、沟塘整治这些大的民生实事都解决好了,老百姓还有一些怨言,就是关系他们日常生活的“小事”还没解决好 ,他们也往往就在这些细节问题上犯了难,像住房、邻里关系、路灯亮化等等,“这些‘微实事’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如果这些血管堵塞了,也会引起供血不足,所以我们必须下大力气疏通好。”缪斌说。
“推出民生‘微实事’项目正是基于百姓矛盾、诉求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比如家庭关系、垃圾分类等。”周海军说,发现并解决好老百姓的“小事情”更需要人大代表转变履职的方式,首先观念要转变,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为老百姓代言,自身就是老百姓,要以第一人称的心态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中去,感同身受地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联系群众的方式要转变,不仅要利用联系点等场所接待群众听民意,更要走到田间地头、庭院炕头,与老百姓肩并肩、面对面,走进他们的生活聊家常话里短,只有在情感上贴近老百姓才能够找到矛盾问题的症结;履职的效果也要提升,要延长履职链条,坚持效果导向,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要主动参与其中,后续的跟踪监督要坐实做透,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老百姓的心坎里。
人大代表走访群众征集“微实事”信息
密切联系群众 躬身履职精准表达百姓心声
去年初,栟茶镇人代会例会表决通过《栟茶镇“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办法(暂行)》,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了人大代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听民声解民意是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关键环节,联系群众的密切程度决定了人大代表听的深度、解的效果。为做好这项工作,栟茶镇人大不断创新制度设计,完善主席团议事制度、代表之家例会制度,并以创新发展为突破,加强联网监督平台、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机关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工作的能力和实效。“我们有一项‘人大代表活动日制度’,将全镇人大代表分为5个小组,每组都有固定的人大代表工作站,每月11日为代表工作日。”周海军介绍说,每个组以代表工作站为单位组织,根据各自任务清单,2-3人为工作单元,接待走访选民,察看了解现场,问询跟踪进度,报告工作信息。
“除了这些制度保障,人大代表还要发挥主动意识,真正深入基层一线密切联系群众,采取走村入户走访座谈、融入生活深度观察、走到地头开展调研的方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映百姓诉求。”徐希金是一位老代表,如何履好职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代表履职很容易流于形式,通过简单座谈甚至既有的文字材料就形成建议,这很难准确表达百姓心声,一定要通过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解决他们渴望被解决的难题,要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做真正让他们有触动,受感动的“微实事”项目,更加贴近他们的心底,“我们的履职要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渗透到老百姓的心田,这才能真正实现为民服务的履职效果。”
根据《栟茶镇“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办法》,2020年共征集民生微实事项目14项,其中包括道路亮化、危房修缮、河坡绿化、道路围栏、卫生室整修、村文化舞台、垃圾房处置等工程,经人大主席团审查并提交镇党委审定通过栟角线、栟杨路、杨陈路、中引河东路亮化工程;栟港线亮化工程等5个项目。
代表小组召开“微实事”信息征集会
监督问责问效 延伸履职链为项目质量严把关
见到镇人大代表任永建时,他刚从供电所回来,这几天他在为栟港线亮化工程的竣工验收事情忙碌着。他提出的这项民生“微实事”今年年初被确定为实施项目,三月份完成招标,四月份开始施工,“这几个月来,我隔几天就往工地上跑,现在总算完工了。”任永建说。
“项目被立项施工并不是履职的终点而是起点,代表跟踪监督项目进度、施工质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代表的重要职责就是监督问效,同相关部门一起出谋划策,共克难题,要做好“四大员”:深入到施工一线,现场查问工程进度做好监督员;对工程中遇到的难题及时上报,做好传递员;对施工成效和进度,通报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员;对重点问题形成书面意见报主席团交政府部门限期办理,做好信息员。“每个代表都是这样的质量把关员。”周海军说。
《栟茶镇“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办法(暂行)》把人大代表要做好“质量把关员”的职责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文件中,提出项目的人大代表要针对这些事宜做好监督问效:项目实施主体要按照公示内容,制定详实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完成时间节点、质量要求;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责任单位严格履行好项目报批、招投标、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管理等职责,杜绝违法分包、转包;项目建成后,牵头实施责任单位应按规定开展项目验收,确保工程质量,明确保修期限、保修单位等内容;项目完成交付后,牵头实施责任单位应将项目所涉及的后续责任等有关情况予以公示或告知。
“有了人大代表在工程后续建设中的参与,民生实事才真正‘体现民意、群众得益’。”人大代表葛洪提出了一项实事工程:在328国道兴凌村路口增设交通警示标示,消除交通障碍。列入实施后,多次与交通部门沟通协商,紧盯工程进度,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工程施工,这个导致十多人伤亡的交通隐患被消除,周围老百姓拍手称赞。
让老百姓闹心、政府头疼的诸多民生问题都卡在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民生“微实事”工程的推出不仅倒逼人大代表切实提升履职质效,也大大缩小了服务距离,他们走到老百姓中间,以当事人、第一人称的心态去发现问题,在面对面的“一米距离”内诉民情解民意。“自从推出民生‘微实事’工程,我们这些基层人大代表就能把群众的呼声变成实实在在的项目,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强了,我们履职的积极性更高了,一项项“微实事”工程的落地见效我们也更有成就感。”镇人大代表朱华说出了代表们共同的心声。
“微实事”项目兴竹路道路亮化工程
(缪慧敏、蔡冬波、刘敬华 栟茶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