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从“跳水”到“出水”!你想象不到,苏州憋了怎样一股狠劲

2021-02-05 20:04
来源:苏州圆桌

紧随GDP榜单之后,2020年全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定,苏州以全年3223.5亿美元(同比增长1%)的进出口总量,列上海、深圳、北京之后,排全国第四。

单从“座次”看,似乎没啥惊喜:2010~2020十年“中国外贸百强”,苏州仅1次跌出前五(排第六);也不意外:体量占全国7%、江苏50%的外贸盘子,不是说变就会变的。

但2020年又确实不寻常,不能想当然。

与苏州“1%”的外贸年增幅相对应,还有三组数字——

2020年一季度,苏州完成进出口633.2亿美元,增幅“-15%”;

2020年上半年,苏州实现进出口1440亿美元,降幅逐月收窄;

2020年前十月,苏州外贸进出口2609.8亿美元,增长“0.3%”。

9个多月,苏州完成了从“-15%”到“出水”再到“1%”的三连跳,而同一时间段,全球贸易缩水9.2%。有了“同期声”、代入大语境,苏州的这张外贸成绩单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1%的含金量

开放是苏州的底色,一场疫情,底色的“成色”得以尽显。

2020年,中国的外贸进出口经历了这样一条曲线:一季度,增幅为-11.4%;前5个月,增幅为-4.7%;6月起连续7个月正增长;上半年实现增幅-3%,全年增幅1.9%。苏州的外贸走势与之大体接近,但波动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多,可控难度更大。

这其实也好理解。苏州的外贸依存度高达126%,美国、欧盟进出口约占进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所以,无论是前期持续的中美经贸摩擦,还是当下世界经济增长的持续放缓,苏州都是“第一受力点”。正面、刚性迎击,几乎没有缓冲余地。加上疫情对苏州外贸的“分段式”冲击,影响程度更深。

第一阶段先是“催单”,外贸企业生产经营被按下了暂停键,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行受阻,供给端产生短缺,而国外催单紧张;紧接着是“弃单”,随着境外疫情的加速扩散蔓延,全球经济遭遇危机的风险加大,外贸企业开始遭遇订单交付延期、退单退货率上升等问题,生产履约难变为获取订单难。

随形势而动,苏州特殊年份的进出口,既要踩住外贸总盘的节奏,又要为全国外贸企稳贡献动能。换句话说,在冲击面更广、受损害程度更大、影响更直接的情况下,苏州必须在更短时间内、更有效率地对冲企稳,且不容出错。

生机勃勃的太仓港是苏州外贸欣欣向荣的标志之一。

依托2019年进出口额3191亿美元的基础盘,苏州开始出手:首要“保生产”,千方百计守住经营;其次“强化产业链”,发挥60~70%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苏州本地和国内自我垂直整合的优势,确保上下游企业稳定,竭力争取产业链核心环节不动不转;再次“转方式”,引导企业拓展线上业务,提前谋划。

2020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55.4亿美元,增长20%,其中一季度增幅163.3%;同一指标,上海达到202.3亿美元,增长6.2%。总量上看,苏州只是上海的四分之一,不具可比性,但论增幅,苏州是上海的3倍多,尤其是首季强势飚红。为此,《人民日报》刊文“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6倍多”,追问资本持续看好的苏州密码。

华为“四总部”正式落地苏州。

去年,苏州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5701.8亿元,占全市外贸总值的25.5%;“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3.86亿元,仅一季度服务贸易进出口额22.33亿美元;全年有实际进出口记录企业增加1515家——外贸新业态发展迅猛、外贸主体活力增强、贸易方式优化,在国家统计局总结的2020年进出口四大亮点中,苏州占了三个。

坚持底线思维,扛住、顶住、稳住,应该说,苏州统统做到了。

停不下脚

透视“1%”,关键在于找门路:苏州外贸“负重出水”的奥秘何在?

我们都还记得,2020年2月2日,苏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疫情期间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苏“惠”十条,这一政策受到各界广泛欢迎,国务院领导在第一时间予以肯定。

而这一招,显然“成效不错”:受惠于扶持政策的中小企业有不少就是从事外贸的民营企业,2020年苏州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3.6%,占全市外贸比重,在2019年提高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提升2.8个百分点。

苏“惠”十条出台后仅仅5天,苏州又重磅推出稳外贸的“惠外”十二条。这一次,苏州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保障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鼓励外资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推进贸易便利化等四个方面支持外贸企业的稳定发展。其中,苏州对受疫情影响出现暂时性困难的外贸企业进行批量支持,一次拿出30亿。

随后,企业用工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和重点项目服务“三项机制”环环相扣、紧跟而上,政策集成、信息直达、融资减负、用工保障……

当3月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包括苏州在内的中国工厂,“几乎成了世界唯一能正常运转的工厂”。因为成功控制住了疫情且复工复产有序,全球对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防疫物资,以及欧美国家因居家隔离而掀起的对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巨大需求,不断强化着苏州复工复产的成果。

成就“1%”,除了外部环境的变化,还有这座城市贯穿整年的“精气神”。

出口退税——国家税务总局将企业出口退税的申请办理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到8个。而在苏州,一类企业的出口退税本来就只要2天,2020年压缩至一天半;对其他企业,则牢牢控制在5个工作日以内。不断突破极限,说到底就是不停地跟自己较劲。

项目——这绝对算是苏州2020年的关键词。阿里巴巴“一基地和四中心”落地苏州,苏州与华为共同打造“一基地、四总部、六中心”,腾讯在苏州建设“四大中心”,苏州成为央行数字货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城市。2020年,苏州新开工项目2588个,比2019年增加了260个;新开工项目共完成投资1356亿元,比2019年增长7.2%。值得注意的是,苏州“两新”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分别比2019年增长35.0%和37.4%。

苏州与腾讯强强合作,共同打造数字未来。

外资——2020年苏州新设外资项目1256个,比2019年增长26.4%。新增注册外资189.1亿美元,同比增长66.8%。苏州2020年实际使用外资55.4亿美元,相比2019年增长20%。其中,新增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含增资)112个,注册外资120.9亿美元,占苏州全市引资增量的63.6%。就制造业来说,新设项目253个,新增注册外资68.9亿美元——新兴产业项目数、注册外资占比分别为73.1%和60.7%。

……

机会,永远偏爱有准备的人——城市亦然。

做好自己的事

2020年不容易,对谁都一样。

苏州外贸今年怎么走?开放大市的“十四五”新局,怎么打开?

在很多人印象中,苏州外贸进出口往往是置研发和销售于海外,自身只从事加工制造挣个“辛苦钱”。疫情彻底改变了这一认知。

苏州历经多年强势打造的完备产业链提供了这座城市70%产业零部件本地与国内自我垂直整合的能力。也就是说仅仅从外贸领域看,苏州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进口替代能力。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内循环,对于稳定出口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疫情也让苏州意识到,产业升级已经刻不容缓。比如苏州占据优势的电子、化工以及汽车等产业的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仍然高度依赖从西方国家进口。当后者因疫情扩散而于2020年春夏之际纷纷关闭工厂后,苏州一些产业几乎立刻遭受了“盛夏时的风雪”。

此外,已持续2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对于苏州的影响入深入里。进入2021年后,尽管在可预见的将来贸易冲突进一步升级的概率不大,但中美贸易形势也很难回到2018年之前的状态。

中美贸易摩擦深刻改变了全球贸易生态。

局面打不打得开,关键自身硬不硬。新年刚刚过去一个多月里,苏州动作不小——

开年第一会,苏州聚焦数字经济。提出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这些企业中有相当部分从事外贸活动。如果改造和转型顺利完成,必将大大提高苏州出口的含金量和不可替代性。

1月31日,苏州召开全市氢能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在工信部赛迪研究院“2020年赛迪氢能城市百强榜”中,苏州目前已名列全国第2位。大会期间,共有28项氢能项目完成签约。在氢能领域捷足先登,意味着苏州已经瞄准了未来能源产业的战略制高点。

氢能产业,是“无限能源”的基础。

坚定制造业升级决心——2020年,苏州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488.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9.7%,比2019年提高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990.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3.0%,比2019年提高1.6个百分点。可见,苏州出口的基础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坚持出口多元化路线——2020年,苏州对东盟、韩国、日本等市场出口额分别增长8.0%、3.7%和2.4%。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占比已提升至21.6%。

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成功,出口多元化务必完成。其实,除了“最强地级市”的头衔,苏州还是一座让人放心的城市,永远不声不响埋头做事,总能不浮不躁说到做到。

这是小家碧玉背后的苏州,也是苏州骨子里的味道。(奉超 顾善闻/圆桌观察员)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