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重庆市渝北探索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径

2021-01-28 16:34
来源:半月谈网

在渝北区大盛镇顺龙村,重庆维近生态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灵芝种植基地除草。

渝北区是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的缩影,上千平方公里的农村和山地,曾经土地撂荒、产业空虚、人口外流,严重制约着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渝北区以“双十万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土地宜机化整治,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等“七化”驱动,改善山地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创新“三社”融合机制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探索出一条现代山地特色高质量农业发展新路径。

以宜机化整治为突破 “七化”驱动破解山地农业发展瓶颈

 50岁以下青壮年90%外出,70%的土地撂荒,80%的农舍闲置,院落破旧,环境脏乱,“地荒、田荒、村荒,人闲、房闲”呈普遍状况……这是几年前大盛镇青龙村的真实写照。“以前我们家6个人共有5亩地,由于劳动力外出,留在家里的父母年纪较大,只种了不到半亩自留地。”村民黄明德说。年轻人纷纷“逃离”的背后,还有农机水平低等硬件阻碍。在青龙村,由于许多地块高低弯曲变化不规则,“巴掌田”“鸡窝地”遍布,农业耕作要靠锄挖、犁耕、人背等传统农耕方式进行,农业机械“无用武之地”。农村产业长期被规模化程度不高和经济效益不高两大软肋所制约,特色高效产业不多,产业链条短,竞争力弱。

针对土地零散,以及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的状况,渝北区通过“零改整”“坡改缓”和整村推进土地宜机化整治,使原来高低不平、分散零碎的地块整理成集中连片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记者沿御临河行车约10公里看到,自河谷地带往山顶,一片片绿油油的高标准农田,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生机盎然。以青龙村为例,经过规模化整治后,全村可耕种土地由原来的1400亩增加至2350亩,改变了土地零散分离、地块大小不一的格局,实现大中型农业机械可直接下田耕作和收获。在春大豆机播现场,几台大豆专用播种机从垄上驶过,一次性完成了旋耕、播种、施肥、开沟、填压等作业。

渝北区委书记唐川介绍说,在渝北区,与规模化、机械化一起进行的,还有智能化、组织化、品牌化、信息化、景观化等“七化”举措。在智能化方面,成片的果树下安装的智能水肥药一体化滴灌系统可自动浇水施肥用药,植保无人机时时在天空盘旋;立足品牌化,推动渝北蓝莓、歪嘴李成为全市首批进驻盒马鲜生的高端特色农产品;保障信息化,系列农产品绿色生产经营主体入驻重庆各大农产品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销售和批量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进村。如今,通过“七化”打造出的农业发展新平台已在渝北“遍地开花”。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发展乡村“美学经济”

2019年,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思路,渝北区提出实施新建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的“双十万工程”,到2022年,实现粮经结构比调整至2:8,森林覆盖率55%。建设“双十万工程”,在农村产业体系中布局经果林、生态林,同步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增加国土绿化面积,找准了产业与生态的结合点,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受惠于‘双十万工程’,村里将目光瞄准发展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的经济作物。”统景镇江口渔村村主任游佐琴说,村里现在已发展起1000多亩晚熟特色柑橘为主的现代化果园,并在果园里套种了大豆、土豆等特色经济作物。时下的江口渔村,经统一风貌改造,一栋栋白墙青瓦、庭院整洁的巴渝民居古朴中透着乡愁,一派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

产业发展好了,农民的口袋也逐渐鼓了起来。采访中,一些村民对记者说:“以前种粮食,靠肩挑背驮,付出的劳动力多,一年到头一亩地的收入就在四五百元左右;现在发展特色农业,保守估计每亩地的收入可达到8000元。”在双凤桥街道兴旺村,农户闲置土地集约起来建设了500亩柑橘基地,并在柑橘林下套种了经济作物。大湾镇金凤村将3000多亩撂荒地整治出来成片种植,打造以桃文化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

创新机制“三社”融合 让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当家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不断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重庆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渝北区尝试将原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的生产功能、供销功能、金融功能有机融合,创新成立“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探索以土地和资金入股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推动农户与合作社形成共建共享的利益联结体。

渝北区在9个镇(街)的12个村开展“三社”融合发展试点,成立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下设有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资金互助部三部。生产合作部聚焦产业发展,主导产业规划、资源利用、生产管理、劳务管理;供销合作部聚焦流通领域,统筹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为农户提供生产生活综合服务;资金互助部聚焦信用合作,管理运营合作社资金,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并为社员提供资金服务。木耳镇金刚村组建生产互助股份合作社,通过承接土地整治工程,发展柑橘4000多亩,并建起了有机肥厂、苗圃场,全年实现净利润103万元,给全体村民分红50万元,增强了群众发展信心。“三社”融合除在本村融合发展外,也在跨村合作发展,统景镇江口、远景、长堰三个村联合成立“东河畔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通过资源整合、成片打造、抱团发展,取得良好效果。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渝北区,“三社”融合机制成为促进农村“三变”改革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的“助推器”。在制度设计上,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均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集体入股20%,党员担任生产骨干、技术骨干发展成为党员。产业兴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大大提升,大量外出党员和本土人才纷纷回村参与家乡建设,农村人才荒问题迎刃而解。兴隆镇永兴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挂牌,836户村民以土地和资金形式入股。

根据计划,渝北区将加快在条件成熟的行政村建立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到2022年,实现有条件的行政村全面组建,有意愿的农村常住农户全部加入,农民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利益联结将更加紧密。“我们希望最大程度把生产、流通、信用三大要素融合起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优秀人才回流,增强村集体经济综合实力和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唐川说。

(记者 徐旭忠 周闻韬)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