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山东曲阜:治理“塑型”文化“铸魂”——《半月谈》刊发曲阜市委书记刘东波署名文章!

2020-07-03 12:35
来源:曲阜发布

近日,《半月谈》刊发市委书记刘东波署名文章《山东曲阜:治理“塑型” 文化“铸魂”》,介绍我市立足传统文化优势,发挥党建引领、德法兼治、文化铸魂的作用,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经验做法。

山东曲阜:治理“塑型”文化“铸魂”

——中共曲阜市委书记 刘东波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支撑。近年来,山东省曲阜市在充分总结经验、立足发扬优势的基础上,党建引领,德法兼治,文化铸魂,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延伸党组织“神经末稍”作为社会治理的重心所在,基层治理不仅是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晴雨表”,更考验着执政者在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基层治理的升级要回到人本身,把党群关系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中,让干部的所谋所为与群众的所期所盼水乳交融,末稍治理才能绽放生机。

针对群众诉求日趋多元、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日趋复杂的新形势,曲阜市推出“拉呱说事、说事必回”制度,以“说”为媒,打通党组织服务群众“最后百米”,打造政府治理、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在城市社区,实施“拉呱说事、协商议事、分级办事、民主评事”四步法,市级领导和相关职能单位定期到社区参加协商议事会,深入查找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问题,拉出责任清单,建立问题台账,集中协商、分类解决;在农村,实施“说事必回”制度,通过“说事室”里说、“说事墙”上写、“说事箱”里投,搭建“上门回、定期回、网络回、‘回音壁’展示”的多条路径,确保事事有记录、件件有回音,建立起问题收集、整理、办理、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真正变老百姓的“问题清单”为政府的“行动清单”。

在“拉呱说事”治理体系中,网格员是最基本的单元,社区和农村的党员干部志愿者走进千家万户,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双报到、双积分”“红色物业”“红帆驿站”,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深入到每个角落;开展“民意5来听 共创文明城”行动,构建起“三级联动、全面覆盖”的民呼我应机制;村村设立“莲心驿站”,打造“老百姓身边的纪委监委”,一个具体化、细致化、系统化的基层党建共同体逐渐成型。制度实施以来,曲阜市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诉求5大类460余条,办结438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8%。

德法兼治,构建“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是对新时代基层治理模式的系统概括,实现基层“善治”,既要加强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又要实现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调节的有机联动,营造多元共治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

以增强基层治理能力为立足点,曲阜市坚持德法兼治,持续开展全民修身教育实践活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融入法、理、情等多种元素,探索推出的“和为贵“治理模式。针对当前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多样、多发的现实,秉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礼之用,和为贵”等思想精髓,在全市457个行政村和部分民生部门建立“和为贵”调解室,探索通过非诉讼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同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群众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社会治理要求充分结合,建立良好社会秩序。

德法兼容,刚柔相济,体现道德文化,契合法治精神,守正公序良俗,自治,法治、德治力量交汇融合,相得益彩。目前曲阜市50%以上的镇街和85%以上的村(社区)实现“零上访”,86%以上的社区、91%以上的村实现“零发案”,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能调则不诉”的目标,形成了曲阜化解矛盾的独特工作模式和社会治理品牌,在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和谐乡村、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幸福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社会治理的做法,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

文化“造血”,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以文化人是浸润心灵、振奋信心、统一思想的有力之举,文化无形的力量,将润物细无声地推动基层治理逐步由“要求群众做”向“群众主动做”转变。

曲阜市始终坚持传承发展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良序善治的源泉动力,重点发挥德治涵养共同价值观、维系社会认同与促进社会教化作用,并用现代文明的法治内涵予以补充,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孔子学堂、乐和家园,善行义举四德榜等载体作用,全方位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让传统美德内化为每一个曲阜人的精神追求、生活习惯、自觉行动,传承好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用活“讲、评、帮、乐、庆”五种形式,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百姓之家;连续六年举办“百姓儒学节”,百姓朝圣、文明培训、文化展演等活动促成了全民学儒学、讲儒学、用儒学的生动景象;开展以党支部为统领,村民为主体,传统文化为主脉,社工服务为主力的“党支部+乐和家园”建设模式,使得崇尚礼乐、邻里守望、与邻相助的传统美德回归乡村……通过文化这条线将村民同基层治理、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凝聚起基层治理的精神文化力量,真正打通基层治理中群众的思想屏障,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