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呐喊助威黑土地 研学神奇北大荒

2018-12-28 16:31
来源:环球评报网

2018年的冬至时节,北大荒红兴隆管理局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学院邀请的来自香港、台湾、新西兰及新浪旅游达人、知名作家等各界对北大荒情怀满满的“北大荒精神传统教育研学班”学员。学员们在三天的时间里,相继走进北大荒博物馆、红兴隆博物馆、八五二农场的将军林、蛤蟆通水库、友谊农场的北大荒农机博览园;访问农垦红兴隆管理局老年公寓;做客友谊农场一分厂九队(青年庄)并倾听了红兴隆管理局党校杨其昌校长讲授的“七十一载拓荒路、铸就神奇北大荒”一堂精彩课程。

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北大荒的土地上走出了王毅、周小川、朱小华、姜大明、敬一丹、丁玲 、艾青、吴祖光、聂卫平、姜昆、赵炎、濮存昕、梁晓声、张抗抗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各界人士。

71年前,第一批拓荒者踏上这片亘古荒原,没有房屋道路,没有生产工具,没有工资待遇。在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官兵一致、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71年的时间,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北大荒”。几代垦荒人爬冰卧雪,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机械化国营农场群。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为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

目前,北大荒耕地面积4300多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商品粮调出量约占中国各省粮食调出总和的四分之一。开垦初期,这里耕地靠人拉肩扛,喷洒农药是小药壶,收割则是小镰刀。如今北大荒早已实现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芳华流逝 北大荒精神永驻

走进北大荒,听到和看到许多有关北大荒的感人事迹,也让我时刻感受到,那段刻骨铭心的建设祖国的大会战号角,尤在耳边,真情历历在目,闪现在眼前。每当听着讲解员的话语,就把我带回到那个年代,我正站在黑土地上,呐喊助威。

冬至时令的上午,学员们来到了农垦红兴隆管理局老年公寓,与复转官兵代表王芳、青年科技人员代表刘德智、支边青年代表崔桂枝三位长者进行了座谈。

王芳老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是当年王震将军一声令下,10万大军转业挺进北大荒的其中一员。他26岁时随大军进入北大荒,如今已86岁。老人讲起当年的故事声情并茂,点点滴滴刻骨铭心,这些镌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并没有随着时光而流逝,老人希望我们能铭记北大荒的历史,传承北大荒精神。

王芳老人说,71年来,北大荒人以多打粮食、多作贡献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北大荒人,把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根植于北大荒的沃土上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和传统,在北大荒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迹。

北大荒从一片荒地发展到113个农场,是用北大荒人的血液铸就,北大荒能有今天的成果“了不起、不容易”。

资料记载,第一个踏上荒原的是人民解放军战士,第一批开赴北大荒的是人民军队,从新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农场的诞生,到北大荒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复转官兵始终是发展农垦事业的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垦区开发建设的14万复转官兵中,早期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有60余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有2000余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有1.6万余人,抗美援朝时期参加革命的有5.3万余人。

农机博览园的金戈铁马

北大荒友谊农场是我国最大的机械化国营农场,为了集中展示友谊农场精准农业机械化规模,建立了 “北大荒农机博览园”,有建场以来各个时期的农业机械150多台件,是我国唯一的收集农机具最全、规模最大的农机博览园。

博览园的文化广场上的景观大道,以水帘装饰。景观大道的两侧是两排巨大的方形灯箱,灯箱上嵌满了一首首古诗词,文化气息迎面扑来。

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机具,展示出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岁月。看到它们,更深刻的感受到北大荒的发展史,也如同看到了北大荒风尘滚滚、意气奋发的昨天。

一个农机博览园其实就是一部中国农机发展史,她承载了北大荒人的全部情和爱,走在这里,也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些伟大拓荒者的身影,看到了那些为北大荒献出青春和热血的前辈们。

岁月给这些农机具留下了斑驳和锈迹,但曾经使用过它的北大荒人,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不朽的传说,将与这些金戈铁马同在,永远地镌刻在北大荒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

秧歌鞭炮 火炕饺子 迎冬至

冬至的下午,学员们的目的地是北大荒友谊农场,友谊农场创建于1955年,由原苏联援建,为纪念中苏人民的伟大友谊,国务院命名为“国营友谊农场”。1958年6月开始,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有许许多多的知青像当年的转复官兵一样,高举垦荒的旗帜,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北大荒,为垦区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垦区职工队伍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午饭过后,学员们即乘大巴车来到了友谊农场第一管理区第九作业站,原名青年庄,。农场职工群众等待欢迎学员们锣鼓声和秧歌队即开始了雀跃舞动,跳秧场地热闹共舞,锣鼓笑语一片,大家一起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垦荒岁月。

随后,学员们来到第九作业站,党支部刘佰鹏书记向学员们介绍了站里党支部的发展情况。 全站人口377人,党支部现有党员28人。 第九作业站的干部群众经过60多年的努力,在继承和发扬了“团结互助、勇于拼搏、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山东莱阳垦荒精神基础上,通过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美化环境等,使第九作业站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被评为“大寨连”、“总局级文明标兵单位”、2006年还被分局党委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7年和2012年无所被评为农场级“五好党支部”。

学员们还参观了第九作业站的老会堂、展览馆,观看了相关的视频资料。

因为是冬至,不到四点,天就黑了下来。大家分别到九队老周队长家、老姜家体验包饺子、冻饺子的农垦生活。

晚餐开始前,按着节日特有的习俗,燃放鞭炮,在鞭炮和欢声中,坐在冬北特有的大炕上,开始了难忘的北大荒冬至晚餐。

三天的研学,感受到北大荒人的血泪人生、激情岁月、民族精神共存。开垦北大荒的历史就是一部动人的创业史,几十年间形成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成为激励几代中国人成长奋进的重要精神力量;“北大荒”也成为全体学员心中抹不去的情怀。(刘夏)

责任编辑:郝娴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