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资讯 >> 发现基层 >> 青年参考:草木皆兵,城市安全设 >> 阅读

青年参考:草木皆兵,城市安全设计“变味”

2016-09-23 09:07 作者:王微 来源:青年参考 编辑:常磊
分享到:

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让城市设计者“草木皆兵”。可以说,安全设计已成为全球大多数城市的标配,一些你看得到却可能注意不到的巧思,悄无声息地保护着城市安全。然而在批评人士看来,这种“防患于未然”的设计已经不只是针对恐怖主义而存在,它们对大众也充满歧视与冷漠。

“安全设计”成为城市标配

2016年年底,当全新的美国驻英使馆开门迎宾时,这座位于泰晤士河畔巴特西发电站附近的建筑,将成为英国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建筑师基兰·廷伯赖克(Kieran Timberlake)谈起这座高规格、高安全性的建筑时抑制不住自豪。“与过去使用高墙和围栏的安保措施相比,美国使馆的安全需求主要通过景观设计来实现——宽阔的池塘、小花园里的长椅,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都成了‘隐秘的壁垒’。”他说。

这座使馆在设计之初的定位是“现代、温馨、安全”,这些特点,概括了设计师们在当代城市设计中调和安全与欲望的矛盾时面临的挑战。

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城市和社会学教授斯蒂芬·格拉汉姆(Stephen Graham)看来,美国这座新使馆就像一座堡垒,展示了未来反恐城市将有的样子。“它甚至拥有护城河,有足够的空间防止袭击爆炸。”

英国《每日星报》赞同城市设计师在设计中融入安保元素,毕竟,由于人群和建筑物密集,城市已成为恐怖袭击的首要目标。极端分子通常会选择广场、火车站、餐厅、电影院、学校、商场、体育馆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制造袭击,以实现最大的伤亡和破坏。

“安全成了当今所有城市在设计时的标配。”东伦敦大学建筑学教授安娜·敏顿(Anna Minton)告诉英国《金融时报》。

用什么阻止载满炸药的货车迎头撞来

没有人愿意看到城市中布满铁丝网和路障,但人人都想要安全感,特别是在恐怖袭击接二连三发生后。城市该如何反恐,才不会让人们感觉像生活在战区呢?美国《石英》杂志认为无需多虑,城市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安全。

在英国主管城市规划的彼得·里斯(Peter Rees)告诉该国《独立报》,自上世纪90年代爱尔兰共和军在金融中心制造爆炸后,伦敦就开始加强针对恐怖主义的安保设计。但他不无担忧地指出,如今的恐怖主义并非只针对伦敦、纽约等大城市,风险在一些不那么有名的城市也日益攀升。

而在城市反恐设计中,最根本的一项不是防爆玻璃或超强的结构,而是防止载满炸药的货车迎头撞来。这就是为什么公共场所会安装沉重的石头长凳,或在关键位置摆放大型雕塑。

法国尼斯遭遇恐怖袭击后,英国广播公司(BBC)刊发《卡车袭击能被阻止吗?》一文,详述了城市安保设计的必要性。

“如果我们希望生活在自由开放的社会里,那么与安保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就十分必要。美国、以色列和英国在公共空间的安保上一直走在前列,街头一些巨大的障碍及容易让人忽略的微妙变化,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宫外,黑色障碍物显而易见,这些特殊设计是用来阻止卡车高速冲撞的。在距离国会大厦100米的白厅外没有黑色障碍物,但这不意味着缺乏保护措施——融入街景之中的护栏足以拦下重型卡车,即使爆发枪战,也是上佳的屏障。

BBC指出,反恐设计是不可逆的趋势,城市细微处的种种变化或许不甚显著,但这种改变将持续下去。

“防患于未然”的设计有必要吗?

与上述观点不同,在穆尔希德看来,城市设计并不能阻止恐怖主义,因为袭击可能以任何形式,发生在任何时间、地点,恐怖分子总是能找出绕开安全屏障的新途径。与此同时,一些防御措施本身也开始变味。

批评人士认为,在过去10年中,高度戒备的建筑涌现于全球各大城市,创造出了被建筑学家描述为“充满敌意”的环境。

防御式建筑是在城市设计中流行开来的“防御空间”的一个侧面,令人遗憾的是,还有其他面。去年夏天,伦敦南部萨瑟克大桥附近一栋私人公寓外出现了用于驱赶无家可归者的尖钉,一时间令舆论哗然。时任市长鲍里斯·约翰逊称其“丑陋、卖弄聪明,愚蠢至极”。在舆论压力下,尖钉被拆除了。

这类冰冷的设计,在城市中并非个案。《金融时报》称,一些零售商在店内安装“蚊子”报警器,发出的尖锐声音只会被年轻人和孩子听到,以免他们买完东西还逗留不去。在纽约,一家商场在消防栓上加盖了尖锐的棱角,以阻止人们坐在上面。类似的例子还包括公交车站倾斜的座椅,以及公园内带有坡度的长椅等。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建筑师奥斯卡·纽曼(Oscar Newman)提出了“防御空间”概念,从中催生的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理念随后漂洋过海,在全球发扬光大,对城市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格雷厄姆指出,人们在重新设计城市的过程中预设了潜在的威胁,而威胁的制造者甚至包括孕妇、幼儿与残障人士。“我不否认城市面临袭击和安全漏洞,但这种可能性被夸大了,人们对恐怖主义谈之变色、草木皆兵。”

菲比·博尔顿·贾吉(Phoebe Boulton Jaggi)在伦敦传媒学院研究反社会的公共设施,她认为,城市正在变得对消费者更加宜居,同时对其他人愈发不友好。

建筑师可以让如美国使馆之类的潜在袭击目标变得安全,但批评者反对将高围墙、铁丝网等“安保措施”嫁接到其他公共建筑内,例如学校、医院和居民区。

对此,一些设计者反驳称,防患于未然的设计十分有必要。1989年,英国警察局长协会全资创办了“安全设计”机构,支持“用设计预防犯罪”的概念,例如以特制围栏将入室盗窃减少75%。“安保措施可以是无形的。”该机构全国运营经理乔恩·科尔(Jon Cole)说,“如果你在设计之初就融入安保概念,那么建筑一般会更安全。”

在美国,建筑设计机构“旧金山钢筋”正在就安保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展开辩论;在德国,设计师奥利弗·绍(Oliver Schau)用黄色的排水管道在城市公共区域打造“游击休息区”;在加拿大,独立慈善机构“Rain City”为帮助无家可归者,在城市中安装带有屋顶的长椅。

现在看来,关于城市安全设计的辩论尚得不到结果。正如格雷厄姆所说,“提高对此的认知是一个挑战,这是人们需要想破头的事情”。(特约撰稿 王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