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建市的东营,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一度有超过70%的经济总量来自胜利油田,可谓“一油独大、一企独大”。
但东营人深知,单纯依靠石油开采无法永续发展。经过多年拼搏,东营市打造了石油化工及盐化工、橡胶轮胎及汽车配件、有色金属、石油装备四大产业集群。2016年,非油产业占东营市经济比重已经提高到89.3%,黄河尾闾已然“美丽蝶变”。
东营的黄河三角洲矿盐公司700万立方米年采输卤及地热能综合利用项目
“老树开新花”:传统产业“转”出新天地
“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和核心。”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说,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实现“有中生新”。
为培育传统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东营市加大了扶持力度。如东营市拿出2亿元来扶持利华益集团的聚碳酸酯项目。该项目被列为“国家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如今,东营市化工企业趟出了“长链条、短流程、高端化、高附加值、顶端整合”的发展之路,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作为“老牌”工业城市,东营不满足于工业体量大、规模大,主动推动工业由大到优、由大到强。
2015年,东营市全面铺开化工企业评级评价工作,停产整顿甚至关停的企业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淘汰石油炼化落后产能1607万吨。2017年4月,东营市又启动了第二轮评级评价,把质量纳入新的评级内容,对能够加严的评级指标进行了适度加严,坚决再关停一批不达标企业。
此外,东营市还推动化工企业进园区,打造1个国家级临港石化产业基地、符合条件的35家重点化工企业为核心的“1+N”化工产业布局,促进化工企业集聚转型发展。
“新芽长大树”:新兴产业“创”出新精彩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设计和销售这两端。近年来,东营市涌现了一大批掌握行业核心技术的企业,勇攀“微笑曲线”两端,打造了行业品牌,立起了行业标杆。
全球最大的生产超细纳米钛酸钡粉体的企业、国内最大的特种陶瓷材料生产商、国内最大的高端功能陶瓷材料生产商……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这些成绩,不仅是企业的荣誉,更是东营的骄傲。以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东营一批又一批新技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创”出新精彩。
2017年,东营市有111项新技术新产品列入省级创新计划。东营市还先后组建了13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了石油装备和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编制工作。全市205家企业与49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
“巢暖引凤来”:营商环境“催”生新机遇
在东营市垦利区政务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服务环境,笑意盈盈的服务人员,方便快捷的自助设备,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赢得了群众赞誉。
这是东营市创优发展环境的缩影。为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东营市不断优化政务流程,让政府部门多互动,让各种数据材料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
为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东营市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接连印发《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营造了支持企业家健康成长、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对任何一个地区来说,经济发展既取决于宏观经济走势,也取决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力度。东营市的实践证明,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坚持创新,更需要实干。
幸福靠奋斗,发展靠实干!黄河尾闾的“美丽蝶变”,仍在加速进行之中。(半月谈记者 邓卫华 吴书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