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资讯 >> 发现基层 >> 河北日报:非法红砖窑背后的隐忧 >> 阅读

河北日报:非法红砖窑背后的隐忧

2014-05-06 22:40 作者:王博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常磊
分享到:

春季正是建房的好时节。然而,记者在河北省多个建设工地发现,国家早已禁用的实心粘土砖(俗称红砖)却仍然在大批量使用,散布在河北省一些地方农村的多个非法红砖窑也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势头。

为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节约能源,我国自1992年就开始禁止红砖的生产和使用,推行新型墙体材料。近年来,河北省“封杀”红砖的力度也逐渐加强。但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非法红砖窑却依然猖獗。记者调查发现,看似一座小小的砖窑,其背后却隐藏着新型墙体材料补缺难、政府监管不力、基层利益纠葛等诸多亟须正视的问题。
红砖窑禁而难止,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应如何协调配合,发挥作用?

禁令之下,非法红砖窑依然在烧

两根用红砖垒成的大烟囱有数十米高,烟囱口已被熏得发黑;两个近十米深、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土坑旁,堆满了土,周围是来来回回的铲车;一排排烧制好的红砖摆放在砖窑前……这是记者4月29日下午在保定市清苑县李庄乡付家营村村西的一座非法红砖窑看到的场景。

日前,记者接到群众投诉:保定市清苑县多家非法红砖窑生意红火,而周边望都、安国、博野、蠡县由于当地治理非法红砖窑力度较大,非法红砖窑基本停产停烧,造成清苑县的红砖价格直线上升。

“今天什么价?”记者问。

“拉到保定市区三毛五,少了不拉。”一个被称呼为“老板”的老汉坐在砖窑上,一边说一边盯着窑下红砖摆放的地方。那里有两个工人正在往拖拉机上摆砖,“这都是供应市区的,每天几十车。”老汉说。

据介绍,这是个开了五六年的“老窑”,现在每天能卖几十万块砖,由于近年来周边的砖窑接连关闭,剩下的几个大窑自然就把价格提了上去。“现在是偷着干,没准明天就不干了,你看,那个窑就没开。”老汉指着不远处另一座窑说。

记者看到,贯穿清苑和望都边界地区的京广高铁离这两座砖窑不到五百米。“据说高铁线、高速公路附近都不能建砖窑,更别说是非法的红砖窑了。”当地一位村民说。
非法的红砖窑仍在生产,这样的场景也出现在邢台巨鹿县小吕寨乡大韩寨村。

5月4日上午,记者在该村村西的一个砖窑看到,窑旁边挖了一个十几米深的大坑,22孔窑洞上,大烟囱不时冒出黑烟。

“此窑属于大韩寨村,每天生产约7万块砖,至少用120方土。”一位当地村民说。

进入春季房屋建设旺季,连日来,不断有群众反映河北省徐水县、满城县、宁晋县等多地的非法红砖窑仍然在生产,造成耕地资源的破坏和大气污染。

红砖的原料主要是取自耕地的粘土。据统计,我国烧制红砖每年损毁的良田达70万亩,每烧一立方米的红砖需要耗费120公斤的煤,每年约消耗7000多万吨煤。

“对于河北省来讲,稀缺的土地资源和严重的环境问题更加凸显了非法红砖窑治理的紧迫性。”省内一位长期关注该问题的人士说,“建造1万平方米的多层住宅需要用200万块红砖,生产这些红砖将耗用土地3.9亩。砖厂取土之后的土坑很难治理,要恢复原有的生态,需要几百年的时间。”

据了解,我国早在2004年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的意见》;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禁止损毁耕地烧砖。2011年,省住建厅也下发通知,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和限制粘土制品。

“我们于4月24日给付家营村的砖窑送去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砖厂负责人也给了回执。”清苑县国土局副局长王洪亮说。

记者在该县国土局出示的一份讯问笔录上看到,付家营村砖窑负责人在4月24日接受该局矿产所相关负责人讯问时说,“今年并没有生产。”

“我们正在对每一个非法红砖窑的规模、工人数、承包期限等情况进行摸排,计划近期给政府打报告。”关于非法红砖窑的整治计划,王洪亮如此回应。

对于县域内目前还存在多少家非法生产的砖窑,该县国土局负责人并没有给出明确数字。而据该县住建局墙改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县域内还有近20家非法砖窑仍在生产。

替代品缺位,承包费成解决难题

4月30日8时许,在保定市区东二环路上,一辆辆满载着红砖的拖拉机不时出现在记者眼前。东金庄村是靠近东二环与五四东路的一个城中村,5辆拉着红砖的拖拉机向村里驶去。

红砖的买主是一位刘姓老汉,他正在雇施工队建一座占地200米,三层楼高的小旅馆,目前工程已过半。“光买砖就花了4万多元。”老汉说,“从清苑县牛庄的一个砖窑买来的,据说现在红砖紧俏,过几天也许就买不到了,所以先囤起来一些。”

记者看到,目前,该村还有四五户人家在建房,均在使用红砖。

红砖的替代产品混凝土实心砖或混凝土多孔砖(俗称青砖)等新型墙体材料在市面上已经出现多年,为什么红砖仍大有市场?

“这么多年一直用红砖,没听说谁家盖房不用红砖的!”刘老汉说,人们多年来形成使用红砖的传统,“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

“如果用青砖,工钱少了没人愿意干。”面对记者的疑问,施工工人解释说,“质量差一点的青砖不吃水,一垒就歪,工程进度慢,冬天还怕冻;质量好一点的青砖价格贵,没人愿意买。”

一个以送砖为业的小伙子说,目前红砖的出厂价每块0.25元左右,质量差一点的青砖出厂价0.2元,质量好的青砖至少要0.4元。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建筑用砖有三种:用粘土烧制的红砖,以石粉为主料的青砖,用水泥、沙子、矿粉混合而成的青砖,后两种分别是人们所说的“次青砖”和“好青砖”。

“只有以水泥、沙子为主材料,混合矿粉而成的青砖才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保定望都县一位从事建筑材料制造的小老板刘强(化名)说,“但由于成本高,价格贵,个人盖房很少使用。”

刘强坦言,生产标准青砖的企业大多赚不到钱,转而在用料上节俭,纷纷开始生产以石粉为主料的青砖。

一方面是标准青砖市场价格高,群众很难接受,一方面是以石粉为主料的青砖在质量上不尽如人意。既能保证质量、价格合适,又能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红砖的“替代性”角色一时难寻。

除了市场方面的制约,对于基层政府来讲,关闭和取缔红砖窑还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

“大韩寨村的砖窑每年给村里20万元的承包费,村委会向窑厂承诺‘用土管够’。”巨鹿县大韩寨村的一位村民说。

“清苑县尚未关停的这些砖窑有一部分就是由于承包费问题,让我们无从下手。”王洪亮解释说,“砖厂跟当地村里签合同,一次性付清了承包费,如果政府强制关停,村里往往退不回承包费。”

王洪亮坦承,承包费成为制约政府强制关停红砖窑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只能等承包合同到期了,强制其不能续签。”

责任不到位,监管存漏洞

采访中,一位建筑材料制造企业的负责人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去年,他与一名开发商谈妥,所开发的四栋住宅楼都使用该企业生产的标准青砖,但开发商最终只在两栋楼上使用了青砖,另外两栋楼则用了红砖,开发商给他的解释是,县住建局管得并不严。

虽然这件事无从考据,但无疑说明,对于关停和取缔非法红砖窑的工作,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强力推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位砖窑老板告诉记者,砖厂对付检查惯用的手法是“兜圈子”和“认罚”。政府有关部门下来检查时,砖窑只留下一些工人,老板躲在一边和检查人员通个电话。当检查人员责令砖厂自行拆除砖窑,并作出罚款处罚后,砖厂老板会按照指定时间交上罚款。但是,拆除砖窑只是口头应允而已。

相关部门的执法不严,政策措施的不硬,使砖窑监管有了漏洞。

说到非法红砖窑,清苑县的干部群众都会提到“砖窑革命”,这是清苑县委、县政府几年前针对非法红砖窑较多的现象提出的一项强力整治措施。

根据当地的媒体报道,通过这场自上而下的“砖窑革命”,仅半年,清苑县就对魏村南街、胡羊庄村两座砖窑的533亩废弃地进行了复垦,恢复了耕作条件,同时县里积极引导原砖厂转产。

“非法红砖窑的管理涉及国土、住建、工商、电力等多个部门,必须将多个部门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业内人士建议。

“按照文件,墙改办只负责非法红砖窑的限产和递减任务。”清苑县住建局墙改办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根据我们检查的情况,县域内的非法红砖窑都实现了年生产指标高于10%的比例递减。”

有业内人士坦言,红砖窑业主往往与部分村干部存在着利益链,部分乡镇对红砖窑整治存在着畏难、抵触情绪,长期以来,国土部门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

多头管理带来的责任分散,已经成为监管的障碍,“表面看谁都在管理,可取缔时,砖窑方一耍赖,这些部门都可以找借口撂挑子。”清苑县一名砖窑老板说。

强力监管需要政策制度创新,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河北省应改变过去红砖窑占用耕地不纳入乡镇耕地目标考核的做法,设置警戒线,让基层政府真正肩负起责任。(记者 王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