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人物 >> 刘三姐“下南洋” >> 阅读

刘三姐“下南洋”

2017-07-25 08:57 作者:吴小康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郑雪婧
分享到: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上世纪50年代起,根据刘三姐故事改编的文艺作品先后问世,刘三姐形象深入人心,甚至漂洋过海,受到东南亚各国欢迎,真正用艺术钥匙打开了民心相通的大门。

刘三姐,是我国壮族群众口口相传的一位唐代人物,因出口成歌,被誉为“歌仙”。196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刘三姐》。该影片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悦耳的歌声和桂林山水完美融合,在国内获得巨大轰动,在东南亚也创下票房纪录。

广西戏剧院彩调剧团团长蒋剑告诉半月谈记者,2016年,彩调歌舞剧《刘三姐》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赴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演出。“表演时,台下挤满了观众,承办方在外面架设起大屏幕,用直播的方式,供买不到票的人欣赏。”

为何刘三姐在东南亚国家受到如此欢迎?“这是因为我们与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不少华人年轻时就曾听过刘三姐的山歌。”蒋剑说,“在马来西亚演出时,一些新加坡华人长途跋涉驱车赶来,就是为了听一听乡音。”

刘三姐不仅给人们带来心理慰藉,还带来了满满的情谊。2013年,广西戏剧院在马来西亚演出时,得知当地一所大学缺乏建设资金,就捐献了300多万元。

当下,娱乐生活日趋丰富化和多元化。去年赴东南亚演出前,广西戏剧院的创作人员曾反复思考,如何让刘三姐更接地气?一个大胆的想法被提了出来:“由当地人来演绎刘三姐,效果会不会更好?”经过主创团队多次讨论,广西戏剧院决定向在南宁求学的东盟留学生群体发出邀请,随后选出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留学生各一名。

3名来自东盟国家的“刘三姐”被选拔出来后,广西戏剧院组织老师对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突击培训。在各自国家演出中,这些留学生们分别在《刘三姐》第二幕“歌圩”登场客串。据蒋剑回忆,每当东盟“刘三姐”演出结束时用当地语言向观众问好,现场总是瞬间沸腾。

这一小小举措取得的良好效果,更加坚定了蒋剑等人对于创新的信心。蒋剑说,在人类文化交流互鉴中,要不断容纳新元素,赋予经典作品新诠释。( 半月谈记者 吴小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