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军事 >> 从“得罪人”到“得人心” >> 阅读

从“得罪人”到“得人心”

2017-11-13 08:28 作者:高新军 颜士强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孔德明
分享到:

“恩欲归己,怨使谁当!”这是北宋宰相王曾的一句名言。他为人方正持重,始终认为,为官从政不能“收恩避怨”。

“收恩避怨”,就是讨好人的事抢着做,得罪人的事躲着走。这样的人,一定能落个好名声吗?未必。反之,那些一心为公事、不怕得罪人,甘于“食落众人口、罪过一人当”的人,也未必真会得罪人。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了一则故事。时逢宋夏交战,陕西的百姓多有逃匿。为了督促百姓参与转运粮食、支持前线作战,京兆府的官员杨谭、林特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长安城内的富豪大户,只要不肯运粮,就“锁而杖之”——戴上枷锁责打。于是,长安城内流传起这样的歌谣:“杨谭见手先教锁,林特逢头便索枷。”两人的严厉做法,虽然导致怨声载道,但也没人再敢逃匿。

与京兆府相比,其它一些地区采取的措施比较宽松,但其结果是,秩序难以维持,转运粮食不力,战事失利,“人畜死者十八九”。于是,杨谭、林特“得罪”了的那些百姓,终于回过神来,对这两名官员大加称颂。后来,二人都得到重用,杨谭官至谏议大夫,林特当上了尚书。

从“得罪人”到“得人心”,这样的转变颇有戏剧性。可见,对于关键时期的关键问题,如何作出抉择,不能只看大家当时是否乐意,而要以大局为重、为长远考虑。有时,背着“黑锅”前行,是为官者必须经历的修行。

“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对于那些得罪人的事,即便有人一时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有怨气、有怒气,但总有一天,大家会“回过神来”。相反,如果为了讨人欢心而不敢拍板,一旦捅出大娄子来,就不只是得罪人那么简单,而是可能付出更惨痛的代价。怕得罪人,要害在一个“怕”字,想明白了,也就不会“怕”了。

但更多时候,问题不会如此紧迫或尖锐,也就不需要采用这种“副作用”不小的雷霆手段。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把问题处理得柔和一些,原本会得罪人的事,或许就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北宋初年,田元均任三司使,主管财赋,因此权贵子弟、亲戚朋友来请他办事的人很多。他对此十分厌恶,但也不想拉下脸来严词拒绝,常常和颜悦色地装出一副笑脸来打发那些人。一次,他对别人说:“当三司使这几年来,强作笑颜的情况太多了,简直笑得我脸上的皱纹像靴皮一样。”虽然这话颇有自我解嘲的意味,但基于现实的处境,这种做法未尝不是一种减小工作阻力的“润滑剂”。

得罪下级或同级,压力已经不小;而得罪自己的上级领导,面临的压力可能更大。与上级的意见不一致时,怎么办?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北宋时的田锡以直言敢谏著称,有时会让太祖很难堪。田锡从容地对太祖说:日往月来,您一定会养成“圣性”,慢慢习惯了就好了。太祖听了很高兴,不仅没有疏远田锡,反而对他更重视了。同一时期任员外郎的寇准,上奏之时忤逆了太祖的旨意,太祖很不高兴,打算拂袖而去。寇准“手引上衣,令上复坐”——拉着太祖的衣服,让他再次坐下,把所奏之事议决之后,才退下。结果,太祖因此对寇准赞赏有加。

此二人的做法,既让领导接受了自己的意见,又避免了矛盾和误解的产生。由此可见,既敢于坚持原则,又善于坚持原则,既不怕得罪人,又善于团结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正能量,把问题解决好,把工作落实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