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军事 >> 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前的断想 >> 阅读

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前的断想

2016-07-28 08:59 作者:丁增义 王玉宝 马晓川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xuyanru
分享到:

那一天,四十年

——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前的断想

7月27日,人们在唐山抗震纪念墙前追思亲人。 高伟 摄

记 忆

生命里永难忘却的伤痛

白花花的阳光里,一束黄菊花,静静依偎在一块黑色大理石纪念墙底座上。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撼人心魄的纪念墙了。七块巨大的黑色大理石墙一字排开,上面密密麻麻地镌刻着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的名字。

那束黄菊花前,一个头发灰白的中年男人对着纪念墙鞠躬。“地震那年,我刚10岁,母亲和姐姐都在地震中遇难了。”男人的眼神里掠过一丝哀伤,“一晃40年过去了,可地震时房倒人亡的惨烈场面仿佛还在眼前,永远忘记不了。”

踟蹰于纪念墙前,心情像墙上的黑色大理石般沉重。这是一座曾被灾难和伤痛笼罩的城市,被鲜血和泪水浸染的城市——40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地震,摧毁了这座有着“近代工业的摇篮”之称的华北工业重镇,造成“24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16万多人顿成伤残”。

关于这场地震,记者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曾经住过的防震棚。唐山大地震破坏力巨大,全国半数以上省份都有明显震感,以至于千里之外的人们都搭起了防震棚用以避险。

现在想来,那座防震棚在一个7岁孩子的记忆中或许并非是多么恐惧的体验,但是今天站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前,面对这些在地震中逝去的一个个生命,我们可以想象那些阴阳两隔的伤痛,哀婉绝望的眼神,生离死别的泪水。

如果细心浏览纪念墙上那些罹难者名字,不难发现,有些刻在一起的名字往往只是最后一个字不同——他们生前多半来自同一个家庭;有些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是“丫”,则往往意味着这可能是一个还没来得及起名字的婴儿!史料记载,唐山大地震让7000多个家庭“断门绝烟”。

目光触及纪念墙上一个个名字,心底泛起丝丝忧痛——每一个名字都曾经代表了一张鲜活的面孔,每一个亡者都带给一个家庭无尽的悲伤。

40年了,那些逝去的生命,已化作亲人的思念,尘封于历史的烟尘中。只是每年的“7·28”,人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将记忆的闸门打开,追思和怀念曾经的恸伤。

宛如那束黄菊花,在纪念墙前随风摇曳。

砥 柱

废墟上救死扶伤的身影

7月27日,人们在唐山抗震纪念墙前追思亲人。 高伟 摄

黑色的大理石纪念墙静静矗立,仰首默念一个个陌生的罹难者名字,一行熟悉的字突然跃入眼帘:部队及武警官兵。其后是一排排遇难官兵名单。我们不知道这些战友在唐山大地震中是如何牺牲的,但是震后十余万子弟兵昼夜驰援唐山,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抢救人民生命的身影,却如白云飘过纪念墙前的一池清水,历历在目——

空军某部调度室主任李升堂,在地震导致机场指挥系统瘫痪的危急时刻,冒着巨大风险指挥一架飞机飞往北京,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灾情。接下来仅凭目视耳听,人工指挥调度了2000多架次、13种机型的救灾飞机安全起降,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驻唐山某团报务员吴东亮,震后18分钟,从废墟里扒出报话机,用通信勤务电码,向上级呼喊报灾,成为最早的地震报告。

某部战士王彦修外出集训,经唐山火车站换车时地震发生了,虽然没有任何命令,但他毅然挺身而出,在连续救出7名群众后,不幸牺牲在垮塌的房梁下。

……

40年过去了,人民子弟兵在唐山抗震救灾中洒下的汗水,流过的鲜血,甚至付出的年轻生命,让唐山这座城市永远难忘。那些掀顶撬梁搜寻救人的绿色身影,那些争分夺秒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那些修房建屋冬无冻馁的感人壮举,已经成为人们关于唐山大地震整体记忆的一部分。一如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中所言:“地震之后……十余万解放军战士星夜驰奔,首抵市区,舍生忘死,排险救人,清墟建房,功高盖世。”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视人民为父母的子弟兵,在人民群众面临危险的紧要关头,总是勇敢地站出来,成为永远值得党和人民放心的中流砥柱!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帮助抗震救灾大军尽快掌握准确的震中受灾情况,空降兵15勇士舍身一跳,成为汶川抗震救灾中“最美的身影”。就在当下,人民子弟兵正在南方江河大堤上奋力抗洪,“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书写着人民子弟兵服务人民的动人篇章!

涅 槃

危难中奋然前行的力量

高伟 摄

并非所有的苦难都让人心生绝望。向死而生,是勇者面对灾难的毅然抉择。

面对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上那些已经逝去40年的生命,唐山人没有消沉,他们选择在废墟上浴火重生,在困境中砥砺前行。

今天,距离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不远处,吸引世界眼光的唐山世园会正在举办。这一在昔日采煤沉降区和地震塌陷区上举行的国际生态盛会,选择了“都市与自然·凤凰涅槃”这样一个别具意味的主题。在唐山人看来,这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唐山40年来的凤凰涅槃,足以在我国乃至人类抗灾减灾史和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唐山大地震后,从泥血之中站立起来的人们,用各种方式自救互救,在抗击灾难中凝炼出“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40年来,一场场自然灾害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砥砺着民族精神,激励中国人民勇往直前。40年来,从唐山到汶川,从玉树到芦山,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一次次考验面前展示了强大生命力。

灾难中见证中国进步。唐山大地震后,我国开始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日益重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设立防灾减灾日,制订修订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应对灾难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备。就在今年6月1日,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40年来,我国的应急救援体系经过一次次灾难的考验和磨砺,在反应速度、物资准备、技术装备、联动机制等诸多方面已不断健全,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今天,我们站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前,回首过往,祭奠逝者,感受到了唐山凤凰涅槃的动人历程,倾听到了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面对灾难奋然前行的脚步声!

40年,也许湮没了太多的历史细节,连同历史中的人和事。但是那种精神和力量却穿越了时空,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赓续传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