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环球看点 >> 德国怎样消除东西部差距 >> 阅读

德国怎样消除东西部差距

2010-08-02 08:55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134261
分享到:

“生产车间”迹象仍存

与统一前的高期望值相比,不少人仍难免失望。东部各州增长乏力、高失业率、人口外迁等问题仍未完全解决。时至今日,德国东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足西部的3/4,失业率却是西部的两倍。

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言,长期存在的东西部差距某种程度上应当归咎于经济结构问题。一方面,统一后绝大多数原东部企业被西部同行兼并,这使东部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缺少核心大型企业;另一方面到东部投资的大企业只是在东部设立生产基地,研发、市场和管理等工作都是在西部的集团总部或者在国外进行,东部只是西部的“生产车间”。与此同时,在人力成本更便宜的波兰、捷克等国挤压下,东部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

数据显示,全德国只有不到10%的企业研发人员在东部地区;东部五州前100家企业的营业额总和不敌一家西门子;而在德国企业500强中,仅有19家来自东部地区。这种状况造成了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缓慢,年轻且具创意的居民西迁的恶性循环。同时,很多东部居民仍然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

问题的存在说明了单纯“产业转移”政策的不足。近年来,德国政界和学术界逐渐达成共识:东部地区应当加强科研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培育创新型朝阳产业,以此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缩小东西部差距。

“太阳谷”孕育希望

在20多年的发展中,部分东部城市在传统工业占据了一席之地,比如马格德堡的汽车零配件行业、德累斯顿的电子行业以及耶拿的光学仪器等,在德国甚至全球都有相当的竞争力。

更让许多人兴奋的是,德国东部正在成为许多朝阳产业的全球领军者。在太阳能、风能、生物技术等领域,许多企业正在成为“明日之星”。

实际上,比沃市的Q-Cell只是该地区庞大“太阳谷”的一员。这个“太阳谷”囊括了德国东部的萨克森、图林根、萨克森-安哈尔特三个州。经过不到10年的发展,“太阳谷”的实力已经不可小觑:近百家全球太阳能企业,专注于太阳能的研究机构就超过60家;德国太阳能产值的43%、太阳板产量的65%,以及全球太阳能板产量的15%集中于此;这里还是全球前十大太阳能公司中三家公司的总部所在地。

太阳能行业勃兴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当地化学、光学和半导体工业的雄厚基础,比如德累斯顿聚集了AMD和英飞凌等一大批芯片公司,成为全球微电子中心。而集科研与商业为一体的核心理念,仍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加盟。2008年,德国著名的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就在这里设立了专门的太阳能研究中心。德国博世集团最近宣布,将大规模增资两年前在当地收购的一家太阳能公司,计划到2012年前投入5.3亿欧元主要用于建设新的研发中心。

与“太阳谷”类似,柏林-勃兰登堡州生物技术工业园同样是一个成功案例。这一园区是欧洲最大的“全方位服务型生物科技区”,包括了19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和20多家顶尖生物科研机构,拥有6个生物科技园和2个特别实验室,在基因研究、分子医学、生物信息学等诸多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近年来已吸引大量风险投资。

东部另一个“新联邦州”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一直是德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它正在成为一片投资热土。由于地处波罗的海沿岸,该州的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技术已经走在前列,引领着新一轮海上圈地运动。

很多国家都面临着均衡地区发展的问题,德国在处理东西部发展悬殊的历史遗留问题上,展现了巨大魄力和高超智慧。对东部地区不仅长久给予巨额补贴援助、大规模产业转移,同时在着力培养一群冉冉升起的“未来之星”。

在过去两年全球金融危机中,这些培植新兴产业的政策已经初显成效。2009年整个德国GDP萎缩达5%,而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保持了平稳。新兴产业帮助东部地区跑赢了金融危机,缩小了东西部差距,也托起了最终实现东西部平衡的希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