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今日谈 >> “同室操戈”背后:走进大学生宿 >> 阅读

“同室操戈”背后:走进大学生宿舍看文明

2016-10-10 09:50 作者:沈洋 王菲菲 凌军辉 来源: 编辑:常磊
分享到:









让大学宿舍成为涵育文明的兰芷之室



——“小宿舍里的大文明”系列调查(下篇)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宿舍是大学生们课外学习、生活、休息、娱乐、交往的主要场所,是他们走出家庭后面临的第一个社群。在这里,不同的行为习惯、文化风俗、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对大学生们产生深刻影响。如何才能入宿舍如入“兰芷之室”,发挥其在培育大学生文明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环境营造,让冰冷宿舍变成温暖的家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有近2000名本科生和500名硕士研究生,是学校规模最大的学院。

“以前学生宿舍没什么特点,就是学生休息的地方,由于不重视文化建设,一些不好的习惯便进来了,比如宿舍环境脏乱差,男生打游戏,女生宅在宿舍看影视剧,有的学生甚至以旷课为荣等。”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青说。

为涵养宿舍文化,发挥宿舍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先从打造温馨的宿舍环境做起。

在经管学院学生宿舍内,一进大楼便是刷卡通道,机器可以记录每个学生的进出情况。宿舍一层有一间辅导员工作室,平时有辅导员轮流值班,遇到特殊时期,晚上辅导员也要留在这里。在辅导员工作室旁边,是名为“知行书屋”的图书室,这是学院与学校图书馆合作项目,书目定时更新,学生从校图书馆借的书可直接还到书屋。

再往里走,一股浓郁的咖啡香气扑鼻而来,在“知行咖啡屋”内,几个学生正坐在舒服的椅子上喝咖啡聊天。据了解,这里不仅可供同学们惬意聊天交流,还定期请老师来开展小型学术沙龙。

走入学生宿舍,每间屋子都有不同的舍名和风格迥异的装饰。王晓青告诉记者,大一新生入住后,学院都要开展宿舍装饰大赛,不仅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特长装饰宿舍,而且要起舍名、订舍规。

经管学院大三学生张静说,记得大一刚走进宿舍,里面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但经过舍友们的精心装饰,顿时温馨舒适了不少,让冰冷宿舍变成了温暖的家,缓解了大家想家的情绪。

“大学里教室是流动的,寝室则是相对固定的,寝室也是学生在校期间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学校应该把寝室作为一个教学单位来管理。”南昌大学后勤保障部宿教中心前湖办主任胡松宝说,南昌大学采取评比奖励的方式引导学生营造良好宿舍环境。学校每周对学生寝室进行检查,每月进行评比,指标包括内务卫生、室友之间团结、学生的精神面貌等,80分以上得一颗星。全年每个月都得到一颗星的寝室被评为五星级寝室,进行全校表彰。3星级以下的寝室则为不合格寝室,实行“一票否决”,寝室成员将失去评优、评先、入党、保研资格。此举对于促进寝室文化建设,提高寝室文化氛围、增进室友之间的感情,作用非常明显。

文化支撑,让宿舍成为育人“第二课堂”

太原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王先峰说,在大学,学生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的。传统上,班级是最重要的育人阵地,而现在应该将宿舍也纳入其中。

从2013年开始,太原师范学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制度。每栋学生公寓楼设置辅导员办公室和夜间值班室,辅导员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好所在楼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侯晓娟说,文学院的所有辅导员中午都在学生公寓休息,吃完饭,辅导员和学生绕着操场走上几圈,比在办公室谈话效果好多了。

同时,太原师范学院还以宿舍为单位,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升宿舍文化层次,增强学生对宿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大四学生宋燕林和她的三名室友是各类文艺活动上的积极分子,大一迎新晚会表演韩国街舞,大家苦练了半个月,在演出成功后,抱在一起又哭又笑;为了在朗诵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来自天津的女孩每天帮助宁夏女孩练习普通话发音;她们还以宿舍为单位成立读书会,在相互影响带动下,4个女孩都成了班里学霸。

“正是这一个个的活动让我们之间更加默契团结,也让我们收获了更好的自己。”宋燕林说。

南昌大学也将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主要阵地,从学院的分管党总支副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办公地点都在学生公寓,与学生同吃、同住。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专职辅导员袁云涛的办公室就在学生宿舍一侧,学校为他提供的值班用房就紧挨着学生的寝室。按照规定,专职辅导员每月至少要值班8天,必须住在学校。

“我们与学生同吃、同住,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有任何问题随时都能找到老师求助。”袁云涛说,不仅是专职辅导员,就连学院的党总支副书记也有值班要求。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负责人张宇是个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因为还没结婚,她就一直住在值班宿舍里,每天都有很多学生来找她谈心。“我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大家都像朋友一样相处。”张宇说,学生们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和她说,当然也有不少是室友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她借这个机会因势利导,帮助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宿舍内还设有一个图书室,傍晚和周末向学生开放。该学院专职辅导员沈松介绍,图书室的书是学院的师生近十年来捐献累积而成的,为了让理工科学生多接触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图书室有不少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

在丰富宿舍文化方面,南昌大学连续举办了12届寝室文化艺术节,艺术节包括寝室内务比拼、铭言设计大赛、团队户外挑战赛等多项活动,以此营造寝室文化活动氛围,提升寝室文化建设水平,达到创建和谐寝室、和谐公寓、和谐校园的目的。

凝聚认同,培育宿舍公共精神

当下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新一代+全球化的一代+互联网的一代”,他们不仅深受多元的现代社会背景的影响,而且人际信任危机、人际敏感问题突出,价值观甚至处于“悬空状态”。

正基于此,山西大学学生工作部从宿舍人际关系入手,招聘25名专业心理辅导助理,通过走访宿舍,了解学生心理现状,并依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对宿舍团体进行心理辅导和沙盘演练等,帮助他们化解宿舍生活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其中,校园心理剧汇演的效果最好。

今年,山西大学第二届“莫雷诺杯”校园心理剧汇演编排围绕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特点,展现人际矛盾和个体的心理冲突,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在心理剧《偏见》中,主角是一个敏感并且自卑的女孩,经常在宿舍里感觉其他人的言行有意针对她,因此从痛苦、恨到报复,后来知道舍友们是想办法关心她时,则从怀疑、理解到感激。虽然情节并非曲折,但演员们投入的演出,让观众淋漓尽致地目睹一场典型的宿舍人际困惑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伴随台上演员痛苦的泪和感激的泪,台下的许多学生也热泪盈眶。

学生是宿舍文化的承载体,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善于引导,充分调动学生作为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开始试点建立学生公寓社区自管会,全体成员有40多人,他们主要负责宿舍自我管理、宿舍文化活动组织等。自管会借助微信公众号“微YES”为学生提供服务,传播正能量,现在这个公众号有3.6万名粉丝,被学生称为“微爷”。

山西大学在每个宿舍选拔一名宿舍心理信息员,并且对其进行心理学专业培训,他们不仅可以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也可以主动对舍友进行心理疏导,化解矛盾。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大三学生彭强说,他们寝室4个人来自两个省4个不同城市,生活习惯、家庭背景都相差很大,但是两年多来,没有发生过一次争吵,每天大家都一起去吃饭、

一起上课。他认为最关键的是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晚上熄灯后的十几分钟是室友们谈心的时候,相互敞开心扉,帮助对方找出问题。

良好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在校生活和将来走上社会都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宿舍文明,既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更需要大学生从自身做起,在宿舍公共生活中,张扬自身个性的同时,尊重个体差异,确立义务意识,克制个体权利的无序扩张。(半月谈记者 王菲菲 沈洋 凌军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