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0日(记者 陈郁)“打赢脱贫攻坚战,老区是重中之重”。在第四个国家扶贫日来临之际,由2017年扶贫日论坛组委会主办、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承办的“老区精神与脱贫攻坚”主题论坛10月9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弘扬老区精神、助推老区发展”研讨交流、建言献策。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王健在论坛上发言指出,长期以来,因受历史和自然条件、区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一些老区发展相对滞后。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中,有357个属革命老区县;在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中,有近4万个属革命老区贫困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降至2016年底的4.5%,这其中的很多脱贫群众来自革命老区。
论坛紧扣主题,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总结、分享了革命老区群众弘扬老区精神、脱贫攻坚的新成就新经验。
王健表示,目前脱贫攻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力度向纵深推进,老区精神是推动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动力源泉。脱贫攻坚是坚守信仰之战,传承了老区精神的红色基因;脱贫攻坚是决胜小康之战,体现了老区精神的英雄气概;脱贫攻坚是解放思想之战,彰显了老区精神的开拓创新;脱贫攻坚是勠力同心之战,凝聚了老区精神的众志成城。他表示,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热心为老区建设鼓与呼,当好老区精神的宣传者;积极为老区建设办实事,当好老区精神的践行者;甘愿为老区建设献余热,当好老区精神的传承者,始终保持和发扬我党优良传统作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忘我工作、情注老区,呕心沥血、奉献老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不懈奋斗。
“今后几年,剩下的大多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我们相信,有老区精神鼓舞激励,党带领贫困群众一定能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拔掉穷根子、过上富日子。”王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