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2025伊利创意传播大赛获奖作品|从消费者“嘴里”破局的崔正卿

2025-08-27 15:37
来源:半月谈网

在低温乳品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传统销售渠道已显饱和态势,探寻新的增长点成为市场突破的关键密码。近期,西安街头巷尾涌动着一道独特风景——身着汉服的小姐姐们穿梭往来,为古城增添了别样的热闹氛围。

酸奶西北营销总部陕西区域特渠营销代表崔正卿,正穿梭于西安充满烟火气的街巷之中。与游客及本地饕客深入交流,悉心打探市场 “情报”,寻求更多销售“新点子”。

街巷里的破局洞察

热浪裹挟着油泼辣子的香气扑面而来,崔正卿攥着笔记本扎进洒金桥的人潮。当“镜糕 —江米枣泥嘞”的吆喝与 “冰峰配凉皮,嘹咋咧”的方言交织,一家被游客围堵的酸奶糖水铺突然撞进视野。手工奶皮子酸奶与酸奶冰淇淋成了打卡标配,游客举着勺子直夸:“比超市浓稠又香浓”“现做的才是老陕味儿!”,这场景像一枚楔子,撬开了他的想象空间。

暮色渐浓,长安大排档门口排起了 “长龙”。拼桌的关中大叔咬着酥脆的葫芦鸡吐槽:“这菜美得很,就是缺个解腻的特色甜点!” 崔正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结账后,凑到柜台搭话:“叔,您觉着老馆子配啥样的甜品对味?” 老板叹了口气:“试过布丁,老陕表示吃不惯;自个儿做的酸奶又稀得挂不住勺,卖不动。” 这句抱怨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的思路:食客要的是一口能被 “老陕胃” 盖章认证的地道!

游客对奶皮子酸奶的追捧、食客对解腻甜点的念叨、老馆子对本土新品的期盼,这些市井里的细碎声音悄然织成清晰的消费需求图谱。手工酸奶在街巷小吃摊成为了“必打卡”,何不让它成为老陕餐桌上的新宠呢?

从冷遇到共赢

奶皮子酸奶正掀起全国性打卡热潮,凭借醇厚绵密的口感,成为年轻人解馋、垫饥的心头好,更是餐桌上炙手可热的餐后甜品与特色伴手礼。崔正卿敏锐捕捉到这一商机,将目光锁定在极具西北风情的长安大排档,这里不仅是食客品尝地道西北美食的胜地,其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更与奶皮子酸奶的特色不谋而合。

然而,合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通过各种方法好不容易联系上的采购负责人对 “新模式能否保障品质与供应” 提出质疑,崔正卿带着样品扎根门店,以 “解腻搭档”为切入点,“西北菜的香辣配上酸奶的醇厚,嘹咋咧!” 试吃现场好评如潮,他更抛出后厨技术帮扶方案,终于实现破冰。

一次次翻阅菜单,崔正卿发现长安大排档用荔枝制作招牌菜,考虑到西安的大街小巷都种植着桂花树,在老西安人的记忆里秋天都是桂花味儿的,香得很!最终确定了荔枝和桂花两个口味。确定口味后,崔正卿协助长安大排档设计了专属包装,以鎏金底色呼应西北饮食的豪迈质感,搭配“开运一桶金”的俏皮标语,既暗合食客“讨彩头”的消费心理,又以视觉冲击强化产品记忆点。

创新营销组合拳

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崔正卿在产品展示和推广方式上大胆创新。他定制了专门的冰柜,将奶皮子酸奶陈列其中,放置在长安大排档门店的显眼位置,让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到奶皮子酸奶。

崔正卿继续创新思考,他将目光聚焦于消费场景的沉浸式打造,以 “视觉冲击 + 文化共鸣”为双引擎,开启全方位推广攻势。依托西安深厚的汉服文化底蕴,让促销员身着襦裙广袖化身 “唐朝侍女” 穿梭于古色古香的店内,当广袖拂过木质桌椅,举着托盘的 “唐朝侍女” 推荐酸奶时,食客纷纷掏出手机拍照。顾客们对奶皮子酸奶独特的口感赞不绝口,当场复购、打包分享的食客络绎不绝,自发成为行走的“代言人”。这场创新营销不仅让长安大排档成为游客打卡“长安风情”的网红地标,更带动奶皮子酸奶销量节节攀升。5月陕西特渠销售业绩超额完成114.8%,同比增长13.2%,实现品牌声量与市场销量的双向爆发。

烟火里的创新密码

崔正卿的创新实践揭示出街巷烟火气中藏匿着未被定义的消费密码。他蹲守门店观察食客反馈时,早已解码消费者的差异化产品需求;与长安大排档的合作,锚定地域特色文化锚点,依靠沉浸式场景互动体验点燃消费者兴趣;将荔枝与桂花融入产品,实则是把品牌文化调性与地域记忆转化为消费货币,当产品唤醒西安人的集体记忆,便自然突破了消费场景的边界。

业绩增长的背后,正是源于他从细微处发现消费者体验、消费者感知和更多新的业务发展机会,激发创新灵感和创新想法,并快速转化思路、积极尝试实践,最终成为酸奶销售新范式。(伊利集团 丁宇 作品说明:2025“AI共创,AI创新”创意传播大赛作品,使用AI协助)

责任编辑:王亚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