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生态 >> 打造“美丽中国”杭州样本 >> 阅读

打造“美丽中国”杭州样本

2018-03-12 09:15 作者:钟兆盈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刘飞
分享到: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副市长缪承潮,在对杭州市环保工作批示中指出:“2017年,环保系统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奋力拼搏,持续推进水、大气和土壤环境综合整治,全力做好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较好完成了年度任务,值得充分肯定。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能得到市领导如此肯定,自然有环保工作优秀的一面。2017年,杭州市大气、水环境质量水平创近5年来新高:其中优良天数271天,PM2.5下降8.6%;全面消除劣Ⅴ断面,水功能区达标率上升7.7个百分点,达到92.3%。

过去一年,工作亮点闪耀

2017年杭州市环保系统在环境保护部和浙江省、市领导指导、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核心,全力做好“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大力开展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的整治,积极推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涌现了许多工作亮点。

借环保督察之力促转型升级

2017年8月11日至9月11日中央环保督察期间,杭州市环保系统抽调人员集中办公,主动担负迎检工作主力军。完成资料报送26批(次)446项2335份,配合开展问询谈话;全市共收到督察组受理并转办信访件32批(次)共1591件(其中重点件52件),截至2017年底共办结1515件;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4.44万人(次),检查企业2.65万家(次),刑事拘留9人,行政拘留8人,约谈161人,问责60人。

杭州市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动真碰硬解决长期积累的环保突出问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腾笼换鸟”。如解决了余杭杭徽高速公路噪声扰民问题、江干区宣家埠部队区域“散乱污”小作坊、西湖区双浦镇等“低小散乱污”、富阳区碳黑加工厂等一批环境老大难问题。临安、萧山等地开展砖瓦、卫浴等行业全面整治,关停了一批“四无”企业。垃圾焚烧、污泥和飞灰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老大难问题得到突破性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得到加强。这些都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并为发展腾出了空间。

启动建设清洁排放区让天更蓝

出台了《杭州市建设全市域大气“清洁排放区”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清洁排放区”建设,不断深化“五气共治”。一是聚焦“工业废气”治理。开展县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大气重污染企业关停转迁,在部分地区进行重污染行业整体腾退。1年来,淘汰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170家。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完成治理233家。二是加强“燃煤烟气”治理。全面淘汰10蒸吨/小时(含)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全市133台热电锅炉已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关停;147台10蒸吨/小时以上高污染燃料工业锅炉除部分关停外全部完成清洁化工程改造。三是全面治理车船尾气。全面淘汰黄标车,推动公交车全面清洁化。率先出台国Ⅲ柴油车淘汰补助实施细则,累计淘汰老旧车2.31万辆。推进公交、环卫、渣土等重型柴油车车载尾气排放检测系统安装。四是科技治理扬尘灰气。推广工业化装配式建筑,推进雾炮、自动冲洗、工地扬尘在线监控等新技术推广。推进渣土运输密闭化改造,市区已完成改造3200余辆。五是协同治理“城乡废气”。制定新建小区配套设置餐饮功能用房技术指引,深入推进无证无照餐饮企业综合治理;出台城市干洗业废气排放规范化整治方案,初步建立干洗行业废气防治工作部门协同机制;实施全市域秸秆禁烧,不断提高秸秆利用率。

经过努力,2017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累计271天,同比增加11天,优良率74.2%。市区PM2.5平均浓度4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6%。从2013年至2017年5年来,市区PM2.5指标数据持续下降,分别为70、64.6、57、48.8、44.6微克/立方米;全年环境优良天数持续增加,分别为217天、228天、242天、260天、271天。根据气象观测,5年来年霾日数分别为185天、154天、127天、92天、68天,逐年减少。

全面剿除劣Ⅴ类让水更清

杭州市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河长制为抓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一是全面剿除劣Ⅴ类水。抓住“截、清、治、修”四大环节,全市9个县控以上劣Ⅴ类断面全面完成消劣目标,1256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部完成报结销号。二是打造污水零直排区升级版。制定并实施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大市政配套等行动计划,新增污水管网393.86公里,完成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项目705个,加快推进临平净水厂和七格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三是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整治涉水企业50家,开展涉水行业清洁化改造,累计削减废水排放量15万吨以上。四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开展饮用水水源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全部完成合格(规范)治理。五是打造河长制升级版,健全四级河长体系,率先在全省建立湖长制,制定并公布全市河湖名录,建立六大工作制度,深化“河长APP”智慧管理,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打造“智慧治水”杭州样本。

由此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017年全市52个市控以上断面中,满足功能要求的断面48个,达标率92.3%,同比增加7.7个百分点。其中,Ⅰ类~Ⅲ类水质断面46个,占88.5%,同比增加3.8个百分点。杭州市顺利通过剿灭劣Ⅴ类水省级复核验收。省对市交接断面评价结果优秀,断面水质达标率89.5%,较去年同期上升10.5个百分点。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实施“土十条”让土地更洁净

如何让我们身边的土地更安全环保?杭州市坚持以土壤和固废环境安全为目标,推进实施《杭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十大方面25类61项任务,强化有害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一是开展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初步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编制污染地块治理修复规划,建立治理修复项目库。二是严格危废规范化管理,持续推进危险废物源头管理精细化、贮存转运规范化、过程监控信息化、设施布局科学化、利用处置无害化。三是开展固废环保专项检查,建立多部门协作监管机制,组织开展医疗废物、废铅酸蓄电池、废矿物油、污泥等专项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四是推动固废处置设施建设,建成并投运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扩建至4万吨/年。

深化体制改革让监管更到位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可以在管理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生态文明和美丽杭州建设工作增强保障,提升动力。一是强化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制定了《杭州市环境保护督察方案》《杭州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由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强化地方党委政府、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2017年12月,组织对6个重点区(县)、两家市直部门开展市级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共核查问题69个,问询谈话76人(次),调阅资料123份,现场检查点位65处。二是深化环保行政审批制度“放管服”改革。推进环保“最多跑一次”改革,市级22项(主项)事项全部进驻中心综合窗口,并实现“网上申请、快递送达、电子归档”3个全覆盖。三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并上报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红线面积达到5622.24平方公里,占杭州市国土面积33.37%。强化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同时,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公共财政制度和加强对省市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服务保障。

强化执法让环境更安全

近年来,杭州市一直坚持打造“环境监管最严格城市”,全力维护环境安全,打击违法行为。一是开展“铁拳”等系列环保专项执法行动。2017年全市环境执法共出动8.56万人(次),检查企业3.67万家(次),立案查处行政处罚案件2423件、罚款金额1.22亿元,同比增长22.9%和29.2%,其中罚款金额首次突破亿元,创历史之最。共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9件,刑事拘留71人,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71件,行政拘留72人,同比增长53.8%和66.3%。加大《环保法》配套办法执行力度,实施按日计罚4件,查封扣押98件,停产限产53件。二是提升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启动环境应急响应19次,因处置得当均未构成突发环境事件。组织开展边界联合执法,打击废塑料跨界倾倒等违法行为。三是强化环境风险排查和化解。全年处理环境信访1.9万件,同比下降27%。开展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共化解174起。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及时化解了一批环境风险,整改隐患73处。健全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建成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开展千岛湖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夯实环境应急救援体系,完成8个市级应急物资库和1个省级应急物资库建设。四是强化环境日常监管。全面落实污染源日常监管双随机抽查,探索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强化在线监控执法、加强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管理、开展“绿色护考”等。

同时,稳步推进总量减排,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削减;扎根环保服务职能,环境科研支撑能力再提升;加强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和环保队伍党风作风建设。

新的一年,紧抓机遇稳步走

当前,杭州市正遇上“后峰会、前亚运”和拥江发展时期,是环保事业难得的发展机遇。2018年,杭州市环保系统将不断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两山”重要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积极推动杭州市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确保杭州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取得新的成效。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攻坚,大幅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打造最严格环境监管城市升级版。以“美丽中国”样本建设为目标,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推进“拥江发展”,提升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切实落实浙江省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建立健全条块结合、各司其职、权责明确、保障有力、权威高效的环保管理体制。

督察整改“四到位”

前不久,中央环保督察进行了反馈。对此,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领导到位、措施到位、问责到位、公开到位”要求,落实各项督察整改工作。杭州市环保系统将按照“四到位”要求,精心组织编制整改方案,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督查督办。结合实施杭州市级环保督查工作,对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完成情况及时组织“回头看”,确保整改各项任务百分百完成。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中提出的7个突出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深入整改和持续跟进,按照“一事一案”落实专人跟踪督办。对环保督察期间处理的信访件实施“表格化、清单式”管理,采取专案盯办,做好跟踪回访、疏导引导,防止信访反弹、问题反复。

保卫蓝天打硬仗

从2013年至2017年5年来,杭州市区蓝天天数持续上升, PM2.5指标数据连续下降,气象观测霾天数持续下降。在大气治理上,初步实现“一升两降”。

接下来的蓝天保卫战,杭州市将砥砺前行。目前正在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3年作战计划和2018年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大气清洁排放区建设。一是巩固燃煤烟气治理成果。制订实施燃煤锅炉超低排放地方标准,推广安装超低排放在线监控设施,强化达标排放监管。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推进局部区域热力规划调整,逐步合并减少热电锅炉数量。二是强化工业废气治理。在完成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生物质锅炉淘汰替换(改用天然气);加强臭氧防治研究,深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制订实施涂装、化纤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地方排放标准,开展重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在线监测。

同时,加大车船尾气治理。推进国Ⅲ柴油货运车、混凝土车辆、渣土运输车、环卫车淘汰和清洁化更新,研究推行使用国Ⅵ汽柴油;启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的划定工作。强化扬尘污染防治。督促实施建设工地扬尘标准化管理,加大对各类建设、房屋拆除等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控,积极推进抑尘、在线监控设备等新技术应用推广,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实施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转型升级3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城乡废气污染治理。加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监管机制,强化对露天秸秆、垃圾焚烧的监管;推进餐饮油烟废气污染综合治理,修改完善《杭州市服务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理清各部门职责,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五水共治”再深入

4年多来,杭州市在“五水共治”重大工程中,出实招、上项目、创特色、攻难点,治水各项工作纵深推进。已经完成了71条垃圾河、277条黑臭河治理,去年又全面剿除劣Ⅴ类水。

下一步,将全面落实“水十条”各项重点任务。一是打造全域2.0版零直排区,实施精准化的雨污分流,巩固剿劣成果。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监管,清理保护区内的违规建设项目,强化保护区内风险防范。加强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防治,开展六大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三是加强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深化河长制、湖长制建设,对水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进行专项督察,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四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逐步将前几年建成的无动力设施提标改造改为有动力设施。以畜禽养殖为重点,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同时,加速推进重点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未来几年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增加103万吨/日。

土壤治理上台阶

近年来,“毒土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杭州市在管理好工业用地的同时,将抓紧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基本管控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为目标,开展场地污染排查,污染地块和污染耕地修复整理和风险管控工作。建立环保、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参加的信息通报机制,制定污染地块修复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土地安全开发利用。加强固体废物及化学品污染防治,构建固体废物闭环式监控体系,提升固体废物监管水平。加强固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环境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不配套等问题。

传统产业再升级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绿色发展必经之路。2018年杭州市将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充分利用环保政策、法规、标准、措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坚持“减存量、控增量”两手并进,把“散乱污”企业整治作为供给侧改革重要举措,推动杭州市二次产业实现升级。“减存量”方面,关停转迁一批饮用水水源上游、城市上风向的重污染高耗能企业。会同经信等部门积极推行先进的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清洁生产工艺、装备、技术,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推广使用密闭化生产设备、推广水性材料等。“控增量”方面,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控新建污染项目,协同发改部门制定出台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产业导向目录,在水源地上游和城市上风向禁止发展化工等重污染高风险产业。

“拥江发展” 全融入

浙江省的“母亲河”——钱塘江,横贯杭州市域,是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区域,也是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轴带。2017年底,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拥江发展”战略的意见》以及《拥江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8~2021年)》。实施“拥江发展”战略,事关杭州市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推进杭州市一流城市和世界名城建设的重要部署。

作为环保部门,要主动全面融入“拥江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推进城市生态转型,优化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科学谋划钱塘江和两岸地区发展,努力建设钱塘江世界一流滨水区域。一是做好规划引领。编制实施《杭州市“拥江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专项规划》,严格实施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构筑点线面结合的钱塘江流域生态格局和山青水净天蓝的流域环境,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发展新高地。二是构建钱塘江流域生态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沿江主体功能区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落地。优化城市、河道空间规划,留足通风廊道。三是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调整优化沿江产业结构,钱塘江和苕溪两岸不发展有污染的产业。统筹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富阳造纸、萧山印染、建德化工等落后产能和重污染高耗能产业淘汰力度。强化千岛湖富营养化控制和钱塘江干流蓝藻控制。四是实施岸线修复与生态修复。对沿江可视范围内的废弃矿山、施工场、废弃堆放场等实施关停、清理、复垦或生态化改造。加大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深化生态村、美丽乡村建设。

同时,要加强环境安全保障和能力支撑,优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环保队伍能力建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杭州市环保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第八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坚持改善环境质量核心导向,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杭州样本。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