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文化 >> 动态 >> 中国电影的“芯”去哪儿了? >> 阅读

中国电影的“芯”去哪儿了?

2018-05-04 16:10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王静
分享到: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但电影《后来的我们》却出现了“灵异”的退票风波,似有不劳而获之嫌。

水军刷分、自买票房、平台票补、票房乾坤大挪移、天价午夜幽灵场……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连连看涨,2017年全年票房已超过550亿元,而随之出现的新名词也越来越多,稍有疏忽就有看不懂的新名词出现。每一个新名词背后都有一个不堪的行业乱象,到了《后来的我们》这里就显得更“机灵”了。据业内人士分析,这部影片有可能是通过平台刷高预售票房,影响院线排片、拉升人气,尔后再利用网络售票平台的便捷进行退票……

这桩疑案目前还没有标准答案,但那个“聪明”的嫌疑人已呼之欲出,对电影市场的伤害也是肉眼可见。“票房预售”这种操作方式以后可能会遭遇更多的不信任,让真正有潜力的影片沦为“接盘侠”。

前不久电信巨头中兴遭遇无“芯”困境,让不少人都倍感意外,我们一直以为厉害了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最核心的配件仍然是舶来品,生命线的长短竟然完全被国外企业控制,一个行业发展“芯”的重要性终于到了必须要直面的时候。

中兴遭遇的困境似乎与电影产业扯不上什么关系,其实仔细想想中国电影产业也在面临“芯”的困境。

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296亿元,2015年高歌猛进飙升到440亿元,让多少电影人认为千亿元时代指日可待。但2016年因为网络销售平台票补退潮,当年电影票房仅比上一年增长17亿元,成为近些年来增长最缓慢的一年,又让许多人为之哀叹。

如此敏感的中国电影市场,正是因为缺乏一颗过硬的“芯”。

中国电影产业的“芯”是什么?电影导演管虎曾说过:“现在对电影本体的尊重不够,很多人就是做一活儿,弄俩钱儿,卖了得了。”

动辄十几亿元、数十亿元的票房让电影市场吸引了不少来自各行各业的投资客,“捞一把”就走的心态催生了各种乱象。但电影不同于挖煤、开矿,文化属性是它最重要的特质,只有尊重并敬畏这个特质,有文化担当的企业才能真正繁荣这个行业,也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让电影市场的监督机制、规则制定显得有些滞后,可以钻的漏洞可能还有不少,但只有堵住漏洞才能使行业健康发展,而整个行业发展了,身处其中的企业才能打开真正的宝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