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科技 >> 未来五年,中国如何探索“宇宙演 >> 阅读

未来五年,中国如何探索“宇宙演化”

2016-04-22 09:49 作者:全晓书 喻菲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常磊
分享到:

今后5年,中国不仅要应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如期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探索宇宙起源演化,直面人类终极之问。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创新驱动发展置于优先位置,其列举的今后五年中国将重点突破的基础前沿科学领域中,宇宙演化居首,其他包括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等。

“这是第一次,第一次!在中国的中长期规划中把宇宙纳入了。”当科幻作家韩松看到“宇宙”二字出现在这份战略性规划文件中时,难掩激动之情。

“一个民族,只有追寻最根本的问题,才能最终解决她当前最现实的问题。”韩松说,“中国不仅是一个分享科学发现的国家,还将是一个贡献知识的国家。”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认为,中国将宇宙演化的研究写入新五年规划,发出了重视基础研究的强烈信号。“没有基础研究,创新只是小打小闹。”

既是航天大国又是空间科学小国的尴尬

对真理的探求,人类自古未停。“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两千多年前,中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就以一首《天问》,问遍天地万物现象。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对基础科学的投入和研究一直让位于应用科学。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之后共发射了各种应用卫星100余颗,建立了较完整的多种应用卫星体系。从2003年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太空开始,中国已先后5次、共将10位宇航员送入太空。

“中国已经具备了进入空间和应用空间的能力,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航天大国。”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说,“因各种因素,造成我国既是航天大国又是空间科学小国的尴尬现状。”

“目前,我国空间科学家大量使用国外科学卫星公开发布的数据,由于数据首先被国外科学家使用,这种寄人篱下的研究工作很难产生重大原创成果。”吴季说。

探知宇宙起源,中国在努力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水平日益提升,探月工程、高铁、大飞机等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标志。然而,科研投入虽然不菲,像探测引力波这样动辄需要投入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在中国还十分少见。

今年2月,美国科学家宣布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引起全球轰动,中国人也以空前的热情参与讨论。中国的一批引力波探测项目,如“阿里实验室计划”、“太极计划”、“天琴计划”也相继浮出水面。

事实上,中国科学家一直为基础研究设施的匮乏所困扰。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慢慢发生改变。除了规划中的引力波探测装置外,中国在去年12月发射了首个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还在贵州加紧建设全球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始于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太空探索,已不仅仅满足于取得直接的国防经济效益,还要深入解答有关宇宙命运的谜题。

“今后有一天,人们不会再问:为什么引力波又是美国人发现的?当代中国人也可以像老子庄子一样去穷究宇宙最深的奥秘。”韩松说。

让头顶星光照进现实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宇宙演化的研究,表明中国领导层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基础科学对应用技术的重要性。”科幻作家、凭借《三体》获得雨果奖的刘慈欣告诉半月谈记者。

根据规划纲要,未来5年,中国将要实施体现国家战略的数百个重大工程项目,从量子通信、深空探测,到节水灌溉、村村通邮,涉及各个领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民生产生深远影响。而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还要推动最后的数千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现实压力如此巨大,而研究宇宙演化似乎不可能直接应用于实际生活。正像上世纪70年代赞比亚的修女写信质疑美国宇航局的太空探测任务一样,人们总是免不了进行这样的关联——头顶的星光如何照进现实?

“基础科学看似天马行空、毫无用处,但人类在现实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在科学和技术上有所突破。就像上世纪的原子能一样,某一次发现或许在日后就能投入实际应用,解决目前的难题。”刘慈欣说,“在摆脱贫困这个问题上也是如此,如果不在基础科学领域有所突破,就不可能帮助人类彻底脱贫。”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认为,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的天性,正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类加快了太空探索的步伐,“当人们不再为吃饭穿衣等基本需求发愁时,科学将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航天技术的普及,人类进入太空的技术门槛和经费代价将越来越低,太空旅游、小行星采矿、月球基地等原本遥不可及的梦想将离我们越来越近。”郑永春说。

“从更高的意义上来说,人类生活在这个宇宙中,认识宇宙、解释宇宙,是人类应尽的责任,也是文明的含义。”刘慈欣说。

中国未来的空间科学规划

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空间科学,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开展了2016至2030年空间科学规划研究。吴季介绍,其总体战略目标是:发展空间科学事业,在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的探索、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地球系统的发展演化、超越现有基本物理理论的新物理规律、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等热点科学领域集中攻关。

根据规划,中国将在“十三五”期间新立项研制5至6颗科学卫星,预期在黑洞、暗物质、时变宇宙学、地球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规律、全球变化与水循环、量子物理基本理论和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与生命活动规律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学发现与突破。

“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强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绝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而是要为人类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才能获得世界人民真正的尊重。”吴季说。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航天专家叶培建透露,中国有可能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1年登陆火星。

“火星等深空探测任务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它的实现将使中国在相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从总体上提升中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探月二期工程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贾阳说。

贾阳表示,中国的月球探测“绕”、“落”、“回”三步走的计划即将实现,把中国人的目光放到更远的深空,时机已经到来。在一些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将更多地看到中国人的身影。(半月谈记者 全晓书 喻菲)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