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环球看点 >> 伦敦火劫警示录 >> 阅读

伦敦火劫警示录

2017-07-07 10:59 作者:桂涛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1666年,那场连烧4天、烧毁1.3万栋楼房的大火几乎将伦敦夷为平地。350多年后,又一场大火炙烤伦敦,并将对英国政局产生深刻影响。

图为被烧毁的“格伦费尔”塔楼

伦敦大火伤亡惨重

6月14日凌晨,从睡梦中醒来的伦敦人发现城市天际线中出现一把冒着黑烟的“火炬”——那是被点燃的24层塔楼“格伦费尔”。人们从社交媒体和电视直播中看到现场的恐怖情景:火龙嚣张地上窜,吞没高楼,嘲笑那无力的消防水柱;有人曾在楼中摇晃手机灯光绝望求救;母亲将婴儿从10层楼抛下,把一丝生的希望交给命运;负责救灾的消防局长说,自己入职29年来从未见过如此大火……

世界震惊。在文明高度发达、精英荟萃之地,人类还是如他们的祖先那样,无力地败给灾难。死亡人数在接下来的几天不断上升:6人,12人,30人,58人,79人……

这场大火发生在大不列颠最困顿之际,给了英国政治心脏致命一击。就在大火前一周,英国大选的结果令原本信心满满的首相特雷莎·梅大失所望,执政党失去了原本的优势,不得不寻求小党的帮助;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脱欧”谈判将按计划正式开始,选战不利的保守党政府不得不勉强上阵;再加上3个月内遭遇3次恐袭,“屋漏偏逢连阴雨”的英国早已风声鹤唳。

比大楼更容易点燃的是民愤。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更是烧向本就六神无主的唐宁街10号。

火灾后数日,遇难者的亲朋好友指责政府“预防不力、救援失当、隐瞒真相”,愤怒的示威者冲向地区议会和首相府。伦敦市长当众承认火灾隐患被忽视多年,首相也直言对火灾应对得“不够好”。

大火背后的社会不满心态

在这场大火背后,是英国人的愤怒。只要去事发地走一走,就能明白这愤怒因何而来、向谁而去。

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格伦费尔”塔楼位于西伦敦的肯辛顿。那里一向是英国富人区的代名词,英国皇家所居住的肯辛顿宫就在这里。沿着一座座漂亮的英式别墅前行,抬头就能望见烧得黢黑的塔楼。塔楼上的居民在政府的补贴下支付相对廉价的房租。

“有钱人住别墅,没钱人挤塔楼”——这早已是西方大城市的丛林法则。只要看一看大火后沿街张贴的寻人启事,就能发现塔楼中居住的多是移民与非洲、阿拉伯等少数族裔。

有遇难者的家属将这次火灾原因指向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肯辛顿一处教堂外张贴的标语牌上写着:“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命无关紧要。”

大火背后是英国人对贫富差距的不满、对当权者改善民生不力的愤怒。这种愤怒肇始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建制权威的损害,积累于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停滞,加速于移民涌入与难民危机的冲击,发作于英国“脱欧”与大选中“黑天鹅”的频出。

英国政党也已经清晰地听到这些不满的声音。一向代表权贵的保守党在英国公投“脱欧”后频频显露出让人难以置信的左派色彩,提出让工人利益在公司董事会得到更大体现,限制高管薪资,发展“语法学校”,让穷人的孩子也能“鲤鱼跳龙门”;反对党工党更是给英国的贫富差距开出了“极左”的药方:铁路与能源系统国有化,取消大学学费……但积重难返,又逢政局飘摇,难上加难。

“格伦费尔”大火中的诉求

走上街头的抗议者不少是移民。在他们看来,保守党政府提出“硬脱欧”、控制移民人数的政策,是对移民的歧视。他们想借着这次火灾,发出移民要求平等的声音。

还有大火遇难者家属抗议政府救援不力。有人抱怨:“死亡人数一点点报出来,就是要缩小影响,最终让事情不了了之。”火灾现场不远处,有居民根据对大楼内120套房的住户逐户调查,整理出遇难者名单,从几十人到150人不等。但事实上,一些移民到达伦敦后并未进行登记,这也让大火中死亡人数的统计工作始终进展缓慢。

“格伦费尔”的大火暴露出英国安全监管方面的诸多漏洞。全英约有4000栋类似的高层居民楼,多数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许多高楼的外墙建筑材料与防火通道设计都和“格伦费尔”类似。

英国媒体引述建筑供货商的话说,“格伦费尔”的外墙材料是价格相对较低的不防火材料,虽然在英国符合建筑标准,但在德国被列为易燃材料,而美国则在2012年就规定高层建筑禁用这种材料。

当地居民组织早就多次警告,大楼有火灾隐患,但管理者重视不够。虽然大楼居民曾经接受一些应急逃生的教育,但逃生者说,大火发生时火灾警报并未响起。

从火灾中逃生的萨伊德·阿里告诉半月谈记者:“那里从来就不安全,我们不断抱怨,但没人听。”

“他们会说,你要不愿意住在这里,你就走,去别的地方租房子。”他说。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卡梅伦政府上台后就大规模削减公共开支,造成英国警局裁员,警力不足,也让人们觉得,政府在楼房安全方面投入不足。大约8%的伦敦人住在“格伦费尔”这样的塔楼中,大火让他们不安。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系教授托尼·特拉威尔斯告诉记者,虽然政府已经承诺拨款500万英镑用于此次大火的相关开支,但要应对大火的长期影响、对类似高楼进行安全检查、维修,这意味着更高昂的花费,他不知道这笔钱将从何而来?

1666年伦敦大火前,伦敦的疑欧、排外情绪严重,伦敦人对从荷兰、法国迁徙而来的难民、逃离欧洲大陆宗教迫害的清教徒早有不满。但在艰苦漫长的城市重建中,无家可归者只能相互帮助,灾难让侥幸逃生的人更加宽容,原本使用明火的店铺被限制,狭窄的街道得以扩建,专业的消防队也应运而生。那场大火最终让伦敦变得更平等、更文明。

如今这场劫难后,英国又将走向何方?(半月谈驻伦敦记者 桂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