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环球看点 >> 南通人闯非洲,“一带一路”急先 >> 阅读

南通人闯非洲,“一带一路”急先锋

2017-11-14 09:21 作者:朱旭东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改革开放前,非洲大陆对南通人来说,是一片神秘的土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批又一批勇于探索的南通人怀揣梦想,向非洲大陆挺进,时至今日,常年活跃在非洲的南通人已近7万,无意中,他们成了“一带一路”的急先锋。

南通人靠两张“名片”走出去

“家纺之乡”“建筑之乡”是南通人走向国外的两张“名片”。很多南通人闯荡非洲,都是靠经营家纺用品起步的。

“2007年,中国商品在东欧的市场已经成熟,而非洲大陆还没多少人去开发。听说那里生意更好做,我就去了。”来自南通市通州区界北村的黄国培将发展的目光从东欧转向非洲,只会说“hello”的他,每到一国,靠着比划和老乡帮忙,经营着他的家纺产品。与他差不多前后脚去非洲的另一个南通人是海门市林西村的宣亚标,他到赞比亚经营服装、鞋帽、工艺品、玩具等百货用品。刚到赞比亚时,宣亚标也只带了一名翻译,他自己卸货、自己装箱、自己送货,每天都从早上7点一直干到傍晚5点半。如今,在宣亚标等人的努力下,无论是在南非、纳米比亚、尼日利亚,还是在非洲腹地的乌干达、津巴布韦,不少人身上都会穿着来自南通的纺织品,如衣裙、披巾和鞋帽等。

2001年到南非创业的陆建飞,同样从纺织行业起步,而后进军建筑和房地产业,成为安哥拉房地产行业的华人先驱之一。由于入驻安哥拉较早,陆建飞在安哥拉的各类建筑项目总占地面积已达100多公顷,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坐落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道谷教堂,该教堂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一次可容纳3万人。“提到我们公司的名字,当地人可能不知道,但一说这个教堂是我们建的,他们就肃然起敬。”陆建飞说,做好一个项目,就相当于印了一张拿得出手的名片。

成功转型,跨越多行业

南通人在非洲闯荡,除了经营家纺品等,还不断寻求转型,突破自我。

宣亚标的连锁超市,已经入驻赞比亚的全部省会城市。现在,他一边准备在赞比亚首都建自己的第三家酒店,一边打算进军信息化领域,筹建一个面向所有在非华人的移动咨询平台。

黄国培也在转型。他在纳米比亚已经有一个批发商铺和一个床垫加工厂,每年营业额在5000万元左右。国庆前后,他在安哥拉和赞比亚边境购买了两片红木林地的砍伐权。

和宣亚标、黄国培一起走进非洲并成功转型的还有朱仲辉。1999年,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刚开始起步,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南通人“走出去”,朱仲辉也决定到非洲看一看。不过,靠着家纺起步的朱仲辉并没有继续经营家纺产业,而是另辟蹊径,将叠石桥模式复制到了南非,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建了一座中国商贸城。最初,他的想法是为中国商人们搭建商贸平台,后来,他的商贸城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户入驻。2010年,朱仲辉又利用自己在建筑方面的优势,在南非开发小区,他建的楼盘,在当地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朱仲辉要求自己的中国员工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他在南非解决了近千人的就业,为当地政府建设基础设施,也资助当地的优秀学子来南通大学读书。朱仲辉说,去海外投资,经济利益是他追求的,但同时,他也希望能创造更多社会效益。

目前,南通人在非洲的经营领域已从早年的以家纺产品为主,逐渐转向矿业开发、能源投资、机电、房地产、国际贸易等多行业、多领域。

融入非洲,共享发展

随着南通人在非洲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南通人与当地合作的空间也越来越广泛,并且开始进一步融入当地,受到当地人尊重。赞比亚南方省大酋长每年举办庆典,宣亚标都会成为座上宾;南通商人黄跃权,2015年9月作为纳米比亚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在美国举办的第70届联合国大会;2016年,南部非洲南通职业大学职业教育中心在纳米比亚揭牌成立,吸引了不少当地青年。

许多在非洲的南通商人还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对南通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对企业进行重组,不断优化南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为南通经济的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南通市统计,目前约有7万南通侨胞分布在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江苏省在非洲创业人数的80%。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将越来越密切,侨居非洲的南通人,发展空间也将越来越大。(半月谈记者 朱旭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