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非洲文化”系列报道之十二
在东非埃塞俄比亚南方州靠近肯尼亚与南苏丹边境的奥莫河河谷,居住着一支神秘的原始群落——穆尔西人(Mursi)。这一群落最引人注目与神秘的地方是,成年女性的下嘴唇镶嵌着一只大小不一的盘子,因此被外人称为“唇盘族”。1970年英国人类学家发现穆尔西族后,他们逐渐被世人所知。但她们为什么割裂自己的嘴唇,放进那么大的盘子仍是一个谜团。
有一种说法是唇盘是女性成年的象征,代表着成年女性的光荣。但这仍然不足以说明穆尔西族女性为何用唇盘这种外人看来自残的方式来表示自己已成年。所以谜团仍未解开。
现在,穆尔西族人口约5000至1万人,分为6支18个家族,分散在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奥莫河、马果河和马拉河之间约2000平方公里的河谷地带上。与游牧民族相比,他们的生活方式更接近于定居的农民。穆尔西人使用“尼罗—撒哈拉语系”的色米克语,但没有文字,所以历史掌故都是口耳相传。
穆尔西人用茅草、树枝搭建低矮的圆顶房屋,用牛粪抹墙。房子十分矮小,室内十分简陋,往往没有家具。人们通常席地而卧,睡在皮子上。为了到最近的小镇参加每周一两次的集市,他们往往需要徒步跋涉一两天时间。交易方式主要是以物易物,用猎物、牲畜、农产品、陶器等换取布料、药品、咖啡、香料、农耕器具等等。他们的农作物以耐旱的高粱为主,还有玉米和豆类等作物。
在不进行农耕时,穆尔西人大量喂养牛羊牲畜,生产肉奶充当辅助食物来源。粮食减产时,穆尔西人用牲畜交换口粮,作为抗御饥饿的最后一道防线。牲畜也因此在穆尔西人的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它不仅是财富的象征,而且是定义很多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比如婚姻,新郎只有向新娘父母提供足够数量的牲畜作为彩礼,婚姻才能生效。理想的彩礼需要多达38头牛。
穆尔西族成年男性按年纪分为“年轻的成年人”、“年长的成年人”和“退休的成年人”,根据年龄段分配权力。部族的领导者由“年长的成年人”扮演,他们对公共事务拥有决策权。“年轻的成年人”则扮演部族中的警察或军队角色,任务是对外保护部族及牲畜安全,对内处理民事关系。几乎每位穆尔西族成年男性都随身携带木棒,步枪或冲锋枪也随处可见,以防止外族抢夺财物,或陌生人非法入境。当然,穆尔西族年龄段划分并不十分严格。一些成年人由于没有被纳入“年轻的成年人”之列,因此无法享受成年人的社会地位与权力。
穆尔西家族是同一父亲及其多个妻子的后代的总称。18个家族人口数量差别巨大。虽然每个家族都拥有地理意义上的分布中心,但其成员则散布在整个穆尔西地域,家族内部严禁通婚。
在穆尔西人的生活中,宗教与医疗紧密相关。穆尔西人信仰比自己强大的力量,这通常来自于天空或者天空中的某种东西,比如彩虹或者鸟类。这说明他们的宗教更多地来自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知,而非宗教教条。同样,穆尔西人认为疾病不仅是一种人体现象,更是人与自然或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协调。世袭的牧师担任穆尔西人的主要宗教或仪式职位。他代表族人利益与上帝沟通,特别是保护族人免遭干旱、虫害和疾病的袭击。穆尔西人的领袖是那些富有辩论技巧并且熟知传统掌故的人。但只有牧师拥有官方领导身份。
穆尔西族中还有些人具有治病疗伤的特殊技能,主要是女性。她们使用外界看起来很荒诞的方式给人治病。由于地处偏远,即使今天穆尔西病人也少有机会到城镇接受现代医学的治疗。而在他们看来,城镇医疗水平往往很差,还有严重的利益导向,所以现代医疗并不比他们的传统医术高明。
除了唇盘之外,有的穆尔西女性还用类似的办法把耳朵拉长透空,放进盘子以为装饰。此外,赤裸上身的穆尔西女性大多还在脸上和身上涂抹彩色泥巴形成花纹;同时用贝壳、牛角和金属棒或木棍等作为装饰品。
穆尔西男子同样喜欢在身上涂抹花纹,但是其最为独特的风俗是“礼仪式决斗”:由来自于不同分支的两队穆尔西男子,身着保护性或装饰性服装,手持约2米长的木棍进行短促而激烈的搏斗。男性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未婚女性的青睐。这种决斗往往要提前数月进行准备,决斗也会持续数日。这种仪式是穆尔西族的重大事件。
(“走近非洲文化”系列报道由本刊与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联合推出。作者高巍是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人员;洪永红是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访问教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