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环球看点 >> 中国领导人的白话魅力:源于生活 >> 阅读

中国领导人的白话魅力

2014-11-03 01:09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编辑:tianye
分享到:

十八大后,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履职,中国政坛话语体系便有一股朴实的接地气之风扑面而来。习近平总书记与李克强总理年轻时都曾在农村插队,从政后又时常深入基层,多年的耳濡目染,谁知道他们肚子里装着多少俗语与民谚呢?

就这样,翻译的美好时代来了,翻译大师们都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让大家领略语言的魅力。

引起译界争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习大大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便让当时现场翻译成为译界话题。那一天,现场译本是这样的:To be turned into iron, the metal itself must be strong.(意即“要打铁的话,材料本身必须硬”。)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翻译与“官方版本”大同小异:The metal itself must be hard to be turned into iron.(只有足够硬才能被打成铁。)

但这种理解显然与中国人的惯常理解不一样。问题在于这自身是谁的自身?是材料的,还是锤子的,抑或是铁匠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CNN)与《纽约时报》的翻译,反映了普通人的一般理解,即“打铁的人必须强壮”。CNN:To forge iron , one must be strong.(打铁的人必须强壮。)《纽约时报》:To forge iron ,the body must itself be strong.(打铁需要一个强壮的身体。)

而英国《每日电讯报》的翻译选择了另外一种理解,即“锤子得硬”:To forge iron ,you need a strong hammer.(要打铁,你需要一个够硬的锤子。)

怎么样?打铁学问很大吧!除了对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这种技法性的要求以外,是谁需要硬一些,还是有争论的呢。

之所以有争论,与一些俗语表述简洁、往往本身有不确定因素有关,所以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人们借助它表达的寓意也就不尽相同。这时候,语境就很重要。所以,我们还是看看习大大的原话吧: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由此可见,习大大此番话,主要是表达加强党纪,改善工作作风之意,即,要始终成为中国坚强的领导核心,共产党必须自身过硬,经得起锤炼。此意下,当时的现场翻译应该算是深得习总书记讲话之要领。

让译界各显神通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2013年3月13日,李克强首次以总理身份会见中外记者,一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成为其接地气语言风格的标志。虽然词句的理解没有什么争议,但译界与英文媒体依旧各显神通,给读者奉献了不同的翻译版本。

外交部现场翻译如下:Talking the talk is not as good as walking the walk.

这个翻译版本很机智,用了英文的两个习语talkthetalk(光说不干)和walkthewalk(说干就干),英语读者应该很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而且语言干净利落有节奏,与原文如出一辙。

有意思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并未使用他们很娴熟的英语习语来处理中国总理的这句白话。这本杂志提供的版本是:"screaming yourself hoarse" was not as good as"rolling up yoursleeves and getting to work".

新加坡《海峡时报》的翻译如下:Rather than shouting oneself hoarse ,why not throw open one's shoulders - and take action.

从以上版本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在中国人为了方便外国读者理解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寻找英语中的对等语汇时,外国人反而更愿意原汁原味地呈现中国人说的话:直译。这种处理方式可以还原演讲者语言的生动性,但代价是得多用几个单词——解释一下。比如上面的getting to work和and take action。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学家》虽然没有在介绍中国新总理的文章正文中用他们可以信手拈来的习语,但是文章标题可谓尽显语言背后的味道:A talker or awalker?可谁说这不是受了李总理“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启发呢?

源于生活的语言

无论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还是“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些都是民间智慧最直白的总结。几乎在每个场合,我们都可以听到两位领导人说出类似接地气的话语。

2014年5月,第二次新疆工作会议上,在谈及民族团结时,习近平说:“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个比喻实在太生动,所以报道这一会议的多家媒体,几乎毫无例外地全部将这个意象直译出来,但是措词略有不同(也“暴露”了语言上斟酌与考量的精细程度)。

新华社是这样处理的:... all ethnic groups ... show mutual under standing , respect , tolerance and appreciation among themselves , and learn and help each other, ... be united together like seeds of apomegranate.

《经济学家》的版本与新华社大同小异,比喻部分的翻译是tightlyboundtogetherliketheseedsofapomegranate。《纽约时报》的翻译也没什么大不同,但值得点赞的是他们在后面加了一个解释,“石榴是新疆的常见水果”。这就使得那些有可能有密集恐惧症的外国小伙伴们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习大大要拿这种奇怪的果实来打比方呢。Th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of Xinjiang , the westernmost region in China , are "bound together like apomegranate," Mr. Xi said , referring to how the seeds are held tightly together in a fruit that is common in the region.

相较而言,美联社的版本最赞。虽然它有可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它把几个“相互”尽可能多地处理成了动词(understand ,have , learn ,help),因此语言更有力量,也更有节奏。更值得点赞的是它用了embrace这个词,习大大原文中的“抱在一起”的意象就跃然纸上了。

All ethnic groups must understand one another , have mutual tolerance ,appreciation , learn from each other , help one another and embrace another like seeds of apomegranate ,Xi said.

2014年7月15日,李克强就经济形势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座谈会上,提到区域调控时,李克强说,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这是区域调控方式的深化。

“漫灌”“滴灌”等属于农民的专业术语。在农村,这是再白不过的白话,但是如果没有农村劳动经验,如果没有深入基层了解农业发展的实践,说不出这样的话。好在这并非一次外事活动,无需现场翻译,否则翻译还真有可能一时抓狂呢。不过《中国日报》在相关报道中的处理完全展现了“业界良心”:Li Keqiang also stressed at the meeting that there should not be aimless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s , an approach he described as "flood irrigation" . Instead , adjustments should target key sectors , acting like "trickle irrigation".

这段英文报道把意译aimless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s(漫无目的的宏观调控)与直译flood irrigation(大水漫灌)并用,在确保读者理解的同时,也展现了总理语言的特色。“滴灌”的翻译也采用了类似的处理方式。

白话的力量

还有一些话,虽然领导人说的比较直白,但其实是有典故在后面的。比如,习近平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所说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其实,这句话可以在古籍里找到渊源,即清朝魏源所说的“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媒体对这句话的翻译没有太大不同:Only the wearer himself knows whether his shoes fit or not.(新华社)

You know if the shoe fits only if you try it on for yourself.(路透社)

Only one's feet know whether shoes fit.(中国日报)

但是,这句话已经被外媒上升到shoe theory(鞋论)的高度。可见,习大大这句生动的话语相当具有传播力。也有外媒把习大大的“鞋论”与邓爷爷的“猫论”相提并论。真所谓,语言无论文白,让人印象深刻才是硬道理。

其实,新中国历代领导人都有一些大白话广为流传,比如“不折腾”,比如“摸着石头过河”。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毛泽东主席当年有一首批判苏联修正主义的寓言诗《念奴娇鸟儿问答》,其中“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一句,据说着实让翻译主席著作的大师们颇为头疼。经过反复推敲,最后我们看到的版本里,那句白得有点儿粗的话是这样翻译的:Stop your windy nonsense!

大师们实在是高!小编不由地感到,翻译领导人的白话,有时候需要勇气,但智慧每次都是必不可少。是啊,打铁还需自身硬!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