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环球看点 >> 美媒盘点史上六大特战行动 >> 阅读

美媒盘点史上六大特战行动

2011-06-12 07:51 来源:青年参考 编辑:134261
分享到:

卡巴那图营救

时间:1945年1月30日

行动内容:美军与菲律宾游击队联手营救日军集中营里的500多名美军战俘

结果:成功,少量人员伤亡

在1942年初臭名昭著的巴丹“死亡行军”后,部分幸存下来的美军战俘被关押在卡巴那图附近的一座集中营。集中营里的条件恐怖异常,日军经常随意杀人。因为担心战俘会在菲律宾解放前被敌人杀光,美国领导人批准了这次突袭行动。

行动开始前,肯尼斯•施瑞伯上尉来了一次巧妙的声东击西——他驾驶一架P-61“黑寡妇”战机低空掠过集中营,并频繁地开闭引擎,造成飞机失灵、即将坠毁的错觉,吸引了日军守卫的注意。由133名美军与250名菲律宾游击队员组成的突击队趁机攻入集中营。在整个行动中,只有4个美国人(2名战俘与2名救援人员)死亡。

与击毙拉登类似,这次营救也进行了周密规划。美军获得了战俘营的地图,又利用附近的一座小屋实施监视。他们只用了5小时就弄清了敌情,为后来的突袭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中轴”行动

时间:1970年11月21日

行动内容:营救被北越关押的61名美国战俘

结果:战术上成功,但无人获救

美国情报部门在山西(越南首都河内附近的一座小镇)附近发现了一座战俘营。尼克松总统批准了此次任务并遴选了56名士兵参与行动。与击毙拉登的任务类似,“中轴”小组事先在佛罗里达州埃尔金空军基地的一座战俘营“模型”中进行了几个月的演练。事实证明此举卓有成效,行动小组在实战过程中只有一人受伤。

此次行动在战术上无疑是成功的,在情报保障方面却犯了大错:在救援行动开始前4个月,所有的战俘就已被转移。其中原因,与其说是情报部门低能,不如说是美军各系统缺乏配合——安排此次任务的联合技术协调小组不能及时获得情报机构的通知。

与之相反,击毙拉登的行动是各单位通力合作、情报共享的典范。有报道说,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部与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都对相关情报有所贡献。如国安部曾发现拉登的藏匿处没有网络与电话,NGA则为突击队提供了行动用的地图与身份确认软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