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精准扶贫 >> 他山之石 >> 告别“笆子房” 住进“安心房” >> 阅读

告别“笆子房” 住进“安心房”

2017-03-22 10:42 作者:魏海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暮色渐浓,深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安迪尔乡农家的灯火陆续亮了起来。打开水龙头,电热水器里的温水“唰唰”地流淌出来,洗去了麦麦提·奥斯曼一天的农忙劳顿。

麦麦提·奥斯曼所在的新疆民丰县亚格其艾格勒村去年还是个贫困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生态脆弱,产业发展水平低。去年8月,村里的易地扶贫搬迁房开工建设,经过3个月的时间,36户120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迁入新居,此前他们或住在60多公里外的荒漠中,或散居在全乡各地。

麦麦提·奥斯曼家里的两间卧室和一间客厅,铺着带有花纹的红色地毯,窗台上的富贵竹长势挺拔。“现在的房子太好了,白天干活就算再累,晚上回来可以有个让人安心的家。以前的笆子房是用红柳和泥巴垒起来的,冬天怕寒风、夏天怕洪水。”

麦麦提·奥斯曼说的“笆子房”,是用草绳把成捆的红柳扎成篱笆,固定在栽好的木桩上,再内外抹上泥巴,这样的房子抗震性和防水性都比较差。“2010年发了一场洪水,‘笆子房’给冲垮了,泥巴几乎没过我的胸口,幸亏家人没事。”麦麦提·奥斯曼回忆说。

“家安顿了下来,白天干活就更有劲了。”麦麦提·奥斯曼说,“前几天红枣地里来了几个专家,手把手教我们剪枝,还告诉我们如何防治病虫害,攒劲得很。”

麦麦提·奥斯曼所说的专家是从新疆农业科学院来的,由于眼下正值枣树种植和追肥时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民丰县安迪尔乡工作队队员,及时联系新疆农业科学院,就红枣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控对村民进行现场指导,为村民带来了一场科技“及时雨”。

去年底,亚格其艾格勒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红黄相间的联排庭院上空,村道不再是泥土路,变得平直通畅。过了山羊产仔期,今年35岁的女主人斯普热木汗·拜克力从丈夫手里接过放牧的活儿,每天早上开着“专车”赶往6公里之外的牧场。“专车”是辆电动三轮车,今年2月才在巴扎上买回来的。“5800元,这么好的路需要买一辆车。”麦麦提·奥斯曼解释说。

谈话间,斯普热木汗·拜克力拿着一簸箕煤炭走进屋,乡间昼夜温差大,屋里暖意洋洋,而外面的池塘还结着冰碴,冷风呜呜作响。

“加上政府去年发的15只‘扶贫羊’,我的150只羊去年净赚两万元,8亩红枣地也挣了一万元,两个娃娃上双语学校也不要钱,十分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几杯“玉沙”下喉,麦麦提·奥斯曼打开了话匣子。“听说村里有个夏羊塔克畜牧合作社,有分红还能拿工资,也可以改良羊的品种,羊毛还能加工成羊绒制品。等过几天把枣树追完肥,我再去和负责人聊一聊。”(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