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淑英和她的绿壳蛋鸡。
这几天,在重庆市丰都县虎威镇大溪村,48岁的建卡贫困户陈万喜养殖的绿壳蛋鸡接连产蛋,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枚鸡蛋的收购价在1.4元左右,一只鸡一年能产200余枚鸡蛋,今年其养殖的绿壳蛋鸡共有160多只,除去成本,年纯收入预计有3万余元。
去年以前,陈万喜一家的年纯收入不足3000元,他说:“能在一年内脱贫增收,还多亏了范小妹。”
麻辣鸡帮“范小妹”脱贫
陈万喜口中的范小妹名叫范淑英,是丰都县有名的女企业家。1975年,范淑英出生在该县十直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为家穷,初中毕业后,范淑英辗转多地打工,发现丰都麻辣鸡块在全国都受欢迎。于是,她和丈夫开始经营“麻辣鸡”。随着餐馆规模的扩大,范淑英逐渐意识到,品牌化经营与规模化、系统化生产对提升品质的重要性。几个月后,她建立起自己的麻辣鸡品牌——“孙记麻辣鸡”。
丰都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截至去年7月,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全县共有贫困村95个,贫困人口7.2万人。范淑英是土生土长的丰都人,贫困对她而言并不陌生,随着自身产业的壮大,范淑英也希望带动村民们脱贫增收。
“范小妹”带动村民增收
2015年初,范淑英在石柱县考察时发现,当地有一种鸡,其产下的绿壳蛋含钙量比普通鸡蛋高30%。范淑英决定从石柱引入绿壳蛋鸡鸡苗,带动丰都的贫困村养殖绿壳鸡。虎溪镇大溪村是范淑英带动的第一个贫困村。截至去年7月,该村1368户村民中便有64户建卡贫困户。
范淑英为了说服乡亲们养鸡,她爬田坎、走山路,亲自到贫困户家中介绍养鸡的好处。“我知道,乡亲们是穷怕了。”范淑英感慨道,“过去,村里也发展过几次产业,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无疾而终。对于贫困户而言,任何一次失败的投资都将是致命的打击。”
为打消乡亲们的顾虑,范淑英推出“零风险”养鸡扶持计划:公司在虎威镇建立绿壳蛋鸡孵化养殖基地,向周边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鸡苗长大后产下的绿壳鸡蛋由基地按不低于每枚8角的保护价统一回收,不再产蛋的绿壳蛋鸡还可卖给公司制作麻辣鸡。
“零风险”计划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养鸡积极性,陈万喜便是范淑英带动的第一批绿壳鸡养殖户。
在大溪社区,像这样依托绿壳蛋鸡养殖成功脱贫的贫困户还有53户。今年,范淑英将虎威镇绿壳蛋鸡孵化养殖基地扩大到250亩,形成了集孵化、雏育、养殖、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多元产业链。对于因资金、技术等原因,暂时无法发展绿壳蛋鸡养殖的贫困户,则通过就近务工、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他们实现增收。
目前,范淑英已带动包括虎威镇在内的15个乡镇进行绿壳蛋鸡养殖,发展养鸡专业户3000多户。(左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