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今日谈 >> 新时代、新坐标 读懂四大施政重 >> 阅读

新时代、新坐标 读懂四大施政重点布局

2018-03-27 09:07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推进,原本“千重山,万层岭,不通水,不通电”的广西大石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孝邦摄

为三大攻坚战细化“作战图”

半月谈记者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的“作战图”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

三大攻坚战,战战是硬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要分别提出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排出时间表、路线图、优先序,确保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出实招更重见实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其中,金融风险是重中之重。

细数政府工作报告中防风险的政策,各个都是针对性很强的实招。比如,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整体债务增长较快的情况已经平稳下来,在总量上进入了稳杠杆和逐步调降杠杆的阶段。他强调,当前一些金融监管的空白地带需要尽快填补,一些具有缺陷的金融监管规则需要增强制定,一些金融机构或者准金融机构已经发生的风险需要抓紧进行处置。

为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严禁各类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等行为”的同时,也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合理的融资渠道。今年安排地方专项债券1.3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500亿元,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平稳建设,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认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稳定和降低杠杆率,企业部门、政府、居民家庭的杠杆率都需要降低。对于各种违法违规的经营活动必须坚决制止。下一步将继续聚焦影子银行、信托、互联网金融等薄弱环节,加大整治力度。同业、理财、表外等交叉金融风险仍是重点整治领域。

加力精准脱贫,再减1000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

“今年是连续第三年定下全年减贫1000万以上目标。在脱贫攻坚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1000万的年度减贫目标相比前两年‘含金量’更高,挑战更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说。

过去5年,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平均每年减贫超过1300万人。截至去年底,我国剩余贫困人口在3000万左右。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我们现在不仅要打赢,而且要打好,我们也有信心能够打好这个攻坚战。”他提出,下一步,要在坚持前几年脱贫攻坚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改进政策、创新举措,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攻坚力度,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对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培训等,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代表说,当地通过发展知名度高的苔茶,村民日子变化很大。“未来我们要以专业化的队伍来提升大屯村茶叶的品质和品牌效应,让贫困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让贫困群众的腰杆挺起来,让贫困群众的生活火起来。”

从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今年精准扶贫更注重向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发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脱贫攻坚已经从‘大水漫灌’进入‘精准滴灌’的新阶段,未来要更加注重工作方法和策略。”四川省达州市渠县金土村“第一书记”黄小军代表说。

明确数字目标,防治污染更过硬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怎样才是更大成效?在具体工作部署中,政府工作报告对相关污染防治工作都明确了具体的数字目标,这将有助于将工作落到实处。

如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成造林1亿亩以上,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

广西防城港市委书记李延强代表表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严守红线底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老路,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具体,描绘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美好愿景。我们对做好这项工作,信心更足了,决心更大了。”

直面烦心事,书写民生新答卷

半月谈记者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生活随着国家发展一年比一年更好。

以人民为中心,多解民生难事

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立忠代表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空气质量、环境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和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突出聚焦民生问题,求真务实、敢担当、有温度。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针对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健康事业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要的现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未来大力推进健康事业发展的路线图。

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胡阿罗代表格外关切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胡阿罗认为,常见病、多发病的救治需求多在基层,而一些地方医疗基础设施落后,医疗人才匮乏,难以共享到优质医疗资源。只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题。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

云南省政协常委段丽元委员建议,建立医养结合工作联合指导和协调会商机制,促使医疗、养老、社保政策有效衔接,尽快全面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解决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发展滞后问题。

共建共享民生事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民生工作,着重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河南驻马店市长朱是西代表表示,建设一批特色美丽乡村,要着力解决农村院落“脏、乱、差”问题,绿化提升农民庭院、房前屋后、菜园子、花坛子等,让农村庭院美起来。乡村规划要向群众公开,既增加群众认知也接受群众监督。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近年来在浙江、河北等地铺开。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红艺代表说,民生实事票决制体现了政府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转变。“新的机制使人民群众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参与者、监督者,最终成为项目的受益者。”

考量公平正义,将其纳入民生范畴,也成为我国下一步大力推进民生事业的新看点: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消除性别和身份歧视,使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就业成为我国发展的突出亮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委员认为,专项扣除、税率级次、征税模式的调整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吸引人才的需要、税制简化的需要以及社会对公平调节的期待。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就更多人生梦想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也更加多元,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高质量的教育、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都对民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涵盖农民工等城镇常住人口,今年首次把这一指标作为预期目标,以更全面反映就业状况,更好体现共享发展要求。

“城镇调查失业率涵盖农民工等城镇常住人口,是对全国就业情况更加科学、合理的掌握,也是对农民工为社会发展所做贡献的肯定。”河南金顺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全收代表说,期待未来社保制度更加完善,让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获得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拥有更强的融入感和获得感。

甘肃陇南徽县“陇上庄园”淘宝网店负责人梁倩娟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创业就业、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解决好群众住房问题等都切中老百姓的需求。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代表认为,教育供给的单一、粗放,与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必须把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多样特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拓展教育供给,保障人的健康成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