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今日谈 >> 90周年的纪念:弘扬跨越时空的井 >> 阅读

90周年的纪念: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2017-08-25 08:51 作者:刘洪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

9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胜利之路。2016年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井冈山时高度评价:“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抉择、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成长具有关键意义。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的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

孕育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成功实现了中国革命工作重心的转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经过井冈山一年多的武装割据实践,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而坚实的基础。

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旧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中国革命的力量只有在反动势力鞭长莫及的农村才有可能首先得到恢复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

建设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此,这一原则成为我军的重要原则。红军领导人不断为锻造新型的人民军队艰难探索:提出红军“三大任务”、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总结游击战争战略战术“十六字诀”、创立人民军队一系列基本原则。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一支区别于古今中外任何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为中国革命探索和积累成功经验。井冈山的斗争在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等诸多方面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着重强调从思想上入党,提出“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党员”,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的建党学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盛时期,建立了六个县级红色政权和统一的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中国共产党开始局部地登上独立执政的舞台;土地革命运动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斗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井冈山的斗争孕育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进行了高度评价,并且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发扬井冈山坚定执着追理想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井冈山精神首先就是要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扬井冈山实事求是闯新路的精神,促进创新创业,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革命如此,建设和改革也如此,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敢于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自觉地发扬实事求是闯新路的精神,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我们的事业才能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与时俱进,中华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发扬井冈山艰苦奋斗攻难关的精神,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担当意识。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现在我们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只有不忘艰苦奋斗的传统和精神,逢事想在前面、干在实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决顶起自己应该顶的那片天,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发展壮大,才能永远保持我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发扬井冈山依靠群众求胜利的精神,实现全民富裕奔小康。

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的重要法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只有一心为了群众,全力依靠群众,才能汇聚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弘扬井冈山精神,不忘初心

近年来,井冈山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紧紧围绕“精准、落实、可持续”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实抓细,经得起检验”,确保三个到位,始终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崛起,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政治任务来抓。贫困发生率降至1.6%,实现了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革命老区率先脱贫具有标志性意义。

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起点”——井冈山,既是中国革命的起点,又是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新起点;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样本”——昔日的“贫困样本”,如今华丽转身为“脱贫样本”;民生意义:主要体现在“一份初心”——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共产党人向井冈山老区人民兑现的庄严承诺;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一个注解”——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生动注解。

继续前进,决胜脱贫攻坚战

精准为先,科学施策,党建引领,不让一个老区群众掉队。

坚持精准为先,坚决做到扶真贫、全覆盖。精准识别,创新实施红、蓝、黄三卡识别办法,精确扫描每一个贫困户。精准管理,“四卡合一”实现“管”得清楚;“三表”公开实现“脱”得透明。坚持科学施策,确保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找准致富路,家家有产业。大力实施“一户一块茶园、一户一块竹林、一户一块果园、一户一人务工”的“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确保家家有一个致富产业,户户有一份稳定的产业收入。股权促增收,个个有收益。每个乡镇建立一个产业示范基地、每个村建立一个产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或以资金、或以土地等形式入股,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政策来兜底,人人有保障。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户,叠加实施差异化的保障政策,牢牢兜住贫困底线。共圆安居梦,户户有其屋。实行四种安居建房模式,采取“五个一点”办法筹措资金,确保每一栋危旧土坯房都能拆得动、建得起、住得进。基础大提升,村村有变化。积极开展“两个消灭”专项行动。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群众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安全房的基本愿景。坚持党建引领,实现小康路上党旗扬、动力足。所有行政村都下派“第一书记”,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帮助村级党组织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实现党员带着群众“一起走”。创新脱贫工作机制,以鲜明导向把力量引导到脱贫攻坚上来。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探索接地气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路子。

坚持党的领导,是决战决胜率先脱贫的最坚强保障。精确瞄准“靶心”,是决战决胜率先脱贫的关键。产业长效造血,是决战决胜率先脱贫的根本。突出志智双扶,是决战决胜率先脱贫的内生动力。社会合力攻坚,是决战决胜率先脱贫的有力补充。

下一步,井冈山坚决兑现“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减动力,做到“整合上级资金力度不减、争取社会支持力度不减、本级财政投入力度不减、党员干部帮扶力度不减”,牢牢抓住“产业为根、立志为本、机制为要”三个关键,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产业为根,解决收入上的可持续;立志为本,解决精神上的可持续;机制为要,解决保障上的可持续。

井冈山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可以告慰无数革命先烈的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伟大事业正在不断推向前进,他们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正在逐渐变为现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红色引领,加速绿色崛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书记、井冈山市委书记 刘洪)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