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今日谈 >> 老党员的讲述:誓词激励下的革命 >> 阅读

老党员的讲述:誓词激励下的革命和建设

2016-07-01 14:26 作者:朱旭东 王井怀 张京品 白少波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原碧霞
分享到:

不同时期的入党誓词打下了不同时代的烙印,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时代坚守,而背后蕴藏的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红色基因”。无论在革命抑或是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用行动书写着责任和担当,奉献着青春和热血。

邻居家的孩子在好奇地看李箕秀老人的勋章 朱旭东摄

在战场上入党

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勇担重任,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74年前,怀着一腔热血的李箕秀主动报名参加新四军,在江苏高淳漆桥与日本鬼子周旋,当时瘦小的李箕秀还没有枪杆高。由于武器装备落后,刚参军的李箕秀仅仅领到一枝红缨枪,不过这并没有打消他的昂扬斗志。至今,老人家还能字句清晰地念出“拿起红缨枪,戳倒小东洋”这样的豪言壮语。

1947年,李箕秀参加莱芜战役。冲锋过程中,机枪手不幸牺牲,李箕秀端起机枪继续往前冲。这一切,被指挥战斗的师长从望远镜中看到了。战斗结束后,师长主动提议要做李箕秀的入党介绍人。

“我是在孟良崮战役之前火线入党的。当时在一棵大树下,我对着鲜红的党旗宣誓。”花白的头发、爬满皱纹的脸、深陷的眼窝,年岁已高的李箕秀仍清晰地记得宣誓时的场景。

“除了高兴,就是兴奋。入党了,就是要跟着党一辈子,将革命进行到底。”李箕秀坚定地说。

在李箕秀的13年军旅生涯中,他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先后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荣获勋章9枚,二三等功4次。战场上的入党宣誓,给予千千万万个李箕秀们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满怀着理想信念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考验悄悄进行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广大党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山西吕梁82岁的李刚毓老人入党已经整整一个甲子。至今,他仍记得入党谈话时组织对他的评价:“话太少。”

60年前,李刚毓在一家供销社工作。在这里,在身边共产党员的感召下,他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入党就是要求进步,进步就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李刚毓说,当时他积极争取入党,那种感觉,既迫切,又担心配不上,只能自己暗暗努力。

李刚毓没想到,组织对他的考验正在悄悄进行。“组织会给我派一些比较艰难的任务,比如夜里让我给一些山村送盐和煤油,我得挑着东西走十几里山路。”李刚毓说,一开始还不太明白,后来慢慢才明白,“这是组织要让我体会党员就是要奉献,要能吃苦、有牺牲精神。”

“组织上找我谈话,面对面跟我谈了我的优点、缺点。”李刚毓说,有一个缺点他记得很清楚——话太少,不善于表达。“组织希望我入党后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扬自身的优点,而决不能入党后便止步不前。”

“面向党旗宣誓后,就要牢记誓词,时刻审视自己的言行。”李刚毓说,多做点贡献,多实现自身的价值,既是践行入党宣誓时的誓言,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提升。

经历过战争年代的火线入党,1955年,李箕秀复员回乡,担任村干部15年。期间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勤勤恳恳。1970年,李箕秀所在的西墙围村普及有线广播,他主动担任广播维护员,走村入户,为乡亲们维修线路。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广播喇叭入户率、通响率达99%,成为镇里有线广播普及最好的一个村。李箕秀说,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他都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提醒自己不能忘却入党誓词里的句句承诺。

如今,老人在村里安享晚年,每天脸上都堆满笑容。外人很难看出这张慈祥平和的面容下,隐藏着多少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只有老屋墙上他那张戴着军功章的黑白照片,在诉说着过往的峥嵘岁月。

桂桑向记者展示当年在8200米营地举行入党仪式的照片

珠峰上的誓词

1975年5月4日下午5时许,海拔8200米的珠峰6号营地,风和日丽,雄伟的珠穆朗玛峰巍巍耸立。一片狭窄的黄色岩石坡上,两名登山运动员拉开一面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18岁的登山运动员桂桑,身着红色的羽绒服、深蓝色的登山绒裤、棕黄色的登山靴,摘下厚厚的保暖手套,昂首挺胸,面对党旗,激动地举起紧握的右拳。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教练员邬宗岳的带领下,年轻的桂桑大声地朗读着入党誓词。身旁的人纷纷以“扎西德勒”祝贺她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举行的海拔最高的入党宣誓仪式,也是唯一一次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方举行的入党宣誓仪式。

今年59岁的桂桑,出生于西藏南木林县拉布乡一户农民家里。1974年,原本是西藏军区总医院一名护士的桂桑,被组织借调到国家登山队。1975年春,在国家登山队再登珠峰的活动中,桂桑入选突击队。“我3月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时内心非常激动。”桂桑说。

桂桑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希望能加入中国共产党,承担起党员的带头作用,登顶珠峰,为国争光……

遗憾的是,在攀登至海拔8600米处时,桂桑意外受伤被迫下撤,没能成为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女性。回忆当年,尽管40多年过去了,桂桑依旧不停摇头:“没有完成登顶,当时我暗暗发誓,终有一天我会登顶。”

没想到,这一等足足等了15年。1990年,中国、美国等国联合组队攀登珠峰,桂桑是其中唯一的中国女队员。“年纪大了,能不能上去心里没底。1975年没登顶的阴影还在,登不上去会丢国家的脸。”桂桑说,当时恐惧感还是很强的,但当年在6号营地入党宣誓时的情景一直激励着我。

这一次,天气状况和登山装备都好于当年,攀登的顺利程度出乎桂桑意料。5月9日,桂桑成功登顶珠峰。1999年,桂桑再次登顶珠峰,并在世界最高处点燃了第六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圣火火种。“路过当年宣誓的地方,我会情不自禁停下来寻找那片岩石,心里还像当年那样激动。”桂桑说,我是农奴的后代,没有党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是我一生的信念。

带领村民致富

改革开放让中国实现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至关重要。

1986年,江苏靖江马桥镇徐周村的徐忠祥光荣入党。30年过去了,徐忠祥对当年入党宣誓的场景依然印象深刻。“入党前组织上会走访亲戚朋友,了解家庭情况。”当时30多岁的徐忠祥有一种特别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入党后,就与普通群众不一样了,说话、做事都得做表率,尤其是组织上布置的任务,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完成。”

入党那年,徐忠祥所在村的棉花产量已经连续多年垫底。入党后,徐忠祥一心钻研棉花种植技术,挨家挨户指导农户,他们村当年就取得了棉花大丰收,并一直延续了8年。“这是入党带给我的力量。”徐忠祥说。

党员的先进性更体现在徐忠祥1993年开始钻研种植的“台湾75毛豆”(以下简称75毛豆)上。这个品种,产量大、口感好,市场上供不应求。技术人员在江苏、安徽、福建等地试种该毛豆,发现其只适合在福建部分地区推广种植,在长江流域种植发病率太高。

仅有小学文化的徐忠祥不服输,他只身前往南京,请教已经退休的省农科院植保专家,并得到其专门配置的农药配方。在老专家的支持和自身刻苦钻研下,75毛豆终于在当地试种成功,进而大面积推广。1995年,村里种植了400亩75毛豆,来自苏州、无锡等地的小商贩慕名而来,守在田头等着收购。

当时,每亩毛豆的收益远高于棉花。徐忠祥的努力让当地农民收获满满,毛豆种植技术进而在全县推广,种植面积最多时有4000多亩。1999年,靖江县农业局还专门为徐忠祥编排了一档节目——“毛豆书记”。

近年来,已被选为徐周中心村党支部书记的徐忠祥带领村民率先在靖江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率先为农产品注册商标,率先开展土地流转,率先试行村民代表大会议事制度……这些敢为人先的大胆尝试,让徐周村收获了“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在入党誓词的激励下,革命年代,无数先烈放弃安逸与舒适,选择流血与牺牲;建设时期,无数共产党人用热血报效国家,用真情服务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更有无数党员干部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他们用行动证明了,只要胸怀崇高信仰,坚守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就一定能够不辱使命,为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半月谈记者 朱旭东 王井怀 张京品 白少波)

移动杂志包二维码

电信杂志包二维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