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今日谈 >> 半月谈改革人物对话录 >> 阅读

锐意改革寻突破——半月谈改革人物对话录

2014-03-18 08:47 作者:王传真 詹奕嘉 叶前 赵琬微 等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lh
分享到:

小微金融扑下身子能走远

对话人物

陈小军 高级经济师,现任台州银行董事长。1988年6月6日,陈小军创办银座金融服务社,2002年组建成立现在的台州银行,开始在北京、重庆、江西、深圳等重点区域发起设立银座系列村镇银行。被授予“2005年度风云浙商”,2007年、2008年“中国城商行年度人物”、“2010中国银行业年度人物”“2011中国银行业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

王钧 中共党员,台州市人大代表,浙江工商大学EMBA学历。泰隆银行的创始人,现担任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级经济师,曾获得浙江金融功勋人物、中国城商行年度人物、中国银行业小企业金融服务十大领军人物等多项荣誉。

浙江台州市拥有“一城三商行”,这在全国地级市中是独一无二的。在台州,这样一组数据令人瞩目:小微贷款占全部贷款的50%;小法人金融机构的小微贷款占全部小微贷款的50%;小微贷款中保证方式贷款占比超过50%;小微贷款授信户数占全部企业授信户数的99%。这组数据反映了小法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台州模式”。

台州银行和泰隆商业银行是“台州模式”中的两家主力军,连续多年被银监会评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全国两会前夕,半月谈记者就服务小微、金融创新等话题,与台州银行董事长陈小军和泰隆银行董事长王钧展开了对话。

半月谈记者:对台州这样一个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来说,小法人银行的“生存法则”是什么,创新的立足点何在?

陈小军:从整个银行业来看,城市金融服务都在做,市场在饱和、竞争也激烈。未来的空白点在哪里?是农村金融和城市社区金融,为基层群众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对我们来说,这是当前和未来最大的市场。

作为我们这种城商行,要开掘自己比较擅长的领域,避开别人的强项,找准自己的定位。银行业也有分工,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这好比住酒店,不同的群体选择不同的消费。从成立之初至今,我们的定位就是坚持与小微企业共成长,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这么多年来,银行和企业已经形成了十分稳固的鱼水关系,企业发展了,银行也壮大了。

王钧:泰隆银行在成立之初,没有和大银行竞争的资本,只能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我们服务的对象就是被大银行忽略,很难享受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如今,金融扶助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我们更要坚持服务小微企业这样的定位,做自己该做的,做自己会做的,做自己擅长的,和小微企业共成长。

半月谈记者:服务小微企业、农村、社区,各级都很重视,但实际操作中,会有许多绕不开的难题。比如成本压力如何化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何解决、风险如何把控、如何实现商业可持续等,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陈小军:五星级宾馆跟大排档相比有环境、卫生等优势,但也可能上菜慢、服务员效率低,所以二者永远不能互相取代,各有各的“江湖”。前面说了,大银行喜欢盯牢大客户,而我们银行眼光朝下,专门入厂区、走社区、进村居,将坐等客户上门变为挖掘客户需求,让小微企业客户全程享受一对一的优质服务。

我们创新了许多金融产品。比如给农民的信用卡,通过跟村委会进行沟通,把所有居民的信用档案建立起来,不宜贷款的排除掉,能够贷款的统一发卡,授信金额从5万元到50万元,随时随地用,随借随还,这都是实实在在给农民提供方便。社区金融服务也是如此,把根扎下去,信息掌握了,贷款就不再难,风险也易于把控。

半月谈记者:小微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是共性难题,在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率方面,你们又有哪些独到的办法?

王钧:与一般的银行不同,泰隆一线的客户经理占全行员工的比例超过50%,我们利用地缘、人缘、亲缘优势,遵循“到户调查”和“眼见为实”原则,通过面对面沟通和背靠背了解,多渠道、多方面获取个体客户的道德品质、经营能力及家庭财产等信息,全面考察企业客户的“三品三表”(人品、产品、押品;水表、电表、报表),目的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我们通过“三品”评判、“三表”验证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最终独创了一套评价体系。

为缓解小微企业资产不足的“先天缺陷”,我们主动降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准入门槛,弱化资产要求,更加看重其信用状况及经营状况,看重人品、信用和还款意愿,看重第一还款来源,而弱化抵(质)押资产、担保等要求。同时,大幅减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费用。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让客户得到真正的实惠。长期以来,我们坚持“裸价让利”,推行“阳光利率”,我们贷款不搞“搭配销售”,杜绝“隐性收费”,不收取咨询费、账户管理费、财务顾问费等,让客户对一笔贷款所要付出的成本一目了然。

半月谈记者: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汹汹来势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你们准备好了吗?

陈小军:2007年时我跟马云交流过,他当时就谈到要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如今他终于出手了。我认为互联网金融需要银行业重视,但并不可怕,传统银行的优势依旧存在。

从对信息的把握和研判上看,银行的专业性不可替代。例如网贷5万元以下一般需要两三天,5万元以上则要7天时间,为什么呢?因为不调查谁也不敢放款。但在台州银行,我们用20年的积累做到了5万元以内1天放款,5万至50万元3天放款或回复不能放贷的原因。

不管互联网金融来与不来,我们都会老老实实把根扎在农村和城市社区。现在我们招聘员工不去找大学生,而是找农民子弟,我们在他老家周边给他划定业务范围。员工的客户是附近熟识的乡里乡亲,今晚两夫妻闹离婚,第二天我们银行马上就能知道。对员工来说,他们的工作成本也极大节约,幸福感提升。我们依托熟人社会开展工作,很好地降低了自己的风险。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来,互联网金融这种吸储的方法会对小银行形成压力,最终会抬高资金的价格。

半月谈记者:有人认为利率市场化受冲击最大的是小法人金融机构。你们怎么看?

王钧:在利率市场化下,银行间存贷款价格竞争将更加激烈,经营特色不鲜明、产品创新能力不强、内部管理不完善的银行可能面临利差缩小的局面,未来盈利能力受到挑战,客户的流失也会加剧。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在未来应避免目前同质化的竞争态势,通过细分市场积极寻求差异化竞争,建立自身业务特色,做到精耕细作。银行应主动改变目前规模制胜的经营理念,转为深挖内部经营效益的精细化管理潜力。(记者 王俊禄)

医改,满足流动时代民生需求

对话人物

韩金峰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长期从事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推动建立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

随着全民医保时代的来临和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医改如何满足流动时代的民生需求越来越为百姓关注。为此,半月谈记者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韩金峰进行了对话。

需求大,困难也大

半月谈记者: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您认为提出这一重大民生政策有哪些现实需求?

韩金峰:一方面,市场化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劳动力和人口的大规模、大范围流动,对传统的按地区分割的医保管理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异地工作、异地就医乃至异地养老大量出现,群众强烈要求改善公共服务方式,提高医保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仅从山东2011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全省异地备案人员约有18.2万人,其中省内异地、跨省异地分别约占77%和23%。因此,如果能率先实现山东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就解决了全省约四分之三的异地就医人群垫付医疗费、跑腿报销的难题,同时,也能有效加强异地就医行为的监管。

另一方面,在原有的医疗保险管理体制下,对于参保人的异地就医行为,医保经办机构不仅监管难,而且成本大,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异地就医联网实时结算机制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异地就医行为和医疗费用的监管,确保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半月谈记者:医保异地结算这项重大民生政策研究制定之初,曾面临哪些困难或阻力?或者说,实现医保异地结算究竟难在哪里?

韩金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不能简单地与“银行跨地区支取”或“手机跨地区漫游”类比。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不仅需要突破统筹层次、政策待遇、管理体制等障碍,还必须有统一的人员库、药品库、诊疗项目库、材料库、病种库等一系列库的支撑,还需要省、市库与定点医院运行库保持动态衔接和维护。简言之,一系列“库”的缺乏,是当时操作层面面临的一大难题。

联网结算的“山东经验”

半月谈记者:面对上述困难,山东是如何化解的?作为全国第三个实现医保异地接续的省份,山东省医保异地接续有何特点?

韩金峰:山东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异地就医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解决异地就医问题的路径选择、实施方案进行充分调研,逐步明确了基本思路:“统筹规划,上下联动,明确责任,并行推进,分步实施,逐步到位。”

由于医保报销是由参保地结算,在“市级统筹”之下,有的患者异地就诊报销比例比本地高,有的患者却要低些。对此,山东采取将“复杂问题合理简单化”的办法——不管是药品目录还是服务标准,执行就医地的标准;异地就医执行全省医保报销比例的平均值即72%;最终由参保地负责结算费用,同时建立全省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管理平台。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清晰了,改革的步子就迈开了。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山东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自2011年11月正式启动。首先从基层到济南就医入手,实现了16市到济南异地就医人员的即时结算,其次在各市到济南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青岛等6个市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也于2012年底实现互联互通。到2013年8月,全省17市、97家医院之间全部实现异地就医互联互通。

山东实现医保异地结算方案最大特点是“四不一少”,即不改变就医地已有的就医流程,不影响参保地目前的备案方式,不对参保地和就医地的核心平台系统以及就医地的定点医疗系统大规模改造,不增加地市医保和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负担,系统建设投入非常少。

半月谈记者:“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实现医保异地接续后百姓异地就医省去了哪些不便?政策取得了哪些社会效果?

韩金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主要是解决了异地就医患者垫资、跑腿报销的问题,尤其是对一些治疗费用高昂的大病患者而言,看病时不用再为筹措全部住院费用发愁,切实做到了看病就医方便、报销结算及时。

从方便百姓异地就医来看,切实减轻了参保人员垫付资金、跑腿报销的负担。根据统计,仅2012年至2013年,山东已有8.8万余名病人享受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改革红利”;这8.8万病人共需要支付医疗费用21.9亿元,由医保直接垫付的部分超过13亿元,个人负担金额约8.9亿元,平均为每名病人节省医疗费用约14773元。

此外,联网结算实施后,联网医院作为就医地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服务可纳入当地协议管理及定点医疗机构考核内容,提高了对异地就医行为的监管水平;联网结算还减少了个别参保人用假发票、假收据骗保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医保基金的安全。

让需求与承载能力统一平衡

半月谈记者:山东已经实现了省内医保异地接续,聊城等地还与周边省份的地市实现了“对接”,那么,您认为实现全国性医保异地接续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韩金峰:我认为在信息化技术、管理操作层面不存在太大的难题,关键是如何将满足参保人日益提高的就医需求与保障国内优质医疗资源的承载能力、医保基金的承担能力有机统一起来,达到可持续的平衡状态。

需要明确的是,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医保改革也不能超越现阶段国情,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可持续性。“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干。”推进医保改革既要体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也须稳妥务实,毕竟民生项目都是“刚性需求”,只能上不能下、只能增不能降,脱离我国国情、向公众许诺过高的福利,很容易造成信任危机或财政危机。

因此,满足所有人、所有层次的医疗需求是非常困难的,现阶段我们应当在实现“保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逐渐平衡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必须承认,医保改革是世界性难题,难倒了不少国家。仅从山东省实践来看,虽然医保异地即时结算极大地满足了公众异地就医需求,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要求异地就医的人员在增加,特别是有些患者本可在当地就医,但他们偏要到外地就医,这就增加了医疗基金不必要的支出。为此,未来山东将加强异地就医管理服务工作,在将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情况纳入对当地异地就医定点医院考核的同时,逐步建立异地就医审核监督机制。(记者 魏圣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