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今日谈 >> “保命钱”吃紧:新农合支出“超 >> 阅读

“保命钱”吃紧:新农合支出“超速”调查

2014-01-15 21:29 作者:郎秋红 姚友明 刘硕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lh
分享到:

 

吉林省是全国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试点省份,在新农合的宣传动员、制度建设、资金募集、报销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保障水平位列全国前列,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然而,半月谈记者在该省部分县市采访时发现,新农合资金存在吃紧状况,资金使用速度明显快于往年,少数县市到2013年10月份时,新农合资金使用率已达到100%。

新农合政策优惠,激发农民需求

记者在吉林省农安县人民医院看到,来到医院大厅新农合窗口办理报销手续的群众络绎不绝。农安县开安镇刘家村81岁的村民王义,对新农合给他生活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因为肠粘连,他不久前在县医院做了手术,住了13天院,共花费11042.58元。通过新农合资金,他很快从窗口上领到了7316.1元的报销款。

“我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一个月家里只有1700多元的收入,老伴因脑血栓瘫痪在床。”王义说,“多亏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在不断提升,我们这些农村老人才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念想和希望,否则得了病,我们只能在家里自己扛。”

记者从吉林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从2008年到2013年,全省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由51.2%升高到75%,农村人口参合率由95.22%提高到99%以上。相对完善的新农合保障体系为农民带来了实惠,让农民告别了“小病忍、大病扛”的困难局面,以往农民受制于经济能力而积压的就医需求被释放出来。

在哈拉海镇中心卫生院,X光机、心电图机、B超机、CT机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一应俱全,几间住院病房也显得干净、整洁。这家卫生院原是农安县人民医院的分院,经过装修后,该院改变了设备落后、环境老旧的面貌,接诊能力也显著增强。

医疗需求的提升不仅得益于硬件条件的改善,新农合报销带来的实惠也把农民从小诊所带到了正规的卫生院里。一位带着孙女到刘家镇卫生院就医的村民,掐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的孙女得了痢疾需要在门诊打吊针,打针需要花24.5元,但通过新农合资金报销只需要自己掏10元左右,价格公道,卫生院就医条件也有保障。这位村民表示:“生病硬扛的、去小诊所的越来越少了。”

支出速度快,新农合资金吃紧

农民看病需求的极大释放,也使部分县市新农合资金出现吃紧现象。吉林省集安市2013年前9个月支出新农合报销资金,占到全年资金总量的89.27%,而在往年,即便算上为农民进行大病二次补助支出的资金,才达到总资金的85%。

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管理处卫生监察专员沈文生介绍,2013年1月至9月,吉林省新农合资金共支出32亿,约占全年筹资额的76%。到2013年底,吉林省新农合资金的使用占到全年筹资额的100%。

除了百姓看病需求增长,就诊人数增长,医疗费用增长较快也导致新农合资金支出增加。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医疗费用增长已远远高于物价上涨指数。尽管吉林省将新农合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在10%以下,但也远高于当地物价上涨幅度。面对支出超速的新农合资金,一些乡镇卫生院的负责人表示担心:“如果患者从我们这里报不出去钱,那就麻烦了。”

沈文生表示,虽然2013年新农合基金支出比例较高,但因历年节余较大,已形成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所以支付应该不成问题,资金安全总体上有保障。即便冬闲时出现大量农民集中就医,导致新农合资金入不敷出,他们依然可以用往年结余的资金解决资金缺口。“全省历年来结余的新农合资金到2012年底是7亿元,即使2013年全年支出超出一些,也不会存在透支风险。”

另外,按照相关规定,吉林省每年还提取一定数额的新农合风险基金。按照2013年的筹资规模,风险基金总数应该在1.4亿元左右。一旦有县市入不敷出,省里可用此救急。“不过,到现在为止,省里还未收到任何县市使用这部分资金的申请。”沈文生告诉记者。

科学管控,减少新农合资金运行风险

新农合是农民的保命钱。要管住,也要科学用好。沈文生表示,针对新农合资金压力大的问题,吉林省在大部分县市推进支付方式改革,采取总额预付、单病种定额付费等办法,通过定点医疗机构自我约束严控医疗费用增长过快问题。还强化了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实行协议抵押金制度和协议医师制度,有些县市还采取药品最高限价制度。采取这些措施后,医疗费用增速放缓,患者就医次均费用明显降低。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加强新农合资金的使用监管,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科学确定新农合补偿方案。报销比例较高,虽然给患者带来实惠,但也会带来浪费。有专家研究认为,患者自付比例如果低于20%,会诱导消费。此外,由于新农合门诊报销比例低,住院报销比例过高,有的农民主动要求“小病大治”。

因为门诊报销封顶线只有200元,所以农民看病倾向于被诊断为“慢性病”或者是“住院”。一旦被诊断为慢性疾病,新农合的报销金额比例就会达到60%;如果住院金额超过500元以上,则会有最高85%的报销比例。在一些乡镇卫生院出现了像城市里一样的挂床“假住院”现象。

建立分级诊疗机制,引导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目前,农村患者越过县乡医院直接到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看病的现象不少。据了解,以单纯性阑尾炎为例,在三甲医院与县医院的医疗费用相差可达5到10倍。

而对于省级、市级的定点医疗机构,县一级的合管办目前还没有监管的权力,只要参合人未经县级医疗机构转诊就直接去省里、市里看病,县级合管办也要支付相应比例的报销资金。农安县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主任秦占才介绍:“有10%的人出县看病,就意味着得付出20%甚至30%的新农合资金。至于这部分农民是否有过度医疗的现象存在,县级合管办无从得知。”

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沈文生表示,吉林部分县市出现新农合资金吃紧现象,目前出现超支情况的几个县市,主要都是人口较少的吉林东部山区的县市,资金盘子小,抗风险能力弱。只有提高统筹层次,才能发挥大数法则。“水池子做大了,抗风险能力才会更强。”(记者 郎秋红 姚友明 刘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